国军悍将被俘后,怒问陈毅:9年前我就要起义,你们为什么不收

柳絮忆史史 2025-03-12 14:37:31

1948年,襄樊战役落下帷幕,国民党15晋绥军全军覆没,司令康泽、副司令郭勋祺双双被俘虏。

可当郭勋祺见到陈毅后,竟开口质问道:“我9年前就要起义,你们为什么不同意。”

作为国民党知名将领,郭勋祺为何生出起义的想法?9年前又发生了什么?为何最后还是在战场上相遇?

一、抗日名将郭勋祺,突如其来地撤职

抗日战争爆发后,144师军长郭勋祺率军出川抗战。

恰逢上海沦陷,日军兵分三路进攻南京。

刚一出川,郭勋祺就受到蒋介石的亲自接见,同时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率领144师抵御日军攻击,保卫南京安全。

此时的144师没有任何先进武器,唯一能造成杀伤力的就是自制的土枪。

反观日军却装备着飞机、坦克,想要阻止敌人谈何容易。

即便是这样,郭勋祺也没有任何犹豫。

任务后,就立刻带领114师朝南京方向行进。

奈何天公不作美,刚出发不久就下起大雨,路面上的泥土被冲刷一空,只剩满地碎石子。

为了尽快赶到南京布防,114师全体官兵彻夜赶路,简易的草鞋很快便磨坏,脚上也生了许多血泡。

但没有一人抱怨,只想尽快赶到南京保护城内的百姓。

刚到达目的地,还没能这支风雨兼程的部队稍作休息,随即就投入战斗。

面对敌人的坦克、大炮,想要凭借土枪取胜无异于痴人说梦。

为了保护身后的百姓,郭勋祺强忍心痛组成一支敢死队,队员们每人一颗手榴弹,用自杀的方式抵挡日军的坦克与大炮。

经过5天的约战,114师损失惨重,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

日军虽然被阻止在南京城外,却依旧有源源不断的弹药和兵力。

直到蒋介石下令撤退,郭勋祺才带着战士们撤出战斗。

不过在撤退前,114师发现了一支两三百人的部队。

郭勋祺本想趁机消灭这伙鬼子,没想到提前暴露了身影,最终导致郭勋祺右腿中弹,只能放弃这个计划。

这次冒死阻击日军后,郭勋祺升任23集团军副司令,参加过太湖战役,还配合友军获得台儿庄大捷,成为国民党内赫赫有名的抗日将领。

每次战斗时,郭勋祺都亲自到前线指挥,为抗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就在1939年,国内日进入重要阶段之际,郭勋祺却突然被蒋介石收了兵权,只能出任一个闲职。

因为疑心重的蒋介石,发现了郭勋祺与共产党之间的联系。

二、对立阵营的朋友

与国民党大多数将领不同,郭勋祺出生在普通家庭,见惯了敌人百姓的生活,从小就萌生为国家效力的想法。

看到北洋政府的征兵信息后,郭勋祺正式参军入伍,最终成为刘湘最信任的将领,并在国民革命军的战斗中,获得多次胜利,也得到了蒋介石的重视。

更令人诧异的是,这位国民党将领,还与多位共产党领导人关系匪浅。

1922年,郭勋祺结识了陈毅,也因此学到不少革命道理。

三年后,郭勋祺参加了共产党人领导的一项活动,认识了更多革命者,也因此收获共产党的友谊。

甚至在之后的反革命政变中,郭勋祺保护了陈毅的安全还偷偷救下不少进步人士。

只可惜随着大革命的失败,郭勋祺还是站到共产党的敌方阵营,并按照蒋介石的吩咐,率军阻击四川境内长征的红军。

此时的蒋介石不仅视红军为心腹大患,对于势力庞大的川军同样感到畏惧,这才命令川军阻击红军,蒋介石则坐收渔翁之利。

好在刘湘看出了蒋介石的阴谋,郭勋祺也不忍心对曾经的战友出手,因此并没有全力追击红军,只是虚张声势地在后面追击。

一番你追我赶之下,郭勋祺的军队总是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成功与红军交火。

直到在土城一带,郭勋祺才终于追上红军。

可就在战斗陷入胶着之际,陈赓及时率军赶到,郭勋祺也只能眼看红军走远。

等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二次合作,郭勋祺的部队与新四军相近。

再加上老朋友陈毅的原因,郭勋祺不仅没有歧视过新四军,反而经常透露些重要信息。

得知新四军缺少弹药,郭勋祺经常慷慨解囊,送去不少军需物品。

即便在蒋介石下令防共后,郭勋祺也会在暗中出手相助。

也正是因为与共产党走得太近,蒋介石趁着郭勋祺一次战败,将其调到远离战场的闲职部门,郭勋祺由此萌生起义的想法。

三、心愿终实现

1939年,郭勋祺自知受到蒋介石的区别对待,上战场的机会接近于无。

一番思索之下,郭勋祺找到新四军副军长项英,提出起义加入共产党的想法。

对于郭勋祺这样有能力又爱国的将领,共产党自然十分欢迎。

可国共两党之间早就约定,不能吸纳对方的高级将领。

而且蒋介石正在找借口针对共产党,一旦郭勋祺加入我党,势必会引起蒋介石的不满,进而影响到抗日大局。

所以在得知郭勋祺的想法后,我党直接提出拒绝。

只不过郭勋祺一直想不明白其中原因,也没机会当面问清。

没过多久,第15绥靖军区司令康泽伸出橄榄枝,郭勋祺这才来到15绥靖军区出任副司令。

解放战争中,即便郭勋祺心中不满,却只能与解放军兵戎相见。

在襄樊战役中,康泽对郭勋祺一直充满戒备,明知自己能力不够,却不听郭勋祺的劝告,最终兵败被俘,成为解放军的战俘。

与康泽的牢狱之灾不同的是,郭勋祺一直没做过危害共产党的事,再加上抗日战场上的表现,这才被送到中原军区政治部,见到了特意赶来的陈毅。

“9年前我要起义,你们为什么不同意?”

见到陈毅的那一刻,郭勋祺直接问出心中疑问。

是为了抗日大局考虑,郭勋祺这才放下心中的芥蒂。

这次简单的会面过后,郭勋祺主动要求回四川,劝告四川将领通电起义,早日加入新中国的怀抱。

只不过在去往四川的路上,郭勋祺被逮捕。

直到蒋介石下野,郭勋祺才走通白崇禧的关系,重新获得自由。

自由后的第一件事,游说四川将领,说服成都5个师通电起义,为成都的解放作出重要贡献。

在这过程中,郭勋祺一直被国民党特务秘密监视,随时有可能出现危险。

但在民族大义面前,郭勋祺以崇高的精神应对挑战,确保成都和平解放。

或许在最初认识陈毅的那一刻起,就注定郭勋祺与共产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只可惜世事弄人,接受共产党思想的他,在大革命失败之时,并没有脱离国民党加入共产党。

等到抗战时期被“雪藏”后,又因为抗日大计无法加入共产党。

兜兜转转几十年,郭勋祺终于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选择,为成都的解放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或许郭勋祺在结识陈毅之初,就加入共产党,抗战史上大概会留下更多关于郭勋祺的故事。

对于郭勋祺加入新四军被拒一事,你是怎么看的?

1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