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春,汉武帝病重,之前他在黄门画了一幅画,画面是周公背着周成王朝见诸侯的画像,然后将这幅画赐给了霍光。
从此,群臣皆知,武帝要立少子弗陵为太子,而霍光就是他选定的最为重要的辅政大臣。在武帝死前,他诏立刘弗陵为太子,拜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
布局完成,武帝驾崩,寿终70岁,在他死后,葬于茂陵,后来茂陵的陪葬墓一直增加到五百人,有他的后妃、重臣,甚至他生前宠幸过的女子。
武帝生前有的排面,在他死后也一样不缺,卫青、霍去病都在,唯独少了曾经的皇后卫子夫。
与武帝配享宗庙的是李夫人,固然她是以皇后之礼下葬的,但武帝生前并没有封其为后,李夫人的孝武皇后是由霍光加冕的。
那么,霍光出于什么原因选中了李夫人,而不是曾经的皇后卫子夫呢?这其中有着霍光的个人利益,我们先从他的擅权说起。
01 霍光极为擅权尽管在武帝死后,霍光没有像司马懿那样造反,但他的权力与皇帝无异,武帝死后的三任帝王都是任由他摆布的。
汉昭帝刘弗陵在位仅13年,期间朝政大权都在霍光之手;汉废帝刘贺的立与废,由霍光一手操控;汉宣帝的上位,还是由霍光扶持的。
原本汉武帝的托孤大臣有五位,分别是霍光、金日磾、田千秋、上官桀和桑弘羊,那么,霍光是如何干掉另四位辅政大臣的呢?
他们之间并不团结,金日磾去世较早,田千秋性格温顺,这两位没有什么威胁,剩下的三人都不省油。
霍光与上官桀原本是亲家关系,霍光的女儿嫁给了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并诞下一女,与皇帝刘弗陵年龄相仿。
上官桀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就想将自己的孙女嫁给皇帝当皇后。这事经汉昭帝的姐姐长公主操作,最后办成了。
这样一来,上官桀就成了皇亲国戚,上官安也当上了骠骑将军,封桑乐侯,从此,上官家的地位日益尊贵起来。
上官桀为了报答长公主,就想帮她的民间情人丁外人弄个一官半职,但丁外人只是一介平民,霍光不同意赐给他爵位,之后退而求其次,再寻求担任光禄大夫一职,霍光还是不同意。
上官父子的多次恳求,都被霍光拒绝,由此上官家族和长公主都怨恨起了霍光。上官桀心里十分不平,武帝在位时,自己官职比霍光高,而现在,他们父子俩都是将军,还是皇后的祖父、父亲,霍光不过是皇后的外祖父,他凭什么凌驾于他们之上?
于是,上官桀打算与霍光争权,而且他很快就找到了两名同伙,一位是燕王刘旦,另一位同是托孤大臣桑弘羊。
刘旦是刘弗陵的哥哥,他对武帝避长立幼很不满,而桑弘羊则认为自己为国家经济做出了贡献,也是大功臣,也想给家人谋利。
此外,长公主也参与了进来,也想分得一杯羹。
他们先以燕王刘旦的名义向昭帝上书,说霍光私自操练军队,这是图谋不轨之举。但昭帝在位期间,全是听霍光的,他怎么会去打压霍光呢?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他们竟然想到了要刺杀霍光,废掉昭帝,另立燕王为帝。结果,人算不如天算,计划还没执行就遭泄露,最后霍光一举将上官父子、桑弘羊、丁外人族诛,燕王刘旦、长公主也畏罪自杀。
最后,霍光成了最大的赢家,从此,将朝廷大权全部收拢在手,再也没有人凌驾于他之上。
汉昭帝仅在位13年便去世了,此后,霍光又将昌邑王刘贺扶上位,然而刘贺在位27天就匆匆被废,原因就是奢侈荒淫,不守礼法。
再之后霍光又为西汉物色了另一位皇帝,就是汉宣帝刘病已,他是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
汉宣帝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出现了“昭宣中兴”,也是一位有谋略的帝王,对于霍光的擅权,也是终结于他手的。
身历三朝的霍光,自昭帝已来,长期把持朝政,他的兄弟子侄、女婿外甥都占据着各个要职,可谓盘根错节。
后世对霍光的评价不低,都认为他是忠臣,但从他的个人经历来看,他是极为擅权的,而且最后发展到谋害皇后许平君,将自己的女儿强行嫁给汉宣帝,并改立为皇后。
后来,霍光家族惨遭灭族,也是他擅权的结果。
既然霍光是擅权的,那么他在为汉武帝选配祭夫人时,同样也有个人考量,那就是所追封的皇后最好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所谓的后顾之忧,就是不会对他的擅权产生任何影响力。
02 外戚 还是 重臣?外戚在汉朝的历史上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刘邦死后,刘盈年幼,吕后专政,在刘盈死后,吕后临朝称制彻底控制了政权,此后开始重用吕氏一族,对刘氏大肆打压杀得杀,流放的流放。
吕后死后,宗室和功臣集团经诸吕之乱重夺政权,所以在汉文帝时代没有出现外戚专权,但到了汉景帝时代,文帝皇后窦氏再度干预朝政,重用外戚,甚至一度出现了两大外戚窦婴与田蚡争权的局面。
而汉武帝上位,同样也是得益于外戚专权,甚至武帝的千秋功业,也与外戚卫子夫家族关系紧密。
后来发生的巫蛊之祸,表面看太子刘据遭奸人陷害,实际上,在后来江充等人被诛杀后,武帝也没有给太子上谥号,皇后卫子夫自尽后,更是装入小棺,匆匆埋葬。
直到刘据的孙子汉宣帝刘病已(刘询)上位后,才为刘据上谥号“戾”,才对卫子夫加以改葬,追谥为“思后”。
而汉武帝此后并没有对太子刘据的后代加以抬举,其中意味已经很明显,就是在打击外戚对汉朝政权的影响力。
所以,后来武帝在将死之时,立子杀母,立刘弗陵为太子,杀了他的母亲钩弋夫人,同样也是为了杜绝外戚专权。
因此,在武帝死后,他所指定的五位顾命大臣,没有一个是外戚,包括霍光在内。霍光与卫子夫没有血缘关系,他与霍去病是同父异母,他的崛起得益于霍去病。
既然霍光不是外戚,而被武帝归为重臣,那么,他有什么理由再去扶持外戚,然后又让外戚来分他的权利呢?同时,这也是汉武帝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从他对卫子夫的态度就可看出。
更何况,卫子夫是废后,本就被汉武帝所唾弃,从汉武帝本人意愿,以及霍光的利益出发,也绝对不能追封卫子夫。
钩弋夫人就更不可能了,她本就被汉武帝打入地狱了,而李夫人就不一样了。
其一,李夫人是汉武帝的宠妃,在她死后,武帝是以皇后之礼下葬的,选她,朝中大臣都不会有意见;
其二,李夫人家族基本已被灭族,追封她为孝武皇后,也不用担心外戚势力抬头;
其三,李夫人之子刘髆已死,其孙刘贺年幼,不会对王朝构成威胁。
所以,选李夫人是最合适的,对霍光擅权没有任何影响力。
同样后来,在汉昭帝死后,霍光的第一人选不是武帝之子刘胥,而是李夫人之孙刘贺,主要原因也是由于刘胥是成年人,他辅政的权力有限,而刘贺年幼,做了皇帝,他仍旧可以把持朝政。
再到后来,废了刘贺,选立刘病已,霍光仍旧有很大优势。刘病已因受祖父刘据影响,一出生就进了监狱,后来刘据平反,刘病已得以在民间安稳长大。
所以,刘病已虽被霍光选中,但他根本没有背景,在朝中没有根基,霍光很容易便能掌控他。
虽然霍光到死也没有造反,但他图谋上位成为外戚,在他死后,他的妻子又图谋造反,这些都说明,霍光家族对权力的无比渴望。
从种种迹象都可看出,尽管后世对霍光评价不低,说他是忠臣,但不可否认,他极为擅权的另一面,选立李夫人为汉武帝的配祭,其中同样有着他复杂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