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虽然大部分国家都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但其中也有一些国家不但在经济上与其他欧洲国家有着很大差距,就连当初的发展模式也有着很大不同。
其中有一个叫做阿尔巴尼亚的国家,不仅地理位置优越且坐拥丰富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国家却始终发展乏力,甚至成了“乞讨专业户”。
苏联和中国更是给阿尔巴尼亚喂了几十年的饭,结果反而是烂泥扶不上墙,一直穷到现在。
在阿尔巴尼亚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靠苏联起家的国家说到阿尔巴尼亚的地理位置,那绝对可以用“咽喉要道”来形容。
这个国家位于欧洲东部的巴尔干半岛西边,领土自北向南与黑山、北马其顿、希腊为邻,而西边紧邻亚得里亚海,对面就是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强国意大利。
如此良好的地理位置,使得阿尔巴尼亚很早就成为了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枢纽,而且这个国家的国土西边靠海,比起巴尔干半岛其他一些内陆国家自然条件不要太好,按理说应该是欧洲海上贸易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可事实恰恰相反。
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实力在整个欧洲的排名非常靠后,仅仅比第一、第二位的摩尔多瓦和乌克兰强上一丢丢。
根据最新统计显示,阿尔巴尼亚的人均GDP还不到4万人民币,这看起来并不算低,但要放到整个欧洲来比,那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这就有点像那些住在大城市里贫民窟的人们,表面上看整个城市无比繁荣,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大街上有很多乞丐、无业游民穿着破烂的衣裳艰难的在城市里生存。
前面也说到了,阿尔巴尼亚无论是在地理位置上,还是掌握的自然资源都是无可挑剔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阿尔巴尼亚如此落后?这就要说到阿尔巴尼亚政府的各种骚操作了。
在阿尔巴尼亚独立建国之初,国家积贫积弱、百废待兴。为了让国家发展起来,党与邻居南斯拉夫“眉来眼去”,双方在经济等多个领域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对于实力比自己强大很多的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在最初是甘做小弟、一心一意跟着老大混,因此从南斯拉夫手里获得了很多支援,双方在那段时间相处的非常愉快。
靠着南斯拉夫的支持和援助,阿尔巴尼亚逐渐从弱小变的强大,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
按理说,南斯拉夫帮了这么大忙,作为小弟的阿尔巴尼亚应该感恩戴德,可结果却是这个小弟在苏联这个巨无霸来“挖墙脚”时,竟然头也不回地就钻进了苏联老大哥的怀抱。
阿尔巴尼亚之所以这么做,无非就是见风使舵。当时的苏联和南斯拉夫之间出现了严重的矛盾,苏联为了扳倒南斯拉夫、削弱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影响力,不惜用极为诱惑的条件在南斯拉夫背后搞小动作。
阿尔巴尼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抛弃了昔日的大哥,头也不回地成为了苏联的小弟。
不仅如此,阿尔巴尼亚对苏联这个新老大可谓是唯命是从,让它向东绝不向西。看到阿尔巴尼亚如此老实、听话,苏联政府自然是喜笑颜开,同时也毫不吝啬对于这个东欧小国的援助,不仅是在经济上,军事上更是专家、物资、弹药要什么给什么。
苏联对于阿尔巴尼亚的援助一干就是15年,这期间可谓是各种物资源源不断,但是在斯大林去世后,继任者赫鲁晓夫上台后推翻了之前斯大林的一切,其中就包括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
二、背刺中国没有了苏联这棵大树,阿尔巴尼亚政府着实慌了手脚,然而这种情况仅仅维持了很短的时间,阿尔巴尼亚人就再次找到了可以依赖的对象,给予了他们巨大援助的国家就是咱们中国。
由于我国与苏联在六十年代发生了不少矛盾,导致双方的关系一度降到了冰点,这使得我国急需在国际社会上寻找到能够给予我们支持的国家。
同为社会主义阵营,阿尔巴尼亚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与中国搭上了联系,向中方提出用物资援助换取他们在国际上的支持。
为了获得对方的支持,中国在当时国内形势异常艰难的情况下省吃俭用、几乎动用了全国之力向阿尔巴尼亚输送了粮食、军事装备等等物资,还有高达上亿美元的资金。
中国从六十年代初开始支援阿尔巴尼亚,一干就是20年,比苏联还要持久。这些物资、金钱都是当时中国勒紧了裤腰带硬挤出来的,可是到了阿尔巴尼亚之后根本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反而让这个国家越来越穷。
那这些钱和物资都到哪去了呢?
说出来您可能不会相信,这些钱阿尔巴尼亚政府基本都没用去发展经济,竟然都被几任当权者拿去作为政治宣传工具、或是用在了加强自己的统治。
二十年里,阿尔巴尼亚从中国拿到了极为可观的资金、物资援助,这非但没有让他们对我们千恩万谢、反而让他们养成了理所应当的想法。
时间一长,咱们中国也发现了不对劲,给了对方这么多的支援,根本没有让他们发展起来,反而都进了那些贪腐者们的口袋。而当中国停止对其援助后,对方竟然倒打一耙,到处说我们的坏话。
如今的阿尔巴尼亚依然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国内几乎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名片。不仅工业基础薄弱、能够依赖的经济增长点也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在整个欧洲,阿尔巴尼亚人的口碑和整体素质也堪忧,始终给人一种落后、野蛮的感觉。先后被苏联、中国扶持了三十多年,至今还一贫如洗,阿尔巴尼亚真的比当年的阿斗还要让人无语。
参考来源:
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_王洪起
深夜大突围——前苏联与阿尔巴尼亚决裂内幕_罗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