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亲”盛行|父母:现在的孩子太自私了,只想自己,事实真是这样吗?

青柠的异想记 2025-03-01 23:58:25

今天拉朋友去吃饭,一见到她就看她哭丧着一张脸,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但一准和她爸妈有关系。

因为工作和生活上的遇到的问题,从不会让她难过二十分钟以上,只有她的爸妈能让她难过好几天。

吃饭时她说出了原因,还真的跟她父母有关。

朋友过年回家,不愿去一家亲戚家,因为去年去这位亲戚家的时候,一直被催婚。

还说小姑娘现在上学了心思都野了,不结婚不谈对象,那就是思想有问题。现在不结婚,老了以后骨灰都没有地方埋……等等。

朋友当时想着是亲戚没怼回去,可今年再让她去,那指定是不去,再也不去这亲戚家。

她爸妈跟她说,人家也是好意,劝她早点结婚,她不能不去。于是,大过年的,朋友和她爸妈爆发了激烈的争吵,一直没和好。

今天早上她爸妈主动给她打了电话,她也准备没这事一样翻篇。

但父母说着说着又说到她过年不愿意走亲戚,太自私,于是,就又吵了起来。

“现在的孩子都太自私了,只顾自己,连亲戚都不愿意来往了。”这是许多父母在面对“断亲”现象时的感慨。

所谓“断亲”,指的是年轻人逐渐减少与亲戚之间的往来,甚至主动切断一些不必要的亲缘关系。

父母们对此感到不解甚至愤怒,认为这是年轻人自私、冷漠的表现。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年轻人反感的真的是亲缘关系本身吗?

或许,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亲缘关系,而在于那些“伪装的善意”,甚至冠着为你好的不加掩饰的恶意。

1、伪装的善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天生渴望归属感和亲密关系,亲缘关系本应是一种温暖的情感纽带。

然而,在许多家庭中,亲情却被赋予了过多的期待和压力。亲戚之间的关心,往往夹杂着攀比、评判和控制。

比如,逢年过节,亲戚们总会问:“工作找得怎么样?”“工资多少?”“有对象了吗?”“什么时候结婚?”

这些问题看似是关心,实则是一种隐形的压力,甚至是一种“情感绑架”。

这种“伪装的善意”让年轻人感到疲惫和反感。他们需要的不是表面的关心,而是真正的理解和支持。

当亲情变成了一种负担,年轻人自然会选择远离。

2、没有边界的“关心”

年轻人反感的并不是亲缘关系本身,而是缺乏边界感的相处方式。

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情感空间,尤其是在成年之后,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变得尤为重要。

然而,许多亲戚却忽视了这一点,总是以“长辈”的身份介入年轻人的生活,甚至对他们的选择指手画脚。

当亲缘关系缺乏边界感时,它就会成为一种烦恼,而不是一种温暖。

年轻人反感的,正是这种没有边界感的“关心”。

3、亲情中的利益与算计

亲缘关系并不总是纯粹的。在许多家庭中,亲情背后隐藏着利益的算计和权力的争夺。

比如,有些亲戚表面上对你嘘寒问暖,实际上却在暗中攀比,甚至希望从你身上获取某种利益。

这种虚伪的亲情,让年轻人感到心寒。

现在的年轻人其实更真实、友好,他们渴望的是一种纯粹的情感连接,而不是被利益和算计所裹挟的关系。

面对“断亲”现象,父母和亲戚们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年轻人自私。

对于年轻人来说,选择“断亲”并不意味着他们冷漠自私,而是他们在努力寻找一种更健康、更舒适的相处方式。

对于父母和亲戚来说,与其抱怨和指责,不如反思自己的行为,尝试用更真诚的方式去维系亲情。

毕竟,真正的亲情,应该是温暖的港湾,而不是沉重的枷锁。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0 阅读:1

青柠的异想记

简介:从心理学的角度,理性解决亲密关系、家庭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