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社会的徐州是这样!江北第一楼摇摇欲坠,日军抱桶喝水好嚣张
世人皆道徐州为九州之一,却不知这座千年古城曾经历过怎样的沧桑巨变。1944年的一个清晨,几个日本兵从那座已有近600年历史的徐州鼓楼下走过,他们的皮靴踏在青石板上,发出刺耳的声响。这座被誉为"江北第一楼"的标志性建筑,在当时已是摇摇欲坠,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苦难。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徐州的大同街上,日军的身影时常可见。他们举着水桶在黄河沿痛饮,在奎山塔下耀武扬威,甚至还有日本女兵在街头与伪军合影留念。而就在不远处,那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奎山塔静静矗立,注视着这一切。
这座被称为"南国门户,北方锁钥"的城市,经历了太多的战火与动荡。但是,你可知道在这些苦难的岁月里,徐州古城中还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那些在战火中倒塌的古迹,那些在乱世中消失的风物,它们究竟经历了什么?
一、徐州城的标志性建筑
说起徐州城的鼓楼,老一辈徐州人无不感慨万千。这座始建于洪武七年(1374年)的建筑,曾经是徐州最显赫的地标。每到傍晚时分,鼓楼上的鼓声回荡在整个徐州城,提醒着人们该打烊回家了。
"那时候的鼓楼,可不是一般的气派!"1948年曾在鼓楼附近开杂货铺的老王说道,"三层楼高,飞檐斗拱,四面通风,远远望去,就像一位昂首挺立的将军。"
可惜的是,这座"江北第一楼"在1952年轰然倒塌。倒塌前的最后几年,鼓楼已是摇摇欲坠。1944年,两个日本兵从鼓楼下经过时,还专门停下来拍了照。那张泛黄的老照片上,鼓楼的檐角已经歪斜,砖缝中长出了杂草。
再说奎山塔,这座八面九级的古塔曾是徐州城内的制高点。塔高60米,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因位于奎山之上而得名。塔身用整块青砖砌筑,每块砖都刻有年号,重达数十斤。
1942年,一队日军巡逻队从奎山塔下经过时,一名日军士兵举起相机,将这座"江北第一塔"定格在了胶片上。那时的奎山塔虽历经近400年风雨,却仍然巍然矗立。
然而到了上世纪60年代,这座古塔却突然消失了。塔身的上万块大青砖,竟以五毛钱一平车的价格被附近居民买走盖房。如今走在奎山脚下,再也看不到那座曾经俯瞰全城的古塔了。
徐州城隍庙的故事更是一波三折。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庙宇,香火鼎盛时曾是徐州城内最热闹的去处。庙前的戏台上常年有戏班子演出,庙会时更是人山人海。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一张老照片记录下了城隍庙前的欢乐场景:小贩们摆起了地摊,卖糖人的、卖风车的,还有变戏法的艺人,围观的人群里满是笑脸。
这三座标志性建筑见证了徐州的兴衰。从明代的繁华,到清末的动荡,再到抗战时期的劫难,它们就像三位沉默的老人,将徐州的历史悄悄地讲述给后人听。
二、战火中的徐州街巷
提起民国时期的徐州大同街,老徐州人都说这里曾是一条"黄金大道"。1932年的一个早晨,街道两旁已经竖起了崭新的电线杆,远处的钟鼓楼在朝阳下投下长长的影子。路边的商铺门口,还能看到穿着长衫的商人正在开门迎客。
"那时候的大同街啊,到处都是铺子。"85岁的张老先生回忆道,"光是钟表店就有三家,最有名的是德记钟表,老板从德国请来的钟表匠,连徐州专员都要找他修表。"
然而,这条繁华的街道在1938年5月遭遇了浩劫。日军攻入徐州城后,沿街的房屋多数化为废墟。一张当年的照片记录下了这惨状:日军在满是瓦砾的街道上列队行进,两旁的建筑只剩下断壁残垣。
中枢街的变迁更让人唏嘘。1909年的老照片上,这里还叫"二府街",街上的行人清一色的长袍马褂。街道两旁是典型的清代建筑,木质的门楣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当时的中枢街是徐州城里最热闹的集市之一,每到赶集的日子,挑着担子的小贩能从街头排到街尾。
"我爷爷说,那时候中枢街上有个'万宝楼',专门卖各地的稀罕物件。"一位老人说道,"楼上还有个茶楼,常常有说书先生在那里说《水浒传》,一说就是一整天。"
到了1938年,这条古老的街道也未能幸免于战火。日军占领徐州后,中枢街上的商铺大都关门歇业,很多店主逃往他乡。昔日熙熙攘攘的街道,只剩下日军巡逻的脚步声。
城墙与城门的故事更是令人扼腕。徐州古城墙始建于春秋,历代都在不断修筑加固。到民国时期,城墙高大巍峨,是徐州最重要的防御工事。1938年5月18日,日军在进攻徐州时,首先就是炮轰城墙。一张照片记录下了当时的场景:日军登上已经被炮火摧毁的城楼,在断垣残壁上插上了军旗。
"北门楼最气派,墙上有两尊铜炮,是康熙年间铸造的。"90岁的李老说道,"可惜后来被日本人拆了去造子弹。"
徐州的城门在战前共有六座,每座城门都有自己的故事。东门外有五省通衢牌楼,是徐州通往江南的门户。南门是商贾云集之处,常年车水马龙。西门连接着古老的运河,是水路交通的枢纽。北门则守护着通往齐鲁的要道。
即便到了1946年,残存的城墙上仍能看到战争留下的弹痕。原本高大的城门楼只剩下断壁,青砖上布满了弹孔。那些伤痕,就像是徐州这座古城留下的泪痕,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苦难的岁月。
三、徐州民生百态
战争虽然改变了徐州的街巷,却改变不了市井中的烟火气。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徐州的街头巷尾仍然活跃着各种手工艺人,他们用巧手延续着这座城市的温度。
"那时候最有名的是徐州的剪纸艺人。"93岁的王阿婆说道,"我家对门就住着一位李师傅,能用一把剪刀剪出《西游记》的全本人物,连孙悟空脸上的表情都栩栩如生。"
1935年的一个早春,在大同街转角处,一位名叫老张的鞋匠还在坚持着他的手艺。他的摊位不大,却总是挤满了人。"老张做的千层底,能穿三年都不坏。"当时在附近开布庄的钱老说,"就连日本人来了,也有军官特意找他做鞋。"
在城南的杂货铺里,有位制扇老人叫马六爷。他的蒲扇不仅经济实惠,还能根据顾客要求题字作画。"马六爷的扇子,一到夏天就供不应求。"老街坊们回忆道,"有次他在扇面上画了一幅《八仙过海》,被一个商人高价买去送给县长了。"
徐州的茶馆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在中枢街的转角处,有一家"聚贤楼"茶馆,是城里说书艺人的聚集地。茶馆里不仅有正宗的"云龙毛尖",更有着说不完的江湖故事。
"那时候最有名的是老郭。"今年88岁的陈老说,"他说《三国演义》,光是诸葛亮的声音就能变出七八种,说到关键处,整个茶楼的人都屏住呼吸。"
1930年代的徐州,各路商帮云集。淮海路上就有山西、河南、山东等地的商号。这些商号不仅经营各自的特产,还组织了"商帮会馆",在城里开展慈善活动。
"最大的是山西商帮。"一位老商人的后人回忆道,"他们在城南开了一家'普济堂',专门施药救人。后来日本人来了,普济堂还救过不少受伤的百姓。"
徐州的商业活动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城南就会举办"春茶会",各地的茶商云集于此。六月初六的"运河码头会",更是徐州一年中最热闹的市集。
"那时候的运河码头,从早到晚都是人。"87岁的周老说,"水上漂着的船,岸上摆着的摊,整整十里路都是买卖。就连外地人都说,徐州的码头市,比苏州的还热闹。"
这些市井百态,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依然顽强地存在着。手工艺人的妙手、说书人的故事、商帮的经营,都在诉说着一个真实的徐州。即便在最艰难的岁月里,这座城市的烟火气依然未曾熄灭。
四、城市记忆与文化传承
谈起徐州菜系的形成,就不得不提到1920年代的"三庆居"。这家位于大同街的老字号,是当时徐州最有名的饭庄。"三庆居的糖醋小排,连北平来的官员都说好。"94岁的张老说道,"最绝的是他家的锅贴,外皮金黄酥脆,里面的馅料用十几种材料调制,咬一口汤汁四溢。"
"那时候徐州菜讲究一个'融'字。"一位老饭庄的后人回忆道,"北有齐鲁风味,南有淮扬特色,再加上运河带来的各地口味,慢慢就形成了徐州自己的味道。"
1930年,徐州最有名的厨师要数"老冯"。他在中枢街开了一家小店,专门做徐州特色的煎饼。"冯师傅的煎饼与众不同,他用特制的面糊,再加上自己腌制的咸菜,一个煎饼能吃出三种味道。"当时在附近开杂货铺的李老回忆说。
淮海戏曲的兴衰,也是徐州文化的一个缩影。1925年,在城南的一座茶园里,老艺人王德林正在教徒弟唱戏。"那时候学戏特别苦,要从基本功练起。"一位老艺人的徒弟说,"光是一个'站桩',就要练一个月。"
1935年,徐州最红的淮海戏演员是"小荷花"。她不仅唱功了得,还创新了许多表演方式。"小荷花演《李亚仙》,把传统的淮海戏和现代故事结合起来,一时传遍大江南北。"当时的戏园子老板这样回忆道。
徐州方言更是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印记。"徐州话有个特点,说起来又硬又软。"86岁的刘老说,"比如'云龙山',本地人说成'贫嘞山',外地人就学不来这个味道。"
在日常生活中,徐州人还保留着许多独特的习俗。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城里人都要吃"龙须面"。"这是祭祀龙王的日子。"90岁的王婆婆说,"那天早上,家家户户都要煮一锅龙须面,先给祖先上一碗,然后全家人一起吃。"
六月初六的"晒伏"习俗更是有趣。人们会把衣物、书籍拿到太阳下晾晒,据说可以防虫防霉。"那天城里到处都是晾晒的东西。"老街坊们说,"有的人家还会在院子里摆上几碗白酒,说是'晒酒驱邪'。"
即便是在战乱年代,这些传统习俗依然在徐州人的生活中延续。1945年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端午节,城隍庙前又恢复了赛龙舟的传统,街上飘着艾草和菖蒲的香气。人们仍然用老方法包粽子,用艾叶煮水驱邪,延续着祖辈传下来的习俗。
五、旧徐州的消逝与重生
1952年的一个雨天,"江北第一楼"轰然倒塌。这座屹立了近600年的徐州鼓楼,最终没能逃过岁月的侵蚀。"那天的声响特别大,"住在附近的老李说,"倒塌时扬起的尘土,足足飘了半条街。"
在那个年代,不少古建筑都面临着相似的命运。曾经气势恢宏的奎山塔,那些刻着年号的大青砖,竟然被当做普通建材,一块块地运往城郊。"那时候大家都不懂得这些古建筑的价值,"一位老建筑工人说道,"五毛钱一平车的青砖,运回家盖房子,谁能想到这就是历史在流逝。"
城南的"聚贤楼"茶馆也在1950年代初期关门。这座见证了徐州说书艺术兴衰的老建筑,后来改成了杂货店。"最后一次去听书,是1949年冬天,"今年92岁的张老说,"那天老郭还说了一段《三国》,没想到这一别,就再也没听过他说书了。"
1960年代,徐州的城市面貌开始发生巨大变化。那些狭窄的老街巷被拓宽,古老的青石板路面换成了水泥。"大同街最先变样,"一位老商户说,"街道变宽了,房子也换新了,就是那种老徐州的味道,慢慢淡了。"
不过,城市的记忆并没有完全消失。在一些老街巷里,还能找到当年的痕迹。"你看这墙根下的石条,"88岁的王老指着一块磨得发亮的石头说,"这是清朝留下的马蹄石,当年的马车店就在这儿。"
有趣的是,一些老手艺在消失之际,反而迎来了新生。上世纪70年代末,已经80多岁的剪纸艺人李师傅,突然有了不少年轻徒弟。"那时候,大家突然发现这些老手艺快要失传了,"一位徒弟回忆道,"李师傅的剪刀都拿不太稳了,但还是坚持教我们。"
市井文化的传承也在以新的方式延续。1980年,一群老饭庄的厨师重新开张,将那些几乎失传的徐州传统菜品又端上了餐桌。"我爷爷以前在'三庆居'当过学徒,"一位新一代的厨师说,"他把当年的配方都记在一个小本子上,现在我们就按这个来做。"
2020年,重建后的徐州鼓楼终于再次矗立在城市中央。虽然不再是当年的原物,但这座新的鼓楼,依然延续着老徐州的记忆。每天黄昏,新的鼓楼依然会响起鼓声,提醒着人们:这座城市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