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此诗大致意思就是不再提封王封侯之类的事,因为你知道将军成功的背后有无数枯骨。
还说出古代战争之惨烈,却又无计可施,为取得胜利,定然会付出无数条生命的代价,做为我们这千百年的看客痛心不已,做为领兵出征的将领更痛心不已。
而且还有一句大家比较熟悉的话,只想着太平局,将军定了,不允许将军看到太平局,看看历史上多少将军因为功高盖主落得个身首异处,让人惋惜,但是仔细说来,在历史上确实有三个大将能够轻易地代替皇帝,只是想知道其中是否有人耳熟能详?
战国著名将领王翦
首先说到名将王翦,秦始皇当年能成功统一六国可不能少得其功,年轻时追随秦始皇。
那时秦始皇刚即位,内乱还未安定下来,仍是王翦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他先给秦始皇打平自己兄弟长安君造反,成功劝说长安君使之归心似箭,只可惜长安君仍身亡,但反叛仍被化解。
二是平局决定吕不韦之事,吕不韦为朝中重臣,但和太后有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私情,所以为使嬴政对他不过度记恨,吕不韦把嫪毐奉献给太后。
也引起了嫪毐之乱,好在嬴政对这两个小孩和嫪毐进行了雷厉风行的处置,而宫外王翦率兵抓捕吕不韦,从而把吕不韦完全赶出权力中心,并直接决定嬴政中心集权体系。
在把握好对内主权之后,又要向外扩张要方便很多,而且王翦身为嬴政亲信爱将,理所当然当仁不让地要替他冲锋。
他用兵如神,可另外5个国家大部分被他自己攻破,与杀神白起一样,在军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甚至功高震主。
不过自平定六国后,史书上就没有了他的记载,所以很多人猜测他知道自己的声势过大,若是继续在朝中任职难免有一天会被秦始皇忌惮,所以干脆直接选择隐居,保全自己和家人。
且凭其功业,想来秦始皇对自己并不薄待,如此这般当个富贵闲人,后半生能与亲人为伍,亦是善终。
韩信和岳飞
但其他两个功高盖主将领却没那么幸运,第一个要讲的是韩信,那时候刘邦与项羽争霸,韩信纵横捭阖,服务刘邦。
韩信出生于草根,并未受过正统军事教育,但是确实有出众的才华,因此只要带兵打仗,就一定会再打一次胜仗,随着时间的推移刘邦实力也在不断增强。
但和这成正比例的还有韩信日益嚣张,觉得刘邦能够有现在都要感谢自己,于是后来刘邦又下令讨伐谁对谁错,他就趁机不走了,一直到刘邦许了他很多好处他也不愿意发兵了。
当刘邦建汉之后,韩信更请求刘邦封他为异姓王时,刘邦出于国破家亡还答应韩信各种请求,这时韩信不再只是功高盖主,而是开始嚣张跋扈。
这令刘邦很不满意,刘邦太后吕雉看得刘邦心领神会,便趁韩信不备把其召入宫诛杀,刘邦归来闻知此事非但不怪罪吕雉,倒是笑着欣赏吕雉聪明,为他化解一场心腹大患。
就这样,本来可以名垂千史的一代名将韩信,就这样死在了阴谋算计之下,死在了自己的狂妄之下,令人遗憾。
而且这位末代名将也着实让人揪心,他便是抗金名将岳飞了,那时候宋朝刚遭遇靖康之耻,因此非常厌恶金人的统治。
时值战乱,岳飞一开始为能养家糊口而义无反顾地从军,后来见金人恶贯满盈,心中报国之志愈加坚定,其母在岳飞身后镌刻“精忠报国”四字,力挺岳飞。
此后岳飞率军一路顺风顺水,直打得金人叫破了胆,老百姓也都把岳飞视为救死扶伤的将军。
这令当时的宋朝皇帝很不满意,但也没有什么太好的方法,此时金人再想了个歪主意,纷纷向宋朝皇帝表示可停止战争,双方都能与平局共存,但请求是先置岳飞于死地。
皇上被秦桧不停地煽风点火,再考虑到清静富庶的良辰吉日近在眼前,终于答应金人要求,莫须有地把岳飞关进监狱。
这可把无数老百姓都惊呆了,他们顺从皇帝只是骨子里敬畏皇权,却由衷地崇敬岳飞,每天为岳飞说情的人不计其数,自称岳飞肯定受委屈了。
皇上起初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但是看岳飞声音那么大,却坚决要求杀掉岳飞,因为不能让国内有一个人超过了他的身份名气。
另一边身陷囹圄的岳飞在严刑拷打面前却是宁死不屈、终遭下诏处斩,于是一代万古名将岳飞便死于奸人之手,而且金人不遵守诺言,看到岳飞死后就开始不择手段地欺压宋朝,让皇上非常遗憾,但遗憾也为时已晚,只能说都是自己咎由自取。
结论
其实在历史上有很多名将,有些人懂得激流勇退并因此落了好下场,有些人则刚正不阿并希望继续为国争光,最终落得君主猜忌,亦让人心有无奈。
除此,也有一些认为自己立功受奖可以凌驾于皇权之上,想要企图推翻皇权的将领,但在古代等级制度严格的时代不啻痴人说梦,因此,像这样的将领,最终都是身首异处。大家也了解了那些著名的名将,不妨一起来交流讨论自己的一些经历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