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阜要补贴这事儿,网友为啥都让学郭德纲?

方又正 2025-02-21 12:20:50

苗阜要钱,网友炸锅!

相声这行,你说它红火吧,德云社场场爆满,一年全球巡演赚得盆满钵满。

可你要说它不行吧,还真有人哭穷,比如这位苗阜,张口就要国家补贴,这下可捅了马蜂窝,网友们直接炸了锅,凭啥啊?

事情是这样的,苗阜在两会上提了个建议,说民营小剧场生存困难,希望国家能在政策上扶持一下,最好能直接给补贴。

这话一出,立刻引来一片质疑。

有人说,凭啥要国家给钱?

你有本事自己挣啊!

现在演员一场演出几千块,代言一次几万甚至几十万,这收入水平,老百姓得努力好几年才能达到,国家补贴,也轮不到你啊。

更有人直接拿郭德纲出来说事儿,你看人家郭德纲,没花国家一分钱,养活了德云社几百号人。

一边是向国家要钱的苗阜,一边是靠本事吃饭的郭德纲,这对比,简直太扎心了。

郭德纲:赔钱别干!

苗阜是谁?

青曲社的班主,还是陕西曲艺家协会的主席,背靠曲协这棵大树,势力可不小。

青曲社和德云社,一个在北京,一个在西安,可以说是分庭抗礼。

这么大的一个班社,竟然表示生存艰难,需要国家扶持,这让其他民营团体怎么坚持?

几年前,郭德纲就说过,相声市场是虚假繁荣,德云社的火爆给大家一种错觉,似乎迎来了曲艺行业的春天。

然而全国各地相声园子开了不少,真正像德云社一样火爆的,却是凤毛麟角。

苗阜的青曲社,在相声行业里已经算是佼佼者了,可他还在想着国家能补贴他。

反观德云社,不要国家一分钱,去年更是开启全国全球巡演,真正做到了一票难求,年终奖就发了七百多万。

难怪网友们议论纷纷。

去年,除了德云社,听云轩、嘻哈包袱铺、青曲社,这些相声班社都有商演。

为什么其他的班社都能坚持,只有苗阜跳出来要补贴?

这事儿,你怎么看?

有人直接问了德云社的郑好,郑好的一句话,更是语出惊人:“赔钱就别干了。

关于苗阜向国家要补贴这件事,郑好的思路似乎才是正确的。

小剧场赔钱,那就别干了。

如果其他人都像苗阜这样,觉得自己做买卖赔钱了,都去向国家要补贴,那国家是补还是不补?

补了你,其他行业乐意吗?

小剧场的演员,靠的是能耐吃饭,收入的多少,取决于市场。

市场经济,优胜劣汰。

如果招不来观众,卖不上票,不是传统曲艺的问题,是你能力不够。

不是向国家要补贴就可以解决的,而是要努力提升自己,站稳脚跟,或者改行去做些别的。

剧场没戏,全怪补贴?

郭德纲曾经说过,相声是一门生计,一场买卖。

即使它是传统文化,但也是依靠群众的力量。

这似乎跟个体工商户做生意一样,纯粹是一种个人自发行为。

干得好了,门庭若市,自己挣钱,还能给国家纳税。

干得不好,生意惨淡,入不敷出,该关门关门,而不是向国家哭穷。

曲艺行业,也应该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

如果无法吸引观众,应该反思自身能力,而不是依赖补贴。

就像京剧和豫剧。

京剧是国粹,享受国家补贴,很多京剧行业从业者表示,京剧没有扶持没法生存。

反观豫剧,大多是民营剧团,没有国家扶持,野蛮生长,甚至比京剧发展得还要广。

如果小剧场仅靠补贴维持,可能会陷入“越补越懒”的恶性循环。

他们想的是,反正有补贴,自己演好演坏似乎没什么影响。

而豫剧演员没有补贴,就没有退路,他们想的是,演好每一场。

郭德纲:我来救场!

反观郭德纲,在拯救了相声的同时,还不忘拉其他曲艺一把。

这不,郭德纲又有了新身份。

在中华文化促进会开会的时候,郭德纲作为副主席发表了讲话,他没有说曲艺的前途有多好,反而谈起了曲艺的现况很危。

去年10月,郭德纲在微博上晒出了文促会副主席的聘书,表示自己将“鞠躬尽瘁”。

有人恭喜郭德纲有了新工作,也有人说只是个民间组织。

然而郭德纲却从闲散艺人一步一步扛起了自己的重任。

在一些人看来,郭德纲是名誉副主席,可能也是个挂职不管事的主。

可是郭德纲并不这么想,因为他是一个办实事的人。

既然做了文化促进会副主席,他就要对得起这个职务。

郭德纲亲自带队,成立了传统演艺工作委员会,郭德纲则就任会长一职,又为此举办了专场演出,邀请了少马爷马志明,和三弦圣手韩宝利担任顾问一职。

马志明在相声界地位非常高,他是相声泰斗马三立的长子,因此也被外界誉为“少马爷”。

有“少马爷”亲自出面坐镇,郭德纲定会全力以赴。

有人觉得这个组织没有什么含金量,不过是德云社的自嗨罢了。

然而郭德纲一直在积极推动传统曲艺的发展,不管是创办麒麟剧社还是德云鼓曲社,他都在努力的去干实事。

按照郭德纲的安排,他今年准备利用相声海外演出机会,把国粹京剧带到全世界各地。

德云社在郭德纲的带领下,不仅不拖国家的后腿,还带着其他曲种一起前进。

要我说,相声这行,说到底还是一门生意,得靠自己的本事吃饭。

国家扶持文化事业,那是应该的,但不能养成“等靠要”的习惯。

与其伸手要补贴,不如好好琢磨怎么把相声说好,把观众逗乐,这才是长久之计。

苗阜和郭德纲,一个要补贴,一个忙着推广传统文化,高下立判。

你说,这相声的未来,到底该怎么走?

是该靠国家的“输血”,还是靠自身的“造血”?

这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0 阅读:52

方又正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