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被美韩坑害的日本芯片巨头,72岁入中企​对抗美国霸凌

冰香阅览娱乐 2025-04-22 13:04:08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2019年,72岁的坂本幸雄望着北京中关村的霓虹灯,不禁想起1986年的东京。

那时的他正值壮年,带领日本半导体产业横扫全球,美国硅谷的大佬们见到日本DRAM芯片都要低头。

谁曾想,风水轮流转,这位白发苍苍的"半导体教父",竟然成了中国芯片企业的座上宾。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日本半导体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全球半导体行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而在这股热潮中,日本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领军者。

日本的电子产业经过战后的恢复和发展,依托强大的制造能力与创新精神,成为了全球科技竞赛的佼佼者。

尤其是在半导体领域,日本的表现堪称完美,其技术和生产力不仅超越了美国,甚至让美国的硅谷一度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坂本幸雄从1970年起便活跃在半导体行业,凭借其在德州仪器的工作经历,以及后来的管理经验,他逐渐成为了日本半导体领域的领军人物。

在80年代中期,日本已经占据了全球一半以上的DRAM(动态随机存取内存)市场份额。

那时的日本,半导体产业可以说是世界经济的“皇冠上的明珠”。

日本企业以其高效的生产线、精确的工艺和低廉的价格在全球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几乎每个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中都能看到日本芯片的身影。

坂本幸雄带领着他的公司,在技术的不断革新中,不仅推动了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崛起,也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日本的科技力量。

随着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崛起,美国的科技巨头们开始感到威胁。

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半导体企业逐渐发现,自己在价格、技术、市场份额等方面都受到了日本的强力挑战。

曾几何时,美国几乎主导了全球半导体市场,而此时的日本,已经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更高的效率制造出质量更为精良的芯片,远超美国同行。

1985年,美国政府通过了著名的《301条款》,这项政策允许美国在面对外国产品造成不公平贸易时采取惩罚措施

美国政府认为,日本的半导体行业借助国家的支持和保护,已经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过多的份额,并对美国半导体行业构成了威胁。

于是,坂本幸雄所处的日本半导体行业,成为了美国制裁的目标。

为了应对日本半导体的竞争压力,美国采取了多种手段,包括对日本半导体产品加征关税,以及在全球范围内施压,要求日本削减出口。

日本政府被迫与美国达成了《美日半导体协议》,该协议限制了日本半导体产品的出口,并对其价格进行了规范。

在《美日半导体协议》的压力下,日本企业不得不承认,在全球科技竞争的舞台上,美国的力量仍然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

随着协议的签署,日本的半导体产业被迫放慢了扩展的步伐,市场份额逐渐被美国和韩国所蚕食。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市场份额持续下滑,尤其是在DRAM领域,曾经的“世界霸主”逐渐被三星和海力士等韩国企业所取代。

对于坂本幸雄来说,曾经令日本引以为傲的半导体产业,如今却在全球市场上黯然失色,这无疑是他职业生涯中最为痛心的部分。

尔必达的崛起

在这一时期,尽管日本的半导体产业遭遇了巨大挫折,但坂本幸雄依然认为,依靠技术创新与产业整合,日本仍然有机会重新崛起。

1999年,他决定整合日立、NEC、三菱电机等三家日本电子巨头的存储业务,成立了尔必达半导体公司,成为日本唯一的一家DRAM制造商。

尔必达的成立,是坂本幸雄为日本半导体产业注入的一剂强心针。

他雄心勃勃地将尔必达定位为全球领先的存储芯片制造商,尤其专注于DRAM这一核心领域。

一方面,他积极寻求技术突破,依托日本的强大技术积累,在存储芯片领域进行深耕;另一方面,他也未放松对市场和资本的运作,通过并购和战略合作等手段,力图让尔必达尽快实现规模化生产,超越竞争对手。

2006年,尔必达跻身全球前20大半导体厂商,这一成就让坂本幸雄看到了实现目标的曙光。

特别是在移动设备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存储芯片的需求大幅上升,尔必达凭借其技术优势,在市场上获得了重要份额。

这是坂本幸雄为日本半导体产业带来的第二次辉煌,他曾一度希望在三年内超越韩国的三星,重新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

随着尔必达的迅速崛起,随之而来的却是一个接一个的危机。

市场竞争变得愈加激烈,三星、海力士等竞争对手的压力与日俱增。特别是三星,凭借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在全球半导体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

尔必达虽然在技术上取得了进展,但相较于三星的庞大资源与市场控制力,依然显得力量薄弱。

2008年,全球爆发的金融危机打击了几乎所有的产业,半导体行业也未能幸免。

对于尔必达来说,危机带来的不仅是市场需求萎缩和资金紧张,还有更加严峻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生产成本加大。

与此同时,美国和韩国半导体巨头的联合打压进一步加剧了尔必达的困境。

为了保住公司,坂本幸雄开始寻求外部资金支持,他与美国的镁光公司展开了洽谈,希望通过部分股权出售,获得足够的资金来继续运营。

就在谈判即将达成协议的关键时刻,镁光公司的一位高层突然遇难,谈判因此戛然而止。

坂本幸雄从此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尔必达的财务危机进一步加剧,最终走向了破产。

2009年,尔必达宣布破产,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大的一宗企业破产案。

复仇之路、挑战欧美垄断

面对媒体的采访时,坂本幸雄低头鞠了一躬,那一句“这是我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几乎道出了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不过他依然认为,半导体产业的未来不仅仅是日本的梦,也有可能是其他国家的希望,尤其是中国。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坂本幸雄开始意识到,中国或许是他重返巅峰的唯一机会。

2019年,72岁的坂本幸雄走进了清华紫光集团的大门,成为其高级副总裁兼日本分公司CEO,负责推动中国在DRAM芯片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发展。

他开始与紫光团队一起,致力于推动中国在DRAM芯片生产方面的技术突破。

在短短几年内,坂本幸雄依靠自己在日本半导体产业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帮助紫光实现了多项技术进展。

他强调,不仅要在技术上追赶,更要在创新和质量上超越,这样才能真正打破三星、海力士和镁光的垄断地位。

经过不懈努力,紫光在DRAM芯片的研发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成功实现了生产工艺的提速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2024年,坂本幸雄离世,享年77岁,在他最后的岁月里,坂本幸雄见证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飞速发展。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阅读:23

冰香阅览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