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同乡一块入伍的十二名战友中,一个已经离世,一个患了脑梗
世人常说,军营是男儿成长的摇篮,战友情谊是一生最珍贵的记忆。1981年的那个秋天,豫西山区走出了12名年轻的战友,怀揣着对军旅生活的向往,一同踏上了开往四川雅安的列车。临别那天,乡亲们热热闹闹地为他们送行,谁也没想到,42年后的今天,这份珍贵的战友情谊会留下如此令人惆怅的故事。
在那张泛黄的老照片里,12个年轻人意气风发地站在一起,照片右上角还写着"战友情谊永相随"几个字。可是世事难料,如今再看这张照片,不禁让人感慨万分。这些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们,如今都经历了怎样的人生际遇?他们是如何走完各自的人生轨迹的?
一、十二位战友的初入伍时光
1981年的秋收刚过,豫西山区的乡亲们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征兵季。在县武装部的礼堂里,12名年轻人第一次相遇。他们中有的是生产队的突击手,有的是乡里的会计,还有刚从高中毕业的学生。
张德林是12人中年龄最大的,今年刚满20岁,在乡里当过两年民办教师。李国华年龄最小,17岁出头,是生产队长的儿子,平日里就爱看《战斗英雄》的小人书。
那天,武装部的张干事让他们排成一排,挨个测量身高、体重。张德林个子最高,足有一米八,站在队伍最前面。李国华虽然年纪最小,但也有一米七五,个个都是精挑细选的好苗子。
体检结束后,12个人被分到了同一个新兵连。从豫西山区到四川雅安,火车要开整整三天。临行前一天晚上,12个人相约在县城的照相馆拍了第一张合影。那时候农村人很少照相,一张黑白照要五毛钱,可是大伙都觉得值。
到达雅安的那天正下着细雨,12个人穿着各自的旧衣服,背着家里准备的干粮和铺盖,站在雅安火车站的站台上。新兵连的教导员骑着自行车来接他们,一路上不停地讲解着部队的规矩。
新兵连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早操。每天凌晨四点半,起床号一响,12个人就要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穿上还带着露水的军装,冲到操场上列队。那时候的军装都是老式的确良料子做的,又硬又扎人,每个人的脖子都被衣领磨得通红。
军姿训练是最苦的。站军姿要一站就是两个小时,腿都麻了也不能动。有一次,李国华实在撑不住,偷偷地挪了一下脚,被班长发现了,罚他多站了半个小时。从那以后,李国华再也不敢乱动了。
但最让人难忘的是他们的第一次实弹射击训练。在打靶场上,12个人第一次摸到真枪实弹。张德林因为当过民办教师,算术好,很快就掌握了瞄准要领,打出了优秀的成绩。可李国华太紧张,第一次竟然连靶子都没打中,被连长批评了一顿。
那年冬天特别冷,雅安的湿气重,大家的被子都是潮乎乎的。12个人挤在一个大通铺上,晚上轮流值班烧炉子。有一次,轮到王建国值班,他太困了,睡着了,炉子里的火灭了,第二天早上大家都感冒了。
就这样,12个人在新兵连里度过了三个月。这三个月里,他们不仅学会了立正稍息,还学会了叠"豆腐块",打匪号,认识了各种军衔符号。每个人都从当初的"愣头青"变成了一个合格的解放军战士。
三个月的新训结束时,12个人又一起去了朝阳街的照相馆,拍了第二张合影。这一次,他们穿上了崭新的军装,戴上了红五星帽徽,胸前别着闪亮的领章,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张照片,成了他们最珍贵的青春记忆。
二、军旅生涯中的革命友谊
1982年春天,12名战友被分配到了不同的连队。张德林和李国华分到了一营,王建国去了二营,其他人则被分散到了团里的各个部门。虽然分开了,但他们还是经常找机会聚在一起。
那年夏天,部队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演习。演习地点选在了雅安郊外的山区,持续时间整整一个月。12个战友虽然分在不同的岗位,但都参与其中。张德林负责通信联络,李国华开着补给车,王建国在前线担任观察员。
演习中发生了一件事,至今让人记忆犹新。那天下着大雨,山路泥泞难行。李国华开着补给车往前线送物资,车轮陷在了烂泥里。正当他一筹莫展时,王建国带着他的班组恰巧路过,二话不说就跳下来帮忙推车。十几个人齐心协力,终于把车推了出来。
1983年的冬天特别寒冷,连着下了一个星期的雪。值班岗哨成了最艰苦的任务。有一天晚上,轮到张德林守夜,温度低到了零下十几度。李国华知道老张有老寒腿,主动跟他换了岗。就这样,李国华在寒风中站了整整四个小时。
部队还经常组织野营拉练,每次都要负重30公斤,走上百里路。1984年的一次拉练中,王建国的脚磨出了血泡,走路一瘸一拐的。张德林二话不说,把王建国的背包背在了自己身上。等到了宿营地,大家才发现,张德林的肩膀都磨破了。
那些年,12个战友之间发生了太多难忘的故事。比如李国华第一次执行实弹射击任务时,紧张得手直抖,是张德林在旁边一遍遍地教他调整呼吸。再比如王建国的父亲生病住院,张德林和李国华凑了两个月的津贴给他寄回家。
每到节假日,12个战友就会聚在一起,围坐在营房后面的大树下,一边嗑瓜子一边唱歌。有时候会唱《团结就是力量》,有时候是《军港之夜》。张德林还会教大家唱豫剧,虽然跑调严重,但唱得特别投入。
1985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他们执行了一次特殊的夜间行军任务。行军途中突然下起了大雨,山路湿滑,能见度极低。12个战友分成几个小组,互相照应,确保每个人都安全到达目的地。那天晚上,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一个都不能少"。
就连日常的内务整理,也都是互帮互助。张德林的被子叠得最好,经常手把手地教其他人。李国华最会擦枪,没事就帮战友们保养武器。王建国的字写得好,经常帮大家写家信。
有一次,团里举办军事技能比武,12个战友都报了名。虽然最后没有人拿到第一名,但他们互相加油打气,每个人都发挥出了最好的水平。比赛结束后,他们约定明年一定要拿个好名次。
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的年代,他们用最朴实的方式维系着战友情。值班时的一句问候,训练时的一个眼神,都能传达千言万语。这种情谊,是在枪林弹雨的演习中,在寒风凛冽的岗哨上,在漫长艰苦的行军路上,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三、战友们的转业故事
1986年开始,12名战友陆续到了退伍的年龄。第一个转业的是张德林,因为在部队里表现出色,被推荐到了雅安市的一家国营企业。临走那天,他特意请其他战友吃了一顿饭,饭桌上说起未来的打算,有人想回家乡发展,有人打算留在驻地。
李国华因为在部队里学会了开车修车,决定留在雅安。他先是在汽车修理厂当了学徒,后来凭借军人特有的踏实劲儿,很快就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1988年,他和一个本地姑娘结了婚,在雅安安了家。
王建国则选择了返乡创业。回到豫西老家后,他发现家乡的农村正在搞农业承包,于是带头承包了50亩地。第一年就遇到了难题,春季干旱,水稻难以插秧。他想起了在部队野营时抽水的经验,带领村里的年轻人修了一条长达两公里的引水渠,解决了灌溉问题。
1989年,又有三名战友转业回了老家。其中刘明和赵武选择了在县城开副食店。那时候,国营商店的商品还不够丰富,他们瞅准机会,专门经营一些农村人喜欢的日用品。开业第一天,其他战友特意从各地赶来捧场,热闹非凡。
到了1990年,随着南方城市的发展,一股打工潮开始兴起。在深圳打工的吴根生寄回一封信,说深圳工厂急需技术工人,工资比在家种地强多了。这封信在战友们中间传开后,又有两名战友南下打工去了。
吴根生在深圳一家电子厂当车间主任,他把王建国的儿子也介绍到厂里工作。那时候,能进电子厂可是热门职业,一个月能挣两三百块钱。王建国逢人就说,这都是战友情谊的福气。
留在部队所在地的战友们,日子过得也不错。张德林在国营企业当上了科长,经常帮其他战友的子女介绍工作。李国华则开了一家自己的修车铺,生意红火,还添置了一套楼房。
1993年,最后一名战友也转业了。这一年,恰逢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有的战友开始做起了生意。高山在广州开了一家小商店,专门经营老家的土特产。每逢过年,他都要给战友们寄一些广州的特产。
转业后的生活并不都是一帆风顺。赵武的副食店赔了本,不得不改行开运输车。刘明则因为交通事故住了半年医院,是战友们轮流去照顾他。王建国承包的土地遇到了虫灾,幸好其他战友凑钱帮他渡过难关。
到了1995年,几乎每个战友都有了自己的一技之长。有的开店做生意,有的种田务农,有的当上了工厂的技术能手。大家虽然分散在祖国各地,但都保持着联系。每逢春节,满天飞的贺年片里,总少不了战友们的祝福。
四、战友聚会中的悲欢离合
1996年春节前,张德林突发奇想,提议举办一次战友聚会。他给每个战友都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咱们转业这么多年了,该聚一聚了。"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
第一次战友聚会选在了雅安,因为有三个战友一直在那里生活。李国华的修车铺后面有个小院子,成了聚会的地点。他特意找人打扫了院子,还搭了个简易棚子。
聚会那天,十个战友从四面八方赶来,有的坐火车,有的坐长途汽车,路上颠簸了好几天。只有王建国和刘明因为特殊原因没能来。王建国的儿子正好要结婚,他要张罗婚事;刘明的运输车在广州出了故障,走不开身。
李国华开着他的面包车,一趟趟去火车站接战友。每接到一个,车上就多一串爽朗的笑声。许多战友都带着自己的特产:吴根生带来了深圳的橄榄,高山带了广州的腊肠,张德林买了当地的名茶。
中午,战友们围坐在院子里,摆了一大桌饭菜。酒过三巡,大家就开始回忆起当年的事。赵武说起自己第一次打靶时,紧张得连枪都端不稳;吴根生讲述野营拉练时,大家互相搀扶着走完全程的故事。
说着说着,话题转到了各自的近况。有人生意做得红火,有人刚刚东山再起,有人还在为生计奔波。但不管境遇如何,大家说起往事时的笑声都那么爽朗。
1998年的第二次聚会,选在了郑州,因为那里比较中心,大家往来都方便。这次聚会来了九个人,又有三个战友因故缺席。高山的店里进了一批假货,赔了不少钱,实在抽不开身;李国华的爱人生病住院,需要照顾;赵武的运输车在外地跑长途。
2000年的第三次聚会,只来了七个人。这次的遗憾更多,不仅有忙于生计抽不开身的,还有联系不上的。有的战友换了工作,有的搬了家,电话打不通,信件寄不到。
2003年,战友们本来约好在深圳聚会,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让这次聚会不得不取消。等到2005年再次相聚时,已经有两个战友因为各种原因,再也没有参加过聚会。
日历一页页翻过,聚会的人越来越少,但每次相聚时的情谊却越发深厚。有时候,大家甚至不用说太多话,只是静静地坐在一起,喝着茶,看着旧照片,就能感受到那份难得的温暖。
2010年的一次聚会上,张德林提议每个人都说说这些年最难忘的事。有人说是儿女成家立业,有人说是生意起起落落,也有人说是生病住院时战友的照顾。每个人的故事都不一样,但都离不开战友之间的互帮互助。
聚会的最后,大家都会拿出那张1981年在雅安照相馆拍的合影,指着照片上年轻的面孔,数一数今天又少了谁,感叹时光飞逝,岁月如梭。
五、岁月流转中的生命况味
2015年的深秋,一个让所有战友都震惊的消息传来:李国华因为喉癌去世了。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只有留在雅安的张德林守在病床前。其他战友得知消息后,纷纷赶来送他最后一程。
李国华的葬礼上,战友们抬着他的棺木,缓缓走过他生前开的修车铺。修车铺的卷闸门紧闭着,门上贴着白色的挽联。多少个日日夜夜,他就是在这里给过往的车辆修理。街坊邻居说,李国华修车手艺好,为人也实在,从不多收钱。
2018年,又一个坏消息传来。刘明查出患了脑梗,生活不能自理。他的儿子打电话向战友们求助,说父亲整天念叨着要见战友们最后一面。张德林和王建国立即赶到医院,轮流照顾了一个星期。
在医院的病房里,刘明说话已经不太利索,但还是能认出每一个来看他的战友。他指着床头柜上那张泛黄的老照片,一遍遍地数着照片上的人。那是他们1981年在雅安照相馆拍的第一张合影。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战友们只能通过电话互相问候。赵武的小卖部因为疫情关门了几个月,生意受到影响。其他战友知道后,纷纷出手相助:有的帮他介绍新的进货渠道,有的给他推荐网上销售的门路。
2021年春节,高山的女儿要结婚,他给每个战友都发了请帖。能来的战友都来了,大家又聚在一起。席间,有人提议重温那年在部队的故事。说起当年的事,仿佛回到了那个火热的军营。
2022年夏天,王建国的儿子考上了军校,要去当兵了。战友们特意凑了一笔钱,给他买了一块手表,上面刻着"继承父辈荣光"几个字。王建国说,儿子参军,就是要像他们当年一样,为国防事业贡献一份力。
2023年,吴根生从深圳退休了,回到了老家。他把自己的积蓄拿出一部分,在县城开了一家小饭店。饭店的墙上挂着那张42年前的老照片,每当有客人问起,他就会讲起那段军旅岁月。
2024年初,几个身体还好的战友商量着要去看望住院的刘明。刘明的病情时好时坏,说话还是不太利索,但见到战友们来看他,眼睛一下就亮了。他指着病床旁边的柜子,示意儿子拿出一个旧皮箱。箱子里装着这些年战友们寄给他的所有信件和照片。
时光荏苒,42年过去了。当年那个雨天在雅安火车站集合的12个年轻人,如今都已两鬓斑白。有的已经离世,有的卧病在床,有的还在为生活奔波,有的含饴弄孙,安享晚年。但那张1981年在雅安照相馆拍的合影,永远定格在那个火热的军旅岁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