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探秘:张学良申请入党为何被拒?为重返东北他定下大计
1936年,西安城内暗流涌动。这一年,曾经的"少帅"张学良已经失去了他的东北故土整整五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不抵抗"政策让他背负骂名,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位东北军的最高统帅正在谋划一个惊天大计。为了重返东北,他不仅主动接触中国共产党,甚至提出了入党申请。然而,这个出人意料的请求最终被拒绝。从东北军阀之子到寻求共产党支持,张学良的政治态度经历了怎样的转变?他究竟为何选择"不抵抗"?在谋求重返东北的过程中,他又制定了什么样的战略?这一切,都将在西安事变爆发前夕揭晓答案。
少帅迷途:从抗日到不抵抗
张学良作为东北军阀张作霖之子,在父亲遇刺身亡后继承了偌大的东北军事政权。年纪轻轻就成为一方霸主的他,带领东北军完成了向国民政府的"易帜",将东北纳入了南京政府的统治范围。
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东北局势已经暗流涌动。万宝山事件、中村事件等冲突频发,但都未演变成大规模军事对抗。张学良对日本的野心估计不足,他认为这些不过是又一次局部冲突。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然发动全面进攻。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张学良做出了一个震惊中外的决定:下令东北军不抵抗。这个决定背后有着复杂的考量。
作为一个军阀,张学良深知东北军的实力。若与装备精良的日军硬拼,东北军必将损失惨重。失去了军队,就等于失去了最重要的政治资本。
东北易帜后,这片土地已不再是张学良一人的私产。在他看来,东北是全中国的东北,理应由国民政府出面解决。他寄希望于通过国际联盟对日本施压,避免一场注定失败的军事对抗。
但事态发展超出了张学良的预期。日军趁着沈阳的一个局部冲突,迅速占领了整个东北。这片土地就这样轻易地落入了日本人之手。
失去东北后的张学良带领残余东北军撤至关内。这支曾经叱咤风云的军队,不得不寄人篱下,接受国民政府的调遣。东北的失落成为张学良心中永远的痛,也让他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夺回失地。
面对日益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单靠东北军的力量显然不够。即便是国民政府也难以应对,连蒋介石都在日记中承认"倭三日可亡我矣"。这种局势下,寻求外部力量的支持成为必然选择。
张学良开始把目光投向苏联。在当时的国际格局中,只有苏联既有意愿又有实力遏制日本的扩张。这种战略思维的转变,为他后来的政治选择埋下了伏笔。
少帅求变:寻觅共产救国路
1935年的中国,局势愈发严峻。此时的张学良正奉命带领东北军在西北围剿红军,但这场战事并未如他预期般顺利。
东北军在与红军的交战中损失惨重,两个整编师就此覆没。这场失利不仅让张学良对红军的战斗力有了新的认识,也让他开始质疑蒋介石的军事部署。
就在这一年的11月,张学良秘密前往上海,与多年故交杜重远进行了一场关键会面。在这次密谈中,杜重远为张学良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实现"西北大联合"。
这个"西北大联合"的方案颇具政治智慧。方案提出要联合红军、杨虎城和新疆的盛世才等势力,并争取获得苏联的支持,共同对抗日本的侵略。
为了推进这一计划,张学良派出心腹李杜展开秘密接触。通过一系列周密的谈判,张学良逐步确立了联合共产党的政策方向。
在与共产党接触的过程中,张学良的政治立场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军事合作,而是萌生了更深层次的政治诉求。
1936年6月30日,一份重要电报传到了中共中央。电报中明确提到,代号为"日"的张学良提出了入党申请,并请求派专人对他进行训练。
这个入党请求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就连中共高层张闻天也在给苏联的电报中提到,应该考虑接纳张学良入党。
从一个军阀之子到主动申请加入共产党,张学良的这一转变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但实际上,这体现了他对国际形势的清醒认识。
在张学良看来,要想收复东北,单靠国民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联合苏联这个强大的邻国,才能对抗日本的军事优势。
而要获得苏联的支持,与共产党建立密切关系就成为了一个必然的选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张学良会提出如此出人意料的入党请求。
这份入党申请也反映出张学良对蒋介石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最初的追随到逐渐产生分歧,他开始寻求一条新的政治道路。
在西安事变前夕的一封电报中,张学良毫不掩饰对蒋介石的不满,直指其"反革命面目已毕现"。这份态度的转变,为后来的西安事变埋下了重要伏笔。
这一系列的政治转向,展现了张学良在面对民族危亡时刻的政治智慧。他试图通过"联共""联苏"的方式,为收复东北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信息加载失败。
转折求变:少帅请求入党路
1935年的春天,张学良接到了一道来自南京的军令。蒋介石命令他率领东北军围剿陕北的红军,这本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命令。
可谁能想到,这道军令却成了改变张学良政治立场的转折点。东北军在围剿行动中损失惨重,两个整编师几乎全军覆没。
这场战役让张学良对红军有了全新的认识。红军的战斗力远超他的预期,而蒋介石不断调派东北军剿共的做法也让他感到厌倦。
同年11月,张学良在上海秘密接见了多年老友杜重远。在这次密谈中,杜重远为张学良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实现"西北大联合"。
这个大联合的构想包括了多方势力:红军、杨虎城部、新疆的盛世才,以及最关键的苏联支持。这个方案立刻引起了张学良的兴趣。
随后,张学良派出心腹李杜展开秘密联络。经过一系列谈判,张学良逐渐确立了联共政策的基本框架。通过与共产党合作,他期望能获得苏联的援助。
到了1936年6月,一份特殊的电报引起了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驻东北军代表刘鼎在电报中提到,代号为"日"的张学良提出了入党请求。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延安,引发了中共高层的热烈讨论。张闻天在给苏联的电报中明确表态,应该接纳张学良入党。
这一时期的张学良,已经不再是那个单纯执行蒋介石命令的东北军司令。他开始寻求一条独立的政治道路。
在给中共中央的电报中,张学良甚至表示愿意接受专门的政治训练。这表明他已经下定决心,要与共产党站在同一阵线。
然而,历史往往充满戏剧性。张学良的入党申请最终被拒绝了。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渊源:他的父亲曾在1927年查抄苏联使馆并处死李大钊,而他本人在1929年也曾收回中东路,抄没苏联在东北的使馆。
更为关键的是,苏联对张学良的军事能力并不看好。在苏联看来,要想实现抗日,蒋介石才是最理想的合作对象。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张学良入党请求的失败。不过,这并没有动摇他寻求联共抗日的决心。在西安事变爆发前,他依然在积极筹划着联合各方力量的大计。
西变烽火:兵谏风波惊天下
1936年12月12日凌晨,西安城内一片肃杀。张学良和杨虎城带领部队,包围了蒋介石下榻的华清池。
这场被称为"兵谏"的行动迅速展开,蒋介石在慌乱中翻墙逃跑,最终被抓获。这一天,注定要被载入中国近代史册。
消息传到南京,立即引发轩然大波。国民政府内部分成两派:何应钦主张武力解决,宋子文和宋美龄则主张和平谈判。
蒋介石被扣留在西安期间,张学良多次与他长谈。谈话的内容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与此同时,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抵达西安。他带来了中共中央的态度: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经过多方斡旋,蒋介石最终同意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他答应停止剿共,实行联共抗日。
12月25日,蒋介石在张学良的陪同下返回南京。张学良本可以留在西安,但他选择了随行。
回到南京后,蒋介石立即下令逮捕张学良。这位曾经的东北之虎,就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软禁生涯。
杨虎城的命运更为悲惨。他在1949年被国民党处决,成为西安事变的又一位悲剧人物。
西安事变虽然以张学良被软禁告终,但它的历史意义却远远超出了个人命运的范畴。这场事变成功扭转了国共关系,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张学良的人生轨迹从此改变。他被先后软禁在南京、武汉、重庆、台湾等地。在台湾期间,他获准与赵四小姐结婚。
在漫长的软禁岁月里,张学良开始研究佛学,学习书法。他把自己的行为称为"不完全的爱国",从不后悔发动西安事变。
直到1990年,张学良才获得自由。他选择定居夏威夷,过着清净的生活。2001年,这位经历了中国近代史风云变幻的传奇人物在美国辞世,享年101岁。
历史最终证明,西安事变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张学良虽然没能重返东北,但他的选择却推动了民族团结抗日的大业。这或许就是历史的吊诡之处:个人的牺牲,换来了民族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