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刺杀秦始皇如同开盲盒,看一代帝王师的传奇逆袭

独行剑客 2025-01-24 18:26:03

【豪门贵子,刺秦复仇】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里,存在着这么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可谓是从古至今都声名远扬的帝王导师,是后来众多谋臣所憧憬、效仿的顶级榜样,也是智囊群体中难以企及的巅峰般的人物,此人便是被誉为“谋圣”的张良。

谁能料到,就算是如此才华出众的张良,在刚踏入社会、还很青涩的时候,筹划的首次行动居然出了岔子,连行动的目标都没弄明白。张良的出身可不一般,他是实打实的豪门世家子弟,他的父亲和祖父连续五代担任韩国的宰相,那绝对是名副其实的“宰相专业户”,家族的荣耀无人能及。

公元前203年,局势动荡不安,秦将六国逐一消灭的战火猛烈燃烧,韩国最先被灭。作为韩国贵族的张良,遭遇了极大的灾难,其全家一百多口人都被杀害,而他靠着一点运气才得以逃脱。

年轻气盛、心怀愤恨的张良,果断地把自己的家财全部散尽,到处找寻,找来了一个力气很大的壮士,又用心制作了一把重达120斤的大铁锤,随后便迈上了复仇的征程。

那天秦始皇进行第三次巡游,那场面十分盛大壮观。当队伍走到原阳城东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大声叫嚷“有埋伏”,只见一个很威猛的大汉,手里拿着个大锤子就朝着巡游的队伍冲了过去,这人力量特别大,挥舞着锤子砸向秦军,根本没人能够阻挡他。

冲进车队后,他傻了眼,只瞧见全是四驾的马车,这和先生说的天子“六驾”不一样啊。没办法,他就凭着感觉挑了一辆看着还算顺眼的车砸过去,只可惜没砸到秦始皇。

好在这位壮士本领过人,成功突围逃走了。秦始皇为此大发雷霆,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搜捕。张良为了躲避灾祸,就隐去自己的姓名,逃往了下邳,还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张良。

【桥下奇遇,十年蛰伏】

张良原本姓姬,谁能料到他随口改个名后,“张良”竟成了伟大谋臣的象征。想想他早期的刺秦之举,着实有些冲动,那时的他距离谋圣的形象还差着十年的隐忍磨炼呢,反倒像是武侠小说里等着逆袭的落难主角。

有一天,张良在下邳碰到一个古怪老头,这老头叫他把鞋捡起来并穿上,张良心里不太乐意,但还是照着做了。老头叫他五天之后再来。五天后张良到了那儿,老头装作很生气的样子,又叫他再过五天再来。

这次张良学乖了,在五天后的半夜就去了约定的地方。老头挺高兴,说他骨骼不一般,有本叫《太公六韬》的书对他很合适,能帮他成为帝王师,现在在网上能查到这书的全文呢。

拿到秘籍后,张良专心研究了十年。在这时候,因杀人而逃亡的项伯来到了下邳,和张良成了好朋友,他俩的这次碰面颇具宿命的意味,而且还改变了另外两个人的命运,具体情况后面再讲。

【风云际会,辅佐刘邦】

光阴似箭,十年转瞬即逝,历史走到了局势多变的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高举义旗,反秦的烈火迅速蔓延开来,六国的旧贵族们纷纷跟着行动,扛起了反秦的大旗。就在这一年,不少人的命运发生了转折,忍辱负重十年、一心想要复仇的张良也在其中。

他把百多个追随者召集起来,想要去投靠能做出一番大事业的英明之主,一开始挑中的是楚王景驹。在去往景驹那儿的路上,到了刘县的时候,张良他们这一伙人和另外一支队伍碰巧遇上了。那支队伍的带头人看到张良,就问道:“老兄,从哪儿来啊,准备去哪儿呀?” 张良很讲礼节,停下来恭恭敬敬地施了个礼,回答说:“从下邳来,打算往西去把秦王给杀了。”

对方眼睛放光,激动地说:“哎呀,真巧了,我也是冲着对付秦王来的,咱想法一样,咱可得好好聊聊!”边说边拉住张良的手热聊起来,这人正是沛县出了名的“混不吝”刘邦。这两个行事作风大不相同的人,这次相遇竟然产生了奇特的化学反应。

在交谈的时候,张良把自己刻苦钻研了十年的《太公六韬》讲给刘邦听。他讲得那叫一个绘声绘色、深入浅出,刘邦则听得是神魂颠倒、两眼冒光,就好像逗哏碰到了极为出色的捧哏一样,配合得相当默契。

得说啊,以前张良给别人讲这书的时候,其他人大多都稀里糊涂的,可刘邦没啥学问却好像特有悟性,一听就能够举一反三。为啥呢?就因为刘邦在沛县那可是有名的“社交达人”,他认为带队伍就是跟一伙人处好关系,治理国家就是和全天下的人打交道,说到底都是为人处世那点事儿。张良看到这情况,忍不住夸赞:“你这人真是个奇才!”

张良瞧着刘邦是越看越顺眼,把要去投奔景驹这事儿早忘干净了。这会儿,反秦的各方势力定好了:谁先打进关中谁就当王。刘邦知道后,那是热血上涌,在张良的帮衬下,领着军队朝着咸阳猛冲,很快就逼近了窑关。刘邦打算派两万精锐士兵强行攻打,张良急忙拦住说:“不行啊,这是最后一道关了,秦军肯定会死守。那秦军将领是个屠夫的儿子,没啥见识,咱先在满山遍野插上军旗吓唬他,再拿金银财宝去拉拢,他肯定会投降。”

刘邦极为赞赏,照着计策行动,秦军将领果真投降了,并且想要和刘邦一起攻打咸阳。张良又说道:“听说秦兵很强悍,秦王老是喊‘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要是将领投降了而士兵不投降,那可就麻烦了,不如趁着他们放松警惕的时候把他们消灭掉。”刘邦表示赞同,按照张良的话打败了秦军,率先攻入了咸阳城。

【鸿门宴局,智斗范增】

实际上,刘邦能够顺利地攻入咸阳城,这和他此生的对头、那个时代堪称顶尖武将的西楚霸王项羽有很大的关联。当时,秦军的主力部队在河北跟九战皆胜的项羽展开激烈交锋,在巨鹿把秦军打得大败,并且还将二十万投降的士卒坑杀。

项羽牵制住了秦军,这让张良和刘邦那一路有了可乘之机,就像“偷家”似的直奔咸阳。等项羽把秦军杀光后,一抬眼,却诧异地发现刘邦已经进了城。

刘邦攻进咸阳后,秦王子婴带着传国玉玺出城向他投降,秦朝就这样灭亡了。然而,刘邦刚进入城中,看到皇宫里多得像山一样的金银财宝,还有众多的妻妾美女,他就走不动道了,一心沉浸在像秦王那样奢侈享乐的生活之中。

张良赶忙进谏:“您这样做,跟那残暴无道的秦王没啥两样啊!您的志向难道就只在这宫殿上了?要知道,城外那实力强大的项羽还在盯着呢!”

刘邦一下子醒悟过来,赶忙讲:“那我撤了。”紧接着,刘邦把军队撤回霸上,跟关中的百姓约定三条法令,不许烧杀抢夺,废掉严厉的秦朝律法。秦地的人兴高采烈,都说道:“英勇的老秦百姓,高兴地迎接沛公。”

当下项羽领着四十万大军气势磅礴地到了咸阳。和兵力才不到十万的刘邦一比,项羽在当时的枭雄之中稳稳占据首位。项羽的谋士范增听说了刘邦在咸阳的举动后,对项羽说道:“刘邦这老家伙进了咸阳居然一点坏事都没干,肯定有称王的气象,得赶快把他除掉。”

项羽稍作思考,说:“那成,那就请他吃顿饭吧。” 这鸿门宴,谁都明白里面有猫腻,显然是一场充满危险的饭局。看上去是以刘邦和项羽为核心,实际上是刘邦团队的谋士张良和项羽团队的谋士范增的激烈较量,是一场不见硝烟的个人“比拼”,关系到天下日后的局势。

要说这史上最尴尬又惊险的饭局,表面上瞧着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是暗潮汹涌。张良是这场关乎生死之局的总谋划者,那是忙得团团转,整桌饭吃下来,就数他话最多。他跟刘邦、樊哙、项伯、范增、项羽这些人挨个交流、应付,把每个关键的地方都掌控得死死的。

饭局还没开始的时候,张良在下邳认识的好朋友、项羽的小叔子项伯急急忙忙地跑来传话:“刘邦这回肯定完蛋了,兄弟你赶快逃走吧,犯不着跟他一块儿送死。” 张良很沉着,回应道:“那可不成,我得去找刘邦商量商量。”

张良那可是智谋过人,在去见刘邦的途中,就把解决生死困境的关键办法想好了。他心里清楚,项羽要杀他张良,那是轻而易举的事儿,可要是真杀了,按照“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刘邦称王就是理所当然的了,项羽作为同盟者,贸然杀了刘邦,起码得背上不义的骂名。项羽这人吧,那可是国民偶像,特别看重自己的面子,为了杀“蛟龙”背上骂名或许还能接受,但为了弄死个“小虫子”就坏了自己的名声,他肯定不愿意。所以呢,重点就是得让项羽觉得刘邦没啥本事,不值得他动手。

主意定了,张良就开始行动,先让刘邦把姿态放低些。他跟刘邦说:“老大,项羽打算要您的命呢。”刘邦一听,顿时慌了,忙问:“那咋整啊?”张良接着讲:“沛公您琢磨琢磨,就咱现在这点实力,能跟项羽抗衡不?”刘邦想了会儿,无奈地摇摇头:“够呛啊。”张良暗自高兴,说道:“既然您清楚形势,晓得打不过,那事情就好办了,咱一块儿来想辙吧。”

【险中求胜,布局楚汉】

第二步是把项伯拉拢过来。张良跟刘邦讲:“项伯在我这儿呢,咱试探下他,瞧瞧项羽会不会抓你。”刘邦挺机灵,问明白项伯比他大几岁后,把礼物准备好,很恭敬地把项伯当作兄长,还和他结为亲家,托付说:“您给项羽传个话,我进关后啥坏事都没干,盼着他过来呢。”项伯应下了,让刘邦第二天去赴宴说明情况。

第二天,刘邦领着张良、樊哙前往鸿门。刘邦和张良进到里面,把樊哙留在外面。见到项羽后,刘邦赶忙说道:“我和将军一同攻打秦军,我先进入咸阳纯属偶然,绝非有意争功。”项羽并未作出回应,接着大家就开始吃饭了。范增察觉到项羽不想动手,就把项庄叫来,让他以舞剑来增添乐趣,趁机杀掉刘邦。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由于得了刘邦的好处,便起身和他一同起舞,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刘邦。张良看到这种情况,出去把樊哙叫了进来。樊哙十分勇猛,没人能够阻拦,怒目瞪着项羽。项羽问这是什么人,张良回答说是刘邦的护卫。项羽很欣赏樊哙的勇猛,让人给他送上酒和肉,樊哙吃喝完毕后,依照别人教他的话说:“我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怕喝酒吗?”接着又说:“秦王凶狠残暴所以被推翻,沛公进入咸阳后啥东西都没拿,就盼着您来呢,您要是杀了他,那跟秦王就没区别了。”项羽听完,就让樊哙坐下了。

随后刘邦以如厕为借口想要开溜,张良讲:“您先离开,这儿我来处理。” 感觉刘邦跑得够远了,张良进屋向项羽表示:“沛公担心您怪罪就先跑掉了,让我来献上礼物。” 如此将刘邦胆小怕事的形象给呈现了出来。

项羽收下了礼品,范增发火道:“这小子没法跟他共谋大事,日后必定是刘邦把你给灭了。”鸿门宴结束后,楚汉相争就此展开,项羽强大,刘邦老是吃败仗。

后来项羽在垓下战败,刘邦登上皇位,却为定都之事感到困扰。大臣们提出定都洛阳,娄敬则建议定都关中,张良赞同娄敬的提议,称关中地势险要坚固、物产丰富、交通便捷,对平定叛乱有好处。刘邦听从建议,把都城定在了关中。

论功行赏之际,刘邦大力奖赏张良,欲赐其齐地的三万户,然而张良婉拒,表明想去刘县,只因那里是他和刘邦相逢的地方,让刘邦陷入回忆之中。其后,刘邦对功臣有所动作,唯独张良得以安然度过晚年。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