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尽艰辛获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一、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疑问: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可它为什么不像“马克思主义”一样,被称为“毛泽东主义”,而是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呢?
我们都知道,“主义”和“思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社会科学和哲学领域中有着明确的界定和用途。
“主义”通常指的是一个群体或个人所持的关于社会、政治、文化或其他方面的信仰或理念。它是人们共同认可的理想观点和主张,代表了某种特定的目标或利益,可以被视为实现不同目标的不同方法,它强调的是集体认同和广泛接受的原则。
相比之下,思想 更侧重于个体的理性思考和推理结果,它是人们对某个主题的思考方式和观点。思想可能是哲学、政治、文化、科学等领域中的思考方式和理念,它通常比主义更加深入和具体。主义强调的是群体的共识和广泛的应用,而思想则更多地关联着个体的智慧和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两者虽然都是理解和塑造人类社会的重要力量,但在侧重点和范畴上有所差异,总体来说,“主义”是在范畴上,是要盖过“思想”的。
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在“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提出来之前,就有人提过“毛泽东主义”这个说法了。只不过当时提出这个说法的人,是用“毛泽东主义”来攻击毛主席的军事思想和路线的。
二、
第一个提出“毛泽东主义”的人是李维汉,时间是在1927年举行的长江局一次会议上。李维汉在这次会议中指出:“湘省现完全屈服于毛泽东主义之下,须加以纠正。”这是目前所见中央文献中关于“毛泽东主义”的最早记载。
李维汉之所以提到“毛泽东主义”,是因为当时的湖南省委,正在计划在湘南地区举行 “秋收暴动”。李维汉认为这次暴动是军事冒险,并指出当时湖南省委已经被毛泽东“枪杆子里头出政权”的思想所影响,“屈服于毛泽东主义”,犯了严重的机会主义错误。
虽然毛泽东在湖南的暴动计划,得到了湖南省委夏明瀚、彭公达和易礼容等人的支持,但在那次长江局会议之后,罗亦农、王一飞等人还是在长沙召开了湖南省委扩大会议,由罗亦农代表长江局作了《目前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的报告,批评湖南存在“毛泽东主义”。
罗亦农对“毛泽东主义”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军事冒险的错误。他把湖南暴动的失败原因认定为毛泽东和“枪杆子里出政权”,批评省委“只注意军事工作,关于农民的情绪与组成的情形几从未说起。”总之,湖南省委在农民中没有政治宣传,也没有组织农民参加,只想用两团兵力夺取长沙,毫无群众工作可言,结果农民暴动变成单纯的军事暴动,是毛泽东的暴动策略影响所致,也是湖南暴动失败的原因。
二是暴动组织方面的错误。在湖南暴动过程中,省委下设以毛泽东任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和行动委员会,与省委共同领导秋收暴动,这就导致湖南省委成了“毫无作用的省委”。在他看来,湖南省委领导暴动的错误,主要是作为“首领”的毛泽东的错误,湖南暴动失败主要是毛泽东影响下的湖南省委指导错误所致。
三是罗亦农认为毛泽东“虽主张军队,但不懂军队”,鉴于湖南省委领导秋收暴动的错误,必须改组省委,建议撤销毛泽东以及罗章龙、易礼容和彭公达等人的省委委员资格。
总的说来,在李维汉批评“毛泽东主义”之后,长江局用“毛泽东主义”来批评毛泽东和湖南省委,并试图通过改组湖南省委来纠正“毛泽东主义”的影响。
三、
对于长江局的这个结论,毛泽东是无法接受的。1971年,毛泽东在提到“瞿秋白犯路线错误”时曾说这样一段话:“他们在湖南弄到一个小册子,里面有我说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样的话,他们就大为恼火,说枪杆子里面怎么能出政权呢?于是把我的政治局候补委员撤了。”
从毛泽东的这段话可以看出,当时由于秋收起义的纲领没有得到中央批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又在暴动中遭受严重损失,“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地指责我。我被撤销政治局和前委的职务。湖南省委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是“毛泽东主义”。我也成了中央扩大会议和湖南紧急会议的共同批评对象。”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深入农村,开展土地革命,积极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共产党人都认识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所以这才会产生用“毛泽东主义”来指责毛泽东“枪杆子里出政权”军事思想的怪事。这些人拥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但缺乏革命斗争的历练,思想上有着严重的教条主义,不注重中国的基本国情,给中国革命造成严重的危害。
虽然当时的中央,将“毛泽东主义”作为所谓“机会主义错误”进行了批评,但后来的历史告诉我们,毛泽东的思想和其领导的武装斗争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也为全党全军所接受。李维汉后来承认:当年他指责毛泽东犯了“单纯军事行动”的机会主义错误,是主观主义的,是没有道理的。
毛泽东曾在1956年回忆说,三次“左”倾路线时期给他的各种处分,包括中央扩大会议开除政治局候补委员等,“都是没有确实根据的”,所以他都不承认。
历史地看,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时期。毛泽东在秋收暴动中贯彻中央八七会议的暴动政策和策略,在湖南暴动计划中注重军事运动,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中建立起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之后在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形成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这也是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直接来源。
四、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的领导地位后,虽然四十年代偶尔也有人提出“毛泽东主义”这一提法,但毛主席却拒绝将他的思想叫做“毛泽东主义”。联想到“毛泽东主义”是当年中央指责毛泽东的提法,因此中央也用“毛泽东思想”这一崭新的提法取而代之。
在党的‘七大’以前。在公开发表的论著中,第一个提出“毛泽东思想”的,是王稼祥同志。1943年7月8日,王稼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第一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个科学的概念:“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布尔什维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
虽然毛泽东谦虚地认为自己的思想体系还没有成熟,反对这一提法,但是党内的多数同志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以及党的建设和发展的战略角度考虑,都认为要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因为这样做不仅不会削弱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共党员和干部中的地位,反而会加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
真正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是1945年举行的党的七大。
在这次大会上,刘少奇做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报告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报告还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它包含了关于现代世界情况及中国国情的分析,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解放农民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战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根据地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党的理论与政策,关于文化的理论与政策等等。
从党的七大开始,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
结语: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1927年遭到中央某些人批评的“毛泽东主义”,是正在形成中的毛泽东思想的最早表述。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来看,“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都是由其反对者提出并作为贬义词率先使用,逐渐被马列主义的追随者接受而流传开来的。
毛泽东在反抗中央的“左”倾错误的同时,继续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为毛泽东的思想系统化、理论化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其核心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它一方面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方面又完全是中国的,是中国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是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支柱,将长期激励和指导我们前进。
参考资料:
《光明日报》:《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及其现实意义》
《湖南日报》:《党内对“毛泽东主义”的最初认识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