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或许是一个人开始与命运坦然对话的年纪。当我合上《36万遍感恩的奇迹》这本书,思绪万千,脑海中不断回响着那些关于信念与毅力的话语——“我命由我不由天”,以及那份质朴又炽热的梦想——“我要种好吃的蔬菜,让大家感受幸福的味道”。

我们常常怀揣着丰满的理想,却不得不面对骨感的现实。书中作者村上贵仁的经历便是如此。
年少时,因运动困难户的身份饱受嘲笑,然而体育老师的一句鼓励,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他对运动的热爱之门。
他在运动会上取得的优异成绩,不仅是对自身努力的肯定,更成为他梦想的起点。
那一刻,他立志要成为像体育老师那样的人,去挖掘失意学生的天赋,让他们感受运动的快乐。于是,年轻的他满怀憧憬地投身俱乐部教练的工作。
可现实与梦想之间总是横亘着一道鸿沟。他过于理想化地规划着学生的训练,忽视了比赛成绩的压力,导致学生失去了游泳的快乐,自己也陷入了对职业选择的反思与迷茫。
最终,他毅然辞去工作,一头扎进全然陌生的农业领域,一心想要种出美味的蔬菜。

初到岳父家的农田,他的改革热情高涨,提出“不用农药”和“农民工双休”的理念,却遭到了岳父岳母的强烈反对。
“要是礼拜天都不干活,那会坏了农民的生计。”简单的一句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他心中的热情之火。
初次创业的磕绊,恰似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在多次碰壁后渐渐熄灭,对工作的热情也随之消逝,甚至一度陷入抑郁的深渊。
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他,儿子大地的出生原本是黑暗中的一丝曙光,可随后大地的突然离世与妻子的患病,让他遭受了接二连三沉重打击。
然而,即便年过35岁,生活的重担几乎将他压垮,他也没有彻底倒下。在迷茫的深渊中,机缘巧合下遇到贵人送的书,书中“感恩5000次,愿望就能实现;重复次数达到年龄的1万倍,家人身上会生奇迹”的说法,如同一道光照进了他的世界,引领他走上了感恩之路。

“谢谢花,谢谢草,谢谢虫子,谢谢身边的一切”,从毫无变化到渐生效果,感恩的力量悄然改变着他的心态。
就像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所说:“你的心态是你真正的主人。”积极的心态能引领人走向成功,消极的心态则可能使人走向失败。
作者在这条感恩的路上领悟到,“感恩农法”不仅是种出蔬菜的方法,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态度,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在一系列的实践中,他感恩种出梦中的甜甜好吃的蔬菜,他感恩世间万物,得到了大自然的回馈。

因此,他总结出的“感恩农法”五大原则,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哲学:
其一,“认同生命力”。生命是支撑我们立足世间的根本力量,尊重与珍视生命,是我们与这个世界和谐共处的基础。
其二,“感受能量”。万物皆有能量,学会吸收与分享,或许就能让所有生命都沐浴在幸福的阳光之下。
其三,“相信丰收”。丰收是一种信念,如同能源的充电器,只要我们坚定相信,就能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力量。
其四,“了解阴阳”。阴阳平衡,世间万物皆有其规律。知晓阴阳,我们便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在危机中找到转机。
其五,“确保循环连续不断”。大自然的馈赠遵循着莫比乌斯环的法则,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当我们顺应自然,持续付出,土地便能孕育出美味的果蔬,人生之路也会愈发宽广。

凭借着这五条原则,他在不使用农药的情况下,让土地上长出了美味的蔬菜,并成功打开了销路,而且蔬菜价格比普通蔬菜还要高。
他将这份成功归功于逝去的儿子大地、大自然以及所有帮助过他的人。这份感恩之心,就像熠熠生辉的明珠,照亮了他的人生之路。
正如老子所说:“知足者富。”感恩带来的奇迹,并非是生活中的惊天巨变,而是在平凡日子里,我们的思考方式和看待事物的角度悄然发生了改变。
我们开始察觉到那些曾经被忽略的微小幸福,亦如佛陀所言:“你所思考的,就会成为你的现实。”
这种改变,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便是“认知重构”。当我们对生活有了新的认知,生活也会随之焕然一新。
面对生活中的困扰,我们不应盲目失落,而要怀揣站起来的信念。
就像书中所说:“一时的逆境是走向下一段坦途的预告,我要做的就是把力所能及做好。”

人生就像一场充满起伏的旅程,有山峰,就有低谷;有潮起,就有潮落。这是大自然的法则,也是人生的真谛。我们需要坦然接受生命原本的模样,这样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无处不在。
由华龄出版社,【日本】村上贵仁著作,王海颖翻译的《36万遍感恩的奇迹》是一本充满温情与智慧的书,书中那些感人至深的情节,总能带给人深刻的感悟。
其实,所谓的人生哲理,往往就隐藏在生活的琐碎细节之中,只是我们常常因忙碌而未曾用心去发现。如果你还未曾领略过这本书的魅力,不妨一读,相信你定能从中悟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