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19世纪初的伦敦皮卡迪利广场上,巴特曼被赤裸着囚于笼中。
她因为不同于别人的特殊身材,被当成了观赏品,周围的观众肆无忌惮地看着、骂着、摸着。
没过多久巴特曼死了,但她依旧不能解脱,她的遗体在解剖后被制成标本,继续履行着“展品”的义务。
为何巴特曼会被如此残忍的对待,她的事迹又为何被称为“人类文明进步的耻辱”呢?
掉入陷阱的孤女1789年,萨拉·巴特曼出生在非洲最古老的部落之一科伊桑。
这片土地曾经见证过她族人自由自在的生活,却也目睹了殖民者的铁蹄践踏着这片热土。
工业革命的浪潮推动着欧洲殖民者的扩张野心,他们带着先进的武器,裹挟着文明的傲慢,将非洲变成了他们的殖民地。
五岁时,巴特曼的父母在这场不对等的较量中失去生命,而她则成为了一件可以买卖的“商品”。
人生最绚丽的青春年华,本该绽放出最美的色彩,然而命运却给巴特曼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1810年,两个衣冠楚楚的欧洲人德里克和邓洛普出现在她面前,他们用“自由”和“新生活”的承诺,编织出一张精心设计的骗局。
在那个资本主义急速扩张的年代,任何能够创造利润的“奇观”都能成为商机。
而巴特曼独特的身材特征,正好满足了他们对“展览收益”的贪婪想象。
笼中的观赏品欧洲的土地并没有给巴特曼带来承诺的自由,相反,等待她的是比奴隶生活更为残酷的命运。
在伦敦皮卡迪利广场的展台上,她被迫赤身展览,承受着观众的嘲笑和侮辱。
那些自诩文明的贵族们,用最原始的猎奇心态和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将一个活生生的人类降格为供人观赏的“活体标本”。
展览的内容令人不寒而栗,她被要求像动物一样爬行,被迫做出各种不堪的动作,甚至还要忍受观众的触摸。
这种赤裸裸的人性侮辱,不仅摧残着她的身体,更是在一点一点地消磨着她的精神意志。
而那些打着“科学研究”旗号的所谓专家,则用他们的“理论”为这种非人道行为涂上了一层“合理”的外衣。
从伦敦到巴黎,巴特曼的展览生涯持续了数年。
在马戏团里,她被当作“非洲奇观”展示,那些所谓上流社会的观众们,在她的痛苦中寻找着廉价的娱乐。
这种残酷的展览最终导致她因伤口感染而离世,然而,死亡并没有为她带来解脱。
死亡,并不是解脱在马戏团准备处理她遗体的时候,一位自称是科学家的男人出现了——这就是日后在欧洲科学界享有盛名的解剖学家乔治·居维叶。
居维叶早在巴特曼生前就对她产生了“研究兴趣”,在当时的欧洲学术界,一种将人种分类并论证其优劣的伪科学理论正盛行。
作为这一理论的狂热追随者,居维叶看中了巴特曼的遗体作为研究样本的“价值”。
他以一笔金钱从马戏团手中获得了巴特曼的遗体,随后便开始了他那令人不寒而栗的“科学研究”。
在巴黎医学院的解剖室里,居维叶对巴特曼的遗体进行了极其细致的解剖。
他详细记录着每一个身体特征,测量着各个部位的尺寸,甚至将她的大脑、生殖器官等重要器官取出,装在福尔马林溶液中保存。
这种做法在今天看来令人震惊,但在当时的欧洲科学界却被视为“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
更令人愤慨的是,居维叶基于这些研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
在这些论文中,他试图“证明”非洲人种与欧洲人种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甚至暗示非洲人是介于人类与类人猿之间的“过渡物种”。
这些带有强烈种族歧视色彩的“研究成果”,为当时盛行的种族主义提供了所谓的“科学依据”。
随后,巴特曼的遗体被制作成了解剖标本,她的骨架被重新组装,软组织被制成蜡像,以她生前被迫展示的姿态陈列。
这些“标本”被送往巴黎人类博物馆,开始了长达150多年的展览生涯。
在这座号称展示人类文明进程的博物馆里,巴特曼的遗骸与其他“人种标本”一起,成为了欧洲人炫耀其“文明优越性”的实物证据。
令人讽刺的是,这座博物馆成为了当时欧洲上流社会的一个“文化景点”。
那些衣着考究的绅士淑女们,带着“探索人类学”的名义,却在展览厅里延续着对巴特曼生前就已开始的凝视与评判。
她的遗骸成为了一个永久的展品,供人们以“科学研究”的名义继续着他们的猎奇与偏见。
有尊严的回归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反殖民浪潮的兴起和民权运动的发展,巴特曼的故事才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
南非学者曼赛尔·优博哈姆率先发起了归还遗骸的倡议,这一呼声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
然而,法国方面最初并不愿意承认这段历史的错误,拒绝归还遗骸的态度十分坚决。
1994年,当纳尔逊·曼德拉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后,这个问题终于有了转机。
在持续的外交努力和国际社会的压力下,法国政府最终在2002年同意归还巴特曼的遗骸。
8月8日,在她的故乡——南非盖蒙图谷,数千名群众参加了她的葬礼。
这一天恰逢妇女节,象征着对一个世纪前那场悲剧的某种救赎。
人性的复杂巴特曼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悲剧,更是整个时代的缩影。
它折射出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资本主义交织作用下对人性的摧残。
在当时的欧洲,“人类动物园”既是一种娱乐方式,也是一种权力展示,更是种族歧视理论的“实验场”。
这种对人性的亵渎,在今天看来令人不寒而栗,但在当时却被视为理所当然。
她的遗骸归还之路,也见证了人类社会在经历漫长的历史之后,开始正视并试图修正这些历史伤痛的努力。
从被当作展品的“非洲维纳斯”,到终获安息的“人”,巴特曼的命运变迁映射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时至今日,巴特曼的故事依然在提醒我们,文明与野蛮往往就在一线之间,傲慢与偏见可能随时吞噬人性的光辉。
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需要思考的不仅是如何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更要反思——
在当今社会,是否还存在着某些形式的“人性展览”?我们是否真的已经完全摆脱了那个时代的阴影?
巴特曼最终得以归葬故土,这既是一个个体尊严的回归,也是一个民族历史的见证。
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每个个体的尊严都不容侵犯,而这种尊重和维护,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和持续警醒。
结语在南非的土地上,巴特曼终于找到了她魂牵梦绕的自由。
然而,这份来之不易的自由,是用无数人的泪水和鲜血换来的。
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时,更应该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平等,继续为消除一切形式的歧视和压迫而努力。
参考资料:
【1】中华热点新闻网2023-12-24《200年前一个巨臀女孩的悲惨命运,生前当怪物展览,死后都不得安息》
【2】百度百科-萨尔特杰-巴尔特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