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周扒皮”的曾外孙孟令骞在网上发表《半夜鸡不叫》的文章,矛头直指作家高玉宝,为自己的太姥爷公开抱不平。
“我的太姥爷周春富虽然是地主,但他根本不是南霸天那样的恶霸,他是靠自己的努力发家致富的,更不是罪恶滔天的恶棍。”
说到高玉宝,或许人们并不熟悉。
但他的作品《高玉宝》第九章“半夜鸡叫”却广为人知。在这篇文章中,周扒皮的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大陆老幼皆知的旧社会剥削者周扒皮,其原型就是孟令骞的太姥爷周春富。
《半夜鸡不叫》的发表在网上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一些网友指责作家高玉宝的文学素质不足,给周春富的后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批评,他们认为高玉宝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而另一些网友则认为,高玉宝笔下的周扒皮形象是当时社会地主的真实写照,文学本身就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和升华。
那么,半夜的鸡到底叫不叫?这背后到底是怎样一回事呢?孟令骞说的到底是不是真实的呢?
无知勤学心不倦,笔下生辉耀文坛高玉宝自幼家境贫寒,在他8岁起便在大地主周春富家担任长工,每天仅靠地主分给他的一碗米粥维持生计。
地主家的孩子不仅享受着丰盛的食物和华丽的服饰,更拥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然而像高玉宝这样的贫苦家庭却只能依赖地主的施舍过活。
这种鲜明的对比让高玉宝对地主阶层产生了深深的痛恨和厌恶。
由于他从未接受过教育,自然成为那个时代的文盲。然而,他对知识的渴望并未因此消减,反而愈发炽烈。
高玉宝每次把牛赶回牛棚的时候,他都会前往附近的学堂窗外偷听,却无法理解老师在讲什么,只是对坐在课堂里学习的孩子们感到羡慕。
随着时间的推移,粥的份量逐渐减少,每次只能勉强维持温饱。
高玉宝心中对地主剥削的不满和怨恨愈发强烈。
他迫切的想要摆脱现在的生活,却又无能为力。
直到1947年,20岁的高玉宝参军入伍,从此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
在部队中,他担任通讯员,负责传递情报。然而,由于他不识字,这对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在平津战役期间,他因为不认识壹、贰、叁这三个字,误将三份重要情报送错地方,导致严重的后果。
这一事情被参谋长发现后,高玉宝遭到严厉批评。
参谋长痛心疾首地说道:“毛主席说得对,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
这句话犹如一把利刃,深深地刺痛了高玉宝的心。
从此以后,高玉宝下定决心要扫盲识字。
他利用行军打仗的间隙,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识字的学习中。他寻找会写字的人,请他们将字刻在瓦片上,然后自己对着瓦片反复刻画。
他的入党申请书就是自己一笔一笔“画”出来的。
(高玉宝的入党申请书)
尽管在战士中也有一部分人识字,但他们的识字量并不高,因此当高玉宝遇到比较生僻的字时,军营中几乎无人能写出这种字,这令高玉宝极为头疼。
随后,他将目光投向了副司令员胡奇才。
他抓住时机向胡副司令请教:“黎明的‘黎’和厉害的‘厉’怎么写?”
胡副司令员对高玉宝虚心求学的态度很是欣赏,于是在空闲时间总是帮助他识字。他还曾询问高玉宝:
“你学这些字想做什么?”
高玉宝有些羞涩地抓了抓后脑勺,然后回答说:“我想摘掉文盲的帽子。”
在领导和战友们的帮助下,高玉宝的能力不断提升,随后他便开始撰写故事。
这个时候他本是想要锻炼自己的识字能力,并没有想过要取得多大的成就。
可是,令其没有想到的是,他创作出来的小说,共情性实在太强了,一写出来就吸引很多目光。
可能很多人不明白,他明明并不认识那么多字,而且也没学过相关的文学创作理论,为何还能创作出小说呢?
这是因为他小时候放牛时,经常能在地里听到长工们讲一些有趣的故事。耳濡目染之后,他便也能自己讲故事。
就这样,写写画画、磕磕绊绊,在炮火连天中,长达25万字的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初稿完成了。
完成之后,他将小说原稿送到了部队的文艺科,文艺科的领导看完之后,大为震惊,便有些疑惑地问道:
“高玉宝同志,这篇小说当真是你所写?”
“当真是我所写,这都是根据我的亲身经历写的,由于我第一次写小说,对写作的方式还不太了解,便选择了最简单的自传体形式。”
领导听后,对他的天赋和才华感叹不已。还亲自为他修改其中的错误,帮助他完成了一部更为完善的作品。
后来,《高玉宝》这篇小说被《解放军文艺》杂志转载。
甚至连毛主席都对这篇小说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赏。
特别是小说的第九章——《半夜鸡叫》,一经发表,便受到了各大报纸的热烈追捧和刊登。
从一个文盲到一个文化人,从放牛娃到军旅作家,高玉宝走出了一条常人难以想象的路。
高玉宝就这样火了!
周家后人谱新篇,史海钩沉寻真相可是,高玉宝火了,他笔下的人物也火了!
《半夜鸡叫》中有个非常典型的角色,叫周扒皮。
因为周扒皮的形象太过典型,甚至这个词像“黄世仁”一样,成为一类人的代表性称呼。
而高玉宝的作品大都是自传性质,都是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写的,书中人物也大都是现实中的真名真姓。
所以,大家自然而然就会去扒原型。
小说中周扒皮的原型就是当地的富农周春富。
在土改斗争狂潮中,周春富的土地被平均分配给没有耕地的农民,商铺则被收归公有,周春富本人也在土改运动中被枪毙。
周春富死后,周家后人也遭受了无数的谩骂的唾弃。
而周春富有个曾外孙叫孟令骞,他用了5年的时间写出了一本《半夜鸡不叫》的小说为自己的太姥爷正名。
然而,为何时隔多年,孟令骞才想起为自己的太姥爷正名呢?难道他是为了炒作?
答案并非如此,这是因为《半夜鸡叫》的文章还一直在影响着周家后人。
(孟令骞)
当孟令骞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一次与村里的孩子们争辩,那些孩子突然指向他大叫:
“周扒皮,你们全家都是周扒皮!”
孟令骞惊慌失措地跑回家,向母亲求证:“他们为什么说我们家是周扒皮?”
母亲最初是愕然,然后重重地打了他一记耳光,告诫他不要相信外面的谣言。
从那以后,孟令骞变得敏感而自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家族的地位。
当他拿到新发的四年级语文课本时,他惊恐地发现了一篇令他深恶痛绝的文章《半夜鸡叫》。
上课前,他感到一股莫名的恐惧笼罩心头,祈祷自己能够生病或者老师能够有事请假。
然而,事与愿违,老师第一个点名让他朗读课文。
孟令骞回忆道,他颤巍巍地站起身,眼含泪水念完了那篇课文。
同学们却显得异常兴奋,因为他们亲眼见证并证实了一个传言。
从那时起,孟令骞下定决心要考证这本书的真伪。
他不想让自己的太姥爷蒙受不白之冤,也不想让周家的后人继续受到《半夜鸡叫》的影响。
经过他不断地努力,终于证实了自己的太姥爷并不是一位十恶不赦的剥削者。
相反,他凭着自己的本事给周家积累了不少的财富,是一个本分人。
在《半夜鸡不叫》这篇调查报告中,孟令骞围绕两个核心问题:
“半夜的鸡到底叫不叫”、“周春富到底是何许人也”展开叙述。
他查阅大量的资料,并走访了相关人士和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证实了半夜的鸡不叫。
而且曾在周家做过长工的孔兆明曾被要求上台“忆苦思甜”,揭露“周扒皮”的“剥削故事”。
但孔兆明讲着讲着却走了嘴:
“我们当时在周家吃的是啥?吃的都是饼子、苞米粥,还有豆腐,比现在吃的好多了……
当时在周家一年能挣8石粮,可养活全家。”
其实不光当时在周家做过长工的人这样说,还有很多历史学家都对这篇文章提出质疑。
高玉宝曾在采访中解释:
“我刚开始写这本小说的时候,还只认识百十来个字,也没有学过文学创作理论,所以用的都是真名真姓。
这是我最后悔的一个地方,当然其中肯定免不了艺术上的合理想象。”
而且高玉宝也表示:“周扒皮是旧中国地主的集中概括,并不指向周春富个人。”
结语可是对于这件事,到底谁对谁错呢?
其实从文学角度来看,高玉宝作为一位作家,拥有对作品进行合理想象的权利。
他可以不必完全依据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或事件进行创作。
相反,他可以通过夸张、讽刺等手法来突出人物的特点和故事的主题,也可以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来吸引读者的关注。
从历史角度来看,这涉及到一个家族的特殊家族史,周家后人有责
任去追寻和保护自己的家族历史,他们更具有对自己家族故事的讲述和诠释的权利。
然而,对于这件事的评判并非简单的是非对错。
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会有不同的解读。
无论是从文学还是历史角度来看,高玉宝和周家后人都拥有自己的立场和权利。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说高玉宝有他的立场和权利,他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且他选择的创作手法也符合文学创作的原则。
同时,周家后人也有他们的立场和权利,他们关注和追寻家族历史也是理所当然的。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件事没有谁对谁错。
在文学创作和历史追寻中,我们需要尊重不同的观点和立场,同时也需要保持对事实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历史和文化传承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END-
【文|樛南】
【编辑|长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