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的采花大盗,1998年马鞍山“9·19”系列强奸杀人案侦破始末

路之意 2024-05-31 06:24:57

马鞍山,一座风景秀丽的江南小城。1998年9月19日那个星期六开始,小城的宁静被一个突然出现的采花大盗彻底搅碎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先后有十多名单身女青年夜晚回家时在自家的楼道里遭受了突如其来的侵害和摧残。

一时间,小城人心惶惶。在人们的描述中,这个采花大盗变成了一个来去无踪、飞檐走壁的性变态杀人狂,且专挑穿红衣、披长发的女孩子下手。于是,理发店忙碌起来,年轻姑娘纷纷绞去心爱的秀发;服装店的红色衣服滞销了,爱红装的女孩子纷纷把红衣服压进了箱底。一段时间内,年轻姑娘不敢单独上下班,女学生去学校均要家人陪伴接送,女司机一到晚上就不愿出车……

采花大盗作案毫无规律可循,警方先后排查了10000多户人家,近8000名适龄人口。就像一把篦梳,来来回回篦了几遍,差不多每根头发都梳理过了。

一次次调整侦破方案,一次次扩大排查人口,让马鞍山40万人寝食不安的采花大盗终于落入了公安民警的视线。

2000年8月7日,当公安民警在城区一家游戏机房将采花大盗押上警车之时,无论是目睹者还是耳闻者,全都惊呆了:怎么会是他呢?

他,体形修长,面容清秀,刚满十七周岁。也就是说,他第一次作案时才十五岁。

他,应届高中毕业,一个月前刚参加完高考,总分480分,名列全班第二。

他,有着良好的家教,平时从没显露过恶劣的品行。法学词典上诸如家庭不和、溺爱过度、性格孤僻、心理变态、坏人引诱之类的犯罪诱因,在他身上都找不到楔合点。

偏偏是他——这个名叫“晁豪”的少年,以胆大妄为的疯狂和令人发指的罪行,书写了一个犯罪学上的全新案例……

晁豪出身于安徽淮南市一个普通职工的家庭,自小“聪明伶俐”、“懂事听话”。

父母对儿子的学习抓得紧,他们甚至为他制订了严格的作息时间表,早晨几点起床,晚上几点回家、几点休息,都安排得死死的。

每天,晁豪按时到校,按时回家,关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做作业常常到深夜。爷爷奶奶对孙子的照料尽心尽力,孙子爱吃什么菜,他们总是很少动筷子。只要孙子需要,他们愿意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

1998年年底的那几个月,采花大盗疯狂作案成为马鞍山市家家户户饭桌上的话题,老人自然也说起这个恶魔:

“这家伙!抓住他,千刀万剐。”爷爷一脸的憎恶。

“作孽哟,作孽!”奶奶摇头感叹,“也不知是什么人,就不怕老天爷报应!”

十五岁的少年一声不吭,只大口大口地扒饭、咽菜。晚饭后,他跟爷爷奶奶打声招呼去学校上夜自习。

第二天上午,与此不远的中岗村再次传出令人愤怒的消息:昨晚九时,一个正读初三的少女被恶魔剥光了衣服,打昏在自家楼道的平台上……

新千年的夏季。晁豪顺利地闯过高考大关。就在一家人翘首等待盼望了十多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折腾了马鞍山人近两年的采花大盗落入了法网。

得知这个被他们诅咒了千遍万遍的恶魔竟然是自己的孙子时,两位老人目瞪口呆了。无论如何,他们也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半晌,双鬓染霜的老奶奶哀叫一声,抢天捶地哭喊起来:“不,不可能!我的豪豪……不可能!你们别冤枉了我的孙子……”

当公安人员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去找晁豪的班主任老师了解有关情况时,竟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

“什么什么?那个……采花大盗出在我们班?”班主任老师一脸惶惑,“晁豪?他,他可是个跟女同学说话都害羞的学生呀!”

谁能够想象,如此疯狂犯罪、屡屡作案的采花大盗,竟会是一个受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花季少年呢?

晁豪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全班前茅。班主任老师在他的评语中写道:“该生能较好地遵守校规校纪,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学习认真,进步较大,成绩较好,能够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在学校,晁豪属于那种讨老师喜欢、受同学拥戴的好学生。他言语不多,但比别的孩子早熟,自律自制的能力也强;他学得轻松,让别的同学绞尽脑汁的数理化习题,他总能在别人之前完成解答;他关心时事,爱踢球,喜欢玩电子游戏机;他的性格不孤僻,也不张狂,和男同学们总是相处得很好,而且,还挺讲义气。晁豪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自然而然,同学们都愿意跟他交往。而他家遭不幸,父亲患了癌症,学习成绩却能不受影响,老师们自然也对这个学生高看一筹。

如果认定采花大盗就出在这个班,也该是那几个成天吊儿郎当、见着女同学就嬉皮笑脸的“小油条”;晁豪,却是个从不跟女孩子交往、甚至也很少说下流话的老实男生呀!

然而,没有人注意到,已步入青春发育期的晁豪,斜睨女孩子的目光中,多了几点躁动的火星;收看言情电视剧的神情中,也多了几分干渴的向往。

案发后仔细回想跟晁豪朝夕相处的日子,一些枝枝蔓蔓的可疑迹象,渐渐浮现在同学们的脑海——

一次放晚学,同学们相约着去踢足球。走至半路,晁豪钻进了厕所,好一阵也不见出来。一个同学进去找他,却见他呆立在墙角,一脸痴迷地侧耳谛听着隔壁女厕所的动静。同学喊他一声,他这才如梦初醒,支支吾吾地解释几句,转身跑向了球场……

天气渐渐转暖,女同学们你追我赶似的穿上了短衫、T恤。身材高大而被安排在教室后排的晁豪突然变得活跃起来,森森的目光从这个女孩的前胸移到那个女孩的后背。课后,当几个男同学诡秘地谈起哪些个女同学武装民兵般戴上了胸罩时,一旁的晁豪忽然冒出一个成语:“小题大做”。一下子,男生们哄然而笑,这个成语用得真是太精当了,非深思熟虑所能说得出来……

“采花大盗”、“摧花恶魔”,竟然就坐在自己的身边,初涉世事的同学们能不胆颤心惊?!

恶魔肆无忌惮地作案。

按一般规律,如此猖獗疯狂作案且不计后果的恶魔,要么是个对社会极端仇视的犯罪老手,要么就是个心理变态狂。凡与此相类似的凶杀案,作案者不停地攻击某种具有相同特征的受害人群时,似乎都存在着心理或精神上的问题。

正是这一判断,使得侦破的过程变得曲折而艰难。

最初的几次袭击案发生后,公安人员曾怀疑犯罪者或许只是个处于青春期的冲动和好奇中的未成年人。因为,被袭击者并未受到侵犯。

接下来的几次案发却改变了侦破方向:作案者不仅侵犯了被害人,作案过程也显得从容。直至发生杀人案,警方综合现场的勘察分析,联系这一系列案件的变化发展,侦破指向得以重新调整:作案者应该是一个对女性的生理结构比较陌生而非常好奇、有着强烈触摸愿望的人;他不同于一般的强奸犯,纯是为了发泄而强奸;他也不像是个患有心理变态或性虐待倾向的人,犯罪现场看不出太多的残忍的迹象。

正是把案犯的预想年龄调低后,又通过足够的证据和DNA检测,才使得晁豪落入了法网。

审讯后,晁豪的供词也证实了警方的分析,他的犯罪初衷确实并非杀人,最初,他只是想看看女性的生理结构,并有着强烈的触摸愿望。

家教甚严的家庭,使晁豪自小很少有机会跟女孩子在一起玩耍、做游戏,女孩子的生理特征,女孩子的形体变化,对他来说都是无法解开的谜。

读了高中,早早发育的晁豪常常感到一种莫名的焦躁。女同学的一笑一颦,女同学的一举一动,总能在他那颗封闭的内心荡起一串串涟漪。日积月累,好奇变成了一种欲望,而且是那样的难以抑制。于是,和许多发育期的男孩子一样,他开始幻想。朦胧的渴求,驱使他千方百计地通过各种途径去认识,去了解。

十四岁的他,开始偷偷摸摸地从书摊上借来一些有关色情、暴力的书刊,专拣其中描绘男女之间行为的章节一遍遍地阅读,一次次地揣摩。画饼自然难以充饥,这些片言只语的描述,在他心里激起的,却是更强烈的冲动。

1998年9月19日晚,早早做完作业的晁豪百无聊赖,借口去学校上晚自习,独自溜出了家门。街头,一个身穿短衣裙的少女吸引了他的目光。那一步一摆的腰肢,那修长秀美的长腿,吸引着他不由自主地跟踪过去。好几次,他想上前搭讪,却始终鼓不起自己的勇气……他神魂颠倒,一直尾随少女走入一幢居民楼里。他渴望这名少女能和他说上几句话,甚至像书里描述的那样招呼他进屋。然而,那个少女却浑然不觉,走进四楼的家门便“砰”地关上了防盗门。晁豪浑浑噩噩地呆立一阵,只好快怏地下楼了。

走至二楼与三楼的拐角处,一名21岁的女青年下班回家。擦肩而过的那一瞬间,理智的堤坝一下子崩坍,晁豪冲上去,掏出口袋里一根白色编织带,勒住了女青年的脖子。女青年大惊失措,仅发出几声微弱的呼救,便瘫倒在地上。晁豪心跳如鼓,颤抖的双手扯去女青年的上衣,在她的胸口胡摸乱捏了几下,便跳下楼去,消失在暗夜之中。

当夜,晁豪彻夜无眠,一会儿感到害怕,害怕公安民警会找到他头上;一会儿又感到后悔,匆促之间,他根本没顾上仔细看看姑娘胸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接连一个来月,他心神不安,然而,事后他并未遇上任何麻烦。于是,少年恶魔胆壮了:说不定,那女的根本就没报案;只要不被抓住,不会有事的,再干一次……

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也就有了第十次、第十一次……

几次作案得逞,他的胆子越来越大;看了几盘录像之后,他开始懂得了男女之间的事,于是开始强暴被害人。

前几次作案,有的女孩子一遭惊吓便昏了过去,有的女孩子虽未吓昏却放弃了反抗,晁豪触摸一番后也就很快逃离了现场,因而并未遇到多大麻烦;当他开始侵犯被害人时,为防止被害人认出自己,于是就用包装带或是皮带紧紧勒住被害人的脖子,结果造成了被害者的窒息死亡。

一边不停地犯罪作案,一边还在刻苦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在杀害两名花季少女之后,居然还顺利地参加高考,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就让人们费解且称奇了。

其实,晁豪的犯罪只是一种胆大妄为、不计后果。他选择在晚上8点至9点30分这一段时间内作案,只是为了能在父母规定的时间内回家,免受父母的盘问和责备。8月7日,警方去游戏机房逮捕他时,晁豪竟要求警察等一会儿,让他把那局游戏打完。也许无知,也就无畏。

人们注意到,晁豪近两年的疯狂作案中,有几段空白期,有的长达数月。是慑于公安人员的强大侦破攻势,还是害怕事发而有所收敛?回答竟然都不是,而是课程紧了,作业多了,他顾不上。

“那你就不感到害怕吗?”

“害怕,开始是有点害怕。后来……没人知道是我,我胆子就大了。可我没想到她们……会被勒死,我真不是有意要把她们勒死的呀!”

罪犯对两次无意勒死人耿耿于怀。在他的意识中,只要没把人弄死,就没什么大不了的罪。

他在泥淖里越陷越深。对性的回避,是一种教育的不作为?坐在审讯室里的他,脸上带着学生特有的稚真忧郁的表情。那双戴着锃亮手铐的双手,也显得白皙、修长。如果不是走上犯罪道路,现在的他,本该是在大学的校园里,等待着他的,也将是鲜花锦簇的道路。如果不是案发被捕入狱,现在的他,仍有可能在大学校园,在新的城市、地点,犯下一连串新的罪行。

案件是告破了。马鞍山也恢复了平静。

但,这一案件留给我们的思索却太多了!面对青少年的早熟和日益泛滥的黄色侵蚀,我们应该正确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看待性、理解性,从而彻底摒弃那种“男女之大防”的陈腐观念,这是素质教育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7 阅读:4880

路之意

简介: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展现哲思意韵、透析生活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