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5日,原中石化董事长陈同海因受贿1.9亿元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这起案子,开了中石化集团总经理落马的先河。
说起这个陈同海,那可是劣迹斑斑,浑身臭不可闻。受贿只是他最常规的操作,他在私生活方面也堪称奢靡混乱,穷奢极欲。
这样一个人,很难想象他是中石化的“掌门人”。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养出这样一头恶狼的家长,居然是一位抗日英雄。
陈伟达,中共老一辈领导人,“夹缝”建奇兵的高级知识分子,曾任天津市委书记、中央政法委副书记,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这辈子唯一的黑点,大概就是养出了陈同海这么一个不忠不孝的儿子。
那么,陈伟达是怎样一个人呢?陈同海又是怎么堕落的?
暨大学子“夹缝”建奇兵
陈伟达,江苏响水县人,1916年出生,19岁的时候考上了暨南大学,后成为抗日青年团的一员。
1937年,当卢沟桥的硝烟蔓延全国时,陈伟达毫不犹豫地加入共产党的阵营,竖起抗日救亡的大旗。
中国军队撤出上海之前,陈伟达就进入了党领导的“上海学生协会”,成为“学协”的党团委员,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领导上海的学生救亡运动。
面对严峻的抗日形势,陈伟达建立了多个学协小组,指导大家团结暨大民主进步的教授们,扩大影响力。与此同时,陈伟达也很注重进步思想的传播,着手推动出版文化刊物工作,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和方针,争取了一大批党员。
前线战火正酣时,陈伟达就动员青年参加江南敌后新四军部队,号召社会各界为前线捐钱捐物,让江南敌后抗日武装吃饱喝足去打鬼子。
“淞沪事变”之后,上海的抗日积极分子还开了一个军事训练班,训练对象是做难民工作的学生党员们,大概有四十人。陈伟达就负责主持训练班的班务工作,毕竟他领导能力是真的强。
这个训练班主要学习如何组织游击队和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是前线抗日主力的后备军。
可以说,陈伟达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是极其有层次的,由点到面,面面俱到,手段非常娴熟,且精准高效。组织看到陈伟达的能力,给了他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1938年8月,暨南大学被国民党特务搜捕,陈伟达在进步群众的掩护下,从上海逃到了江北。
当时,“江北特委”刚刚成立,正是用人的时候,组织立刻就把陈伟达拉过来,让他去搞军事工作,开辟长江以北地区的抗战局面。
这里的军事工作指的是什么呢?如果是和平时期,包含的东西可就多了,但是在全面抗战初期的江北,它就只有一个含义:拉队伍。
别看这任务只有三个字,要做好却是难上加难。
当时的江北被国民党杂牌武装把持,党的组织活动被迫中断五年之久。江北特委的所在地通如,更是盘踞着数千日伪军队、数万国民党部队,以及数量不明的,打着各种旗号的杂牌军。
江北特委生存环境之险恶,通如地区斗争形势之复杂,可见一斑。
在这样一个虎狼环绕的地方,共产党要组织活动,发展党员就已经是难上加难了,更别提直接组建一支抗日武装。尤其是,负责这项工作的还是一个对江北毫不熟悉,年仅22岁的年轻人。毫无疑问,这是天崩开局。
陈伟达也觉得这事儿很棘手。他了解了江北的形势后,先定了一个大方向: “我们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在夹缝中拉起一支我们自己的武装。”
好在,江北地区的形势虽然不乐观,但大革命时期,同志们播下的火种还未完全熄灭,可以再抢救一下。而且,江北那么多杂牌军,也不是所有队伍都像国民党那样仇视共产党,还是有亲共、努力抗日这一派的。
这些亲共的势力,就是陈伟达的突破点。比如,南通地区,由原国民党江苏省第四保安司令部参谋丁维藩组织起来的抗日部队,就是比较开明的,拥护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这支队伍虽然成分复杂,但里面有很多和组织失去联系的党员,也有很多一心抗日的热血青年,这些人都可以为陈伟达提供帮助。所以,陈伟达就把拉队伍的第一个目的地,定在了南通。
果不其然。陈伟达一到南通后,就有党员主动联系他,为他引荐抗日积极分子。在这些人的牵线搭桥下,陈伟达打进了丁维藩的特务总队内部,团结特务总队的抗日进步分子,悄悄地发展党的武装力量。
丁维藩很看重陈伟达,把部队政工部门领导权都交给了他。陈伟达借此机会,迅速组织党的武装,并把“自己人”下派到各个部队,给部队里的人“染色”,从而掌握和控制一些武装力量。
与此同时,陈伟达还对特务总队进行了扩编,往里面塞了很多共产党员。丁维藩怎么都想不到,自己的队伍,竟成了共产党的后花园。
就这样,陈伟达从无到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和江北特委的同志们组建了一支支党的抗日武装。
截止到1940年8月,江北特委已经在群狼环伺的苏北地区发展了一个多达150人的基层组织,以及两个抗日大队、南通分队、妇女独立分队和盐民自卫队等武装,成果颇丰。
这些基层组织和武装力量,为新四军东进,创建苏中四分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创造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有利条件。
在苏北立了大功,陈伟达的战场又转移到了苏中。在这里,他一边建立各县公安局,开展锄奸肃特斗争,保卫各级党政机关的安全,一边组织情报网,在鬼子的心脏处搜集情报,确保根据地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方针和军事行动。
这一时期,陈伟达的高光时刻,就是利用“汤团”打入敌军内部,推动苏中四分区的反“清乡”斗争。
“汤团”,指的是通海自卫团,因团长叫汤景延而得名。当时,日军纠集重兵,在苏中地区进行声势浩大的“清乡行动”,企图歼灭我军主力,摧毁苏中地区的抗日根据地。
日军大军压境,正面刚是不行的,中共苏中区党委打算走一步“险棋”。他们让汤景延的自卫团以伪军的身份打入敌军内部,搜集情报,从内部瓦解敌人,史称“汤团行动”。
当然,制定出这个行动只是第一步,如何打入敌军内部,打入后要怎么行动,如何及时有效地和友军联系,部队驻地如何安排、根据地的军民怎么演戏,声讨“汤团”等等,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都由粟裕大将部署,执行环节则落在了陈伟达身上。
在粟大将的大方向指导下,陈伟达联合“汤团”唱了一出诈降的大戏,成功打入敌军内部。
接着,“汤团”利用日伪内部矛盾悄悄发育,控制了海门、青龙港和牛洪港等沿江口岸,并以开办“协记公行”为掩护,打通与苏南的联系通道,掩护了一批党政军干部,往根据地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日军军事情报和军需物资。
日军内部的日特汉奸,也被“汤团”神不知鬼不觉地除去,积极配合了根据地的反“清乡”斗争。
1943年9月29日,“汤团”依托金沙、石港、刘桥和三余等十几个据点进行军事暴动时,就是陈伟达和南通县长梁灵光负责接应。他们使“汤团”成功脱离贼窝,回到根据地,得以在这场潜伏大戏中全身而退。
1944年春天,日军再次卷土重来,对苏中四分区进行“高度清乡”。时任苏中地委副书记的陈伟达针对严峻的形势,制定了全新的政策,以公开武装斗争为主,隐秘斗争为辅,一边打击敌人,一边保存有生力量,取得反“清乡”斗争的最终胜利。
11月,陈伟达功成身退,跟着新四军渡江南下,在江浙地区领导抗日斗争。因他在苏中的反“清乡”斗争中表现出色,他后来又被组织任命,去领导淞沪地区的反“清乡”斗争。
可以说,陈伟达是从抗日战争中成长起来的英雄,为最后的抗战胜利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解放战争爆发后,陈伟达被调到华野六纵十七师担任政委,参加过很多重要的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经典大战,都有他的身影。杭州、余姚、宁波和舟山等地,也是他带队解放的。
1948年9月,在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陈伟达的独子——陈同海出生了。
这时候的陈伟达还在前线,抽不出多少时间陪伴孩子。匆匆的见面中,也只能看到儿子稚嫩的面孔,咿咿呀呀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这时候的陈伟达怎么都没想到,这个婴儿最后会长歪,从“红二代”沦为人人唾骂的阶下囚。
他们父子俩,可谓是两个极端。一个兢兢业业为国奋斗,一个自甘堕落祸国殃民。
那么,陈同海的人生又是怎样的呢?
“红二代”不红
陈同海是一个幸运儿。他的幸运之一是有一个好父亲。他的父亲陈伟达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屡建功勋,新中国成立之后又任天津市委第一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等要职。
作为“官二代”、“红二代”,陈同海的起点比大部分人都要高。
有了父亲做榜样,陈同海从小就专注学业,勤奋努力。在那个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的年代,陈同海按部就班地读完小学、中学和高中,顺利考入大学,成为社会上非常稀缺的大学生。
有一个逆天的家庭背景,自身也是才华横溢,陈同海步入社会之后会有多顺利可想而知。他从大庆研究院出发,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在政坛和国企之前大踏步前行,几乎没有遇到挫折,称得上年轻有为。
1990年,陈伟达去世时,陈同海已经是宁波的代市长。两年后,陈同海扶正,成为宁波市市长。他既有激情又有抱负,拉动了宁波的经济建设,在宁波口碑非常好。
可以说,陈同海五十岁之前的人生,顺利得毫无波澜。如果以五十岁为分界线,五十岁之前的陈同海尽职尽责,五十岁以后的陈同海,则是登高跌重。
这就不得不说到陈同海的又一个幸运之处:他赶上了时代的风口。
1998年,陈同海任中石化副总经理。此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跌到谷底。就在陈同海以为,他的仕途会跟油价一样,凄凄惨惨戚戚的时候,原油价格居然慢慢往上涨。
他任中石化总经理、董事长期间,油价虽然中途有过波动,但总体趋势稳定,有上涨的苗头。到了2005年,原油价格甚至卖到了70美元/桶。
原油价格上涨,中石化接住了这泼天的富贵。2001年,中石化的盈利是216亿元,到了2006年,这个数字变成了760多亿元,利润率显著提高,连带着市场形象也变得积极向上。
趁此机会,陈同海大刀阔斧地进行了资产重组,顺便加快了海外战略的执行,中石化也因此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陈同海在中石化的一系列动作,看在外人眼里,就是一个锐意改革的国企“少壮派”。
有能力和背景的加持,中央领导非常器重他。其中一位领导人甚至公开评价陈同海,说他有为、有冲劲,是思路开阔的国企领导人之一。
那么,事实真是这样的吗?确切来说,一开始这样的,但到了后来,陈同海就“由红变黑”了。
大概是权力放大了他作为陈伟达之子的优越感,又或许是中石化做出的成绩让他膨胀。反正在中石化内部,陈同海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
一些基层员工说陈同海很有能力,不摆官架子,为人随和亲切。但中高层干部却控诉陈同海为人霸道,行事嚣张,是一个让人很难有好感的激进派。
据统计,陈同海领导中石化期间,主持拍板的大型投资项目就有二十多个。一家股份制人寿公司的筹备者曾爆料,他用四个月的时间约到了陈同海,但双方仅谈了四十分钟,陈同海就大手一挥,出资两亿元入股。
除此之外,中石化还砸了2.64亿元投资上海F1车赛,成为最大赞助商。而这笔投资,陈同海做出决策只用了两天。更要命的是,这两个投资决定,根本就没有经过董事会讨论,完全是陈同海个人行为。
陈同海对待规则时轻慢随意的态度,以及大权独揽的霸道,让人饱受诟病。
然而,相比较于陈同海在业务上的激进,他的张狂性格要更加令人难以忍受。
有人曾向陈同海提出意见,让他不要这么强硬,作风也不要这么激进,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要踏实得多。结果,陈同海公开叫嚣:“作为共和国长子,我们不垄断谁垄断?”
有了这个思想,就知道陈同海已经长歪了。执掌中石化帅印期间,他独断专行,儿戏一般地做决策,还利用手中的权力,在企业经营、转让土地、承揽工程等方面给人“开后门”,攫取1.9亿余元贿款。
值得一提的是,这贿款看起来很多,但涉及的交易只有五笔,最大的一笔是1.6亿元。这个数目,就连“八桂第一贪”成克杰都难以望其项背。
要知道,这个被处以死刑的广西土皇帝,单笔受贿金额也不过四千多万。
所以,说陈同海是建国以来单笔受贿金额最大的贪官,一点毛病也没有。
除了收受巨额贿赂之外,陈同海在私生活方面也很混乱、奢靡。他花天酒地,挥金如土,用公款吃喝玩乐,一个月挥霍120万,平均每天用四万块钱。
相关部门对陈同海进行警示时,陈同海居然大言不惭地说:“每月交际一两百万算什么,公司一年上交税款200多亿。不会花钱,就不会赚钱。”
好家伙,这是把中石化当成自己的提款机了。
一手受贿,一手花钱,陈同海这个经理当得不要太爽。有了钱权,他就开始猎艳,养情妇。
陈同海养了多少个情妇,目前不得而知。但已经公布出来的,最炸裂的一段桃色新闻,就是陈同海和他的情妇陈薇。
陈薇颇得陈同海喜爱,但这种喜爱,比不上对钱权的渴望。为了搭一个梯子渗入青岛地产界,巩固腐败利益链条,陈同海居然将陈薇送给了原山东省委副书记兼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两人共享一个情妇。
这可真是癞蛤蟆娶青蛙,长得丑玩得花。
在陈薇的牵线搭桥下,陈同海和杜世成“暗度陈仓”,有过多次利益来往。这些暗地里的交易看起来很隐秘,但有心人想查,未必查不到。更何况,陈同海根本就没有学会低调,仿佛笃定中央不会把他怎么样。
事实证明,陈同海错了。
2006年,中纪委根据举报和巡视工作中发现的线索,开始调查杜世成。杜世成为了减刑,积极检举揭发,把陈同海给供出来了。
中央念及陈伟达对共和国做出的贡献,没有立刻让陈同海凉凉,而是提出了四点“规劝”,要求他边工作边从经济、金融方面做进一步交代。主动交代的话,还有坦白从宽的可能。
可是,陈同海这人好赖不分,对中央给出的退路置之不理。他一边敷衍中央,一边转移财产,准备跑到国外去。殊不知,有关部门早就防着他,在他周围布下天罗地网。陈同海的“出国梦”还没开始,就已经破碎了。
不过,陈同海倒也没糊涂到底。被抓后,他迅速滑跪,不仅老老实实地交代了所有罪行,还检举他人违法违纪线索,帮助中纪委查处其他案件。1.9亿余元的赃款,陈同海也全部退缴,摆出一副认真悔过的态度。
这几个行为救了陈同海一命。按理来说,他受贿金额巨大,是要判处死刑的。但法院认为他具有从轻处罚情节,故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缓刑两年。
2009年7月28日,陈同海进入秦城监狱服刑。此时,他已经61岁了。
花甲之年,正是享天伦之乐的时候,陈同海却成为了“铁窗泪”的主角。怪谁呢?只能怪他自己。
身为“红二代”,陈同海的背景摆在那里,不会有人刻意为难他。况且,他年轻的时候优秀又能干,本可以有一个顺遂美满的人生,但这一切都被他的野心和贪欲给毁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沉溺于贪欲中的人,最终会被贪欲毁掉。就是不知道,陈同海埋骨黄泉之后,还有没有脸面,去见自己的老父亲呢?
信息参考:
如东日报-“夹缝”建奇兵的书生陈伟达
南通史志网-陈伟达
南通史志网-陈伟达与抗战时期南通隐秘战线的斗争
《法律与生活杂志》-陈同海在宁波的为官路径
中国经济网-数据简报: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与大事记
北方网-盘点2009年贪官与情妇:共用情妇频繁出现(组图)
人民文摘-中石化原董事长之迷情人生
南海网-揭秘公共情妇门:陈同海的个性怎样“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