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这个春末夏初的时节,中国人总是会带领家人,一起祭祀祖先。每逢清明节,不管是人丁兴旺的家族,还是三代单传的家庭,都会恭恭敬敬地在祖先墓地祭拜,甚至有些条件好的家族,还会建造属于自己家族的祠堂。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总能感觉到祖先留下的传统文化的强大之处。已经几千年过去了,各种祭祀先祖的传统依然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之中。此外,在每个家族中,老一辈的人都会负责给小辈们传授各种上坟祭祖时,需要注意的禁忌。
在我们祖先看来,上坟祭祖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哪些事能做、哪些不能做,都是有严格规定的,《礼记》的存在就是很好的证明。比如我们曾听到过的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上坟归家三大忌,犯了禁忌有晦气。那么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上坟回到家到底有哪三件事情不能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01流传已久的祭祀习俗
其实世界上不同的文化中,都有祭祀祖先的惯例,对于死亡的尊敬,这似乎是任何民族文化中都不约而同的态度。而我国华夏文明本来就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在祭祀文化方面更是有很多的传统。
早在秦王朝时期,我国文化当中的祭祀礼仪、禁忌等就已经进入了非常成熟的阶段。上到帝王贵族的祭天祭地,下到平民百姓在特殊日期的上坟祭祖,这些礼仪早就是我国日常文化生活当中的一份子了。
丧葬礼仪是我国生死观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死后如果不能安葬,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意味着会给子孙后代带来不好的运气,严重的时候还会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因此对于去世家属的墓葬位置、陪葬品等等都有很严格的标准。
同样地,如何祭祖、什么时候上坟扫墓,这对于中国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这不仅仅是带有迷信色彩的仪式,更是我国孝文化中的一种。一般来说,祖先的诞辰、过年、重阳等节日都是可以进行祭祖扫墓的活动的。
当然,有一个自古以来所有人都公认,适合且必须祭祖、扫墓的日子,那就是清明节。在这天,家里面不管男女老幼,只要是没什么重大的事情,那么所有人都应该到场,去祖先的坟墓上清扫积灰、杂草,供奉祭品、烧送冥币等等。
不同的地区,对于具体的清明节扫墓应该具有什么仪式,其实都有不太相同的规定。但是大体上都是差不多的:清明节必须要穿素衣上坟,到坟上要保持庄严和肃穆,并且要在不同的方位烧送纸钱,有心的人还会念念有词,向祖先们汇报近期家人的身体、事业情况等等。
其实上坟的时候,该做什么,所有人都是清楚的。然而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事情,在上坟祭祖的时候,是不能做的,属于丧葬文化当中的禁忌。关于这类禁忌,我们的祖先也流传下来很多俗语,而“上坟归家三大忌,犯了禁忌有晦气”,就是其中一种。
02三大禁忌分别为何意
这句俗语本身是很好理解的,意思就是人们在上坟祭祖归来之后,有三件事情不能做,如果违反了这个禁忌,那么很有可能会给家里人带来很不好的运气。
第一忌——归家饮酒作乐。人生在世,有很多喜事值得我们对酒当歌,开开心心地喝上几口,但是,这种娱乐方式也要看时间和场合。任何人都知道,上坟、扫墓的时候是庄严肃穆的,连带着这一整天都是这样的气氛。
因此,在祭祖归来后,是不适合饮酒作乐的。并非我们祖先的规矩和条条框框太多,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其一,如果上坟归家之后有这种行为,在别人看来,就好像这家人对于祖先没有任何的敬意,会被解读为大不孝。
这是很平常的一种看法,也很好理解,其二,就含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了。按照老一辈人们的说法,如果在上坟归家之后还饮酒作乐,若是地下的祖先有知,他们也会觉得自己的后代不孝,这就可能会对子孙后代带来不好的影响。
第二忌——穿着、打扮招摇鲜艳。在上坟祭祖的那一天,任何的环境、装束、摆设,都要同当天庄严肃穆的气氛相匹配,更何况是作为祭祀主体的子孙后代。因此,在扫墓的时候,乃至于归家之后,都要选择低调的服饰。
这是第一点,另外还要注意的是,一些女性家眷,在上坟扫墓以及归家后的当天,必须要化淡妆或者不化妆,表示对祖先的尊重。如果浓妆艳抹,不但对祖先不敬重,也会招致别人异样的眼光。
第三忌——与家中小孩子谈论上坟及相关的事情。首先要说明一点的是,有些孩子,因为年纪太小,可能农村的很多坟墓都是建造在深山老林之中,因此在各种祭祖扫墓的活动当中,是不方便带小孩子去的。这种情况下,在扫墓回家之后,有些特定的话题对于小孩子,是不可以说的。
其一,就是关于上坟扫墓的细节。虽然对于孝文化的传输,应当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进行,但是有些细节是不便于向小孩子描述的。如果将很多上坟的仪式,给小孩子描述的过于清楚,可能会扭曲他们对于祖先想法。
其二,有些人在祭祖集会的时候,会聊一些不利于小孩子的话题,很多话题当中是含有浓烈的迷信色彩的,比如很多关于鬼怪的故事之类的。这类的故事,小孩子听多了之后,轻则产生心理阴影,重则对于孩子之后价值观的形成,都会有很大的伤害。
03结语
其实以上种种,只不过是祭祀禁忌的一小部分而已,关于这类的规定,在我国丧葬文化当中,如果细分,可能不下千百条,这都是老祖宗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带有迷信色彩的祭祀仪式也逐渐被人们淡化。不过我们也要辩证地去看待这些事情,有一些利于我们孝道文化传承的规则,还是需要我们用心去继承和发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