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很多古装剧中都能看到那些读书人,寒窗苦读十年只求能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成为当朝的金科状元,再不济目标也得是榜眼、探花。
很少能够看到说自己就是花费了那么多年的时间,就是为了考个秀才的。
电视剧上,基本一提起秀才都是穷酸的代名词,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历史上秀才在古代的地位可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如果拿它和今天的本科、研究生等学历相比,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一、秀才是如何诞生的在古代,想要做官绝非易事。在隋唐之前,中国从秦朝、两汉到魏晋南北朝,历朝历代能够做官的基本上都被士族门阀所掌控,寒门子弟和底层老百姓根本没有做官的权利。
到了隋文帝杨坚在位时,这位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帝创立了影响后世上千年的科举制度、终结了存在了几百年的“九品中正制”,给士族门阀集团予以重创,使得寒门子弟得以通过考试走上仕途,中国封建社会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种相对公平的考试制度就此一直延续了上千年,为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选拔了大量国之栋梁、也让无数寒门子弟能够通过考试改变自己、甚至家族的命运。
毫不夸张的说,科举制度的创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方面,统治阶级能够通过考试选拔出具有真才实干的人才来帮助自己治理国家,另一方面,让读书、做官成为了底层人民改变命运的机会。
但想要达成这一梦想绝非易事,因为科举制度经过上百年的不断完善后,到了明清时期已经有了一套非常严格的流程,考生要像今天玩游戏打怪升级一样,必须通过四重考试,胜利者才能最终踏入仕途。
这四次考试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难度依次递增,童试最简单、殿试最难。参加童试的考生统称为“童生”,可千万别认为“童生”都是小孩子,实际上很多六、七十岁的老头也可以叫做“童生”,它只是一种身份。
很多人都以为童试一般只会考一场,但事实上有的朝代规定会考三场,分别是县试、府试、院试,只有那些连过三关的考生才有资格进入到下一轮,也就是乡试。
能够连过三关的就不再是普通读书人了,这个时候也不会再被外界叫做“童生”,而是可以被称作“秀才”了。
要知道,虽然童试只是古代科举考试的第一关,但其难度绝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样简单。每次童试各地都会有大量考生参加,有时候人数多达十几万,但最后的录取率仅仅只有几十人,这比例可要比我们现在的高考难得多的多。
是不是已经觉得很难了?这还只是踏入仕途之路的第一步,很多人寒窗苦读几十年,最后连童试都考不过、秀才这个称号都拿不到的大有人在。
那么秀才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呢?答案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二、秀才的含金量在很多古装影视剧或是历史小说中,一提到秀才都是给人一种穷酸、迂腐的形象诸如像吕秀才、孔乙己这样的人物,但您可千万别再被骗了。
先来说说秀才在待遇上秀才的与众不同之处。
如果一个人穿越回了古代、并且有了秀才的身份,那么在见到县令这类级别的官员时是可以不跪的,这已经是很大的特权了。
另外,有了秀才的身份就能减免赋税、甚至在有些朝代秀才还能领朝廷的俸禄、被朝廷养着,这可比一般老百姓强太多了。
如果想要更进一步,那么秀才还可以继续参加乡试、会试、乃至最高一级的殿试,即使是之后屡考不中也没关系,因为只要有了“秀才”这个国家承认的头衔,那么在当地也会备受尊重。
而在有的朝代,朝廷对于秀才的宽容程度不少一般的高,甚至规定拥有“秀才”头衔的读书人只要不是涉及到谋反这样的重罪,一般情况是可以免死的,有的甚至也就是打几下板子以示惩戒。
这么一看,影视剧、小说中描述的那些穷酸秀才的形象是不是一下子就高大了起来?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他们不但不是大家固有印象中那种落魄的形象,吃不上饭、娶不到媳妇,恰恰相反,很多秀才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坦。
在我们很多人的认知中,以为在古代历朝历代秀才只是最低一级的读书人,想要做官必须要一路前行,通过乡试、会试、殿试才能如愿以偿。
这种情况在有些朝代的某些时期是可以发生变化的,比如砸在一些朝代建国之初,因为战争原因使得民生凋敝、人才匮乏,朝廷为了尽快稳定人心、发掘人才,就会从一些具有“秀才”头衔的读书人中破格提拔治国之人才。
这些秀才们虽然在学识、见识等等领域无法和那些一等一的学霸们相比,但让他们在地方上做个县令、通判之类的官还是绰绰有余。有的秀才还因为在任上政绩出色、日后得以晋升为地方、乃至朝廷大员的大有人在。
这么一看,秀才的含金量那是相当的高,可以被朝廷拿来直接用,而且有的干的还相当出色,这可比当今的大学生吃香多了。
看到这里,你还会觉得秀才就是“穷酸”两个字吗?今后可别再受影视剧和小说的误导、调侃吕秀才和孔乙己他们是“穷秀才”了。千万不要再看不起秀才、他们可比我们想象的要厉害的多。
如果硬要用今天的学历作比较,秀才至少可以和今天的985、211名牌大学相比,不同的是,现在的大学生满大街都是、一抓一大把,很多都要为自己的前途担忧,然而秀才在古代也算得上是稀缺人才、其地位和待遇是很多大学生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