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马金莲今年提出建议:优化农村医保,第一,今后医保费不再逐年上涨,二是每年交的医保费第二年变成储蓄,不再清零。
这个建议,应该是说到农民心坎里了,我父母和岳父母都是农民,我也种过二十多年地,知道农民的辛苦,知道他们现在收入不高,尤其是年老又没有子女的农民,收入来源有限,交这400块钱确实有一定压力。
如果马金莲代表的提议能够实行,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广大农民应该欢呼雀跃,我也会举双手赞成。
不过,建议好是好,究竟能不能实行还是两码事。

首先,咱们解读一下马金莲代表的提议,她说的“医保费不再逐年上涨”,这个好理解。
至于说“每年交的医保费变成储蓄”,需要弄清楚,因为这笔钱其实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农民交的400块,另一部分是国家补贴的670元。
我的理解,马金莲的意思应该是农民交的400元下一年不清零,作为储蓄积累起来。
这里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物价年年涨,医疗费年年涨,比如二十年前一个阑尾炎手术只要几百块,现在已经涨到几千块。

如果医保费不随着上涨,要么就会出现报销比例和范围缩水的情况,这样农民还是不满意,要么报销比例不变,但是只能是国家要加大补贴力度。
第二个问题的实质是国家财政能否负担得起的问题。
农民医保费不再逐年上涨,而且还要保证医疗报销比例和范围不缩水,那么只能是国家在670元的基础上再增加投入了。
这个投入整体上说不是很多,估计比较容易实现,比如去年在前年的基础上增加了30块,今后也就是每年增加也就是一年增加二十块左右的事。

但是,因为要保证农民医保费足额“上交”(400加上670元),所以,如果农民那400块医保费每年都变成储蓄,那就意味着这一千多块钱今后要由国家全部负担。
如果国家有这个财力全额负担农民医保费最好不过,但是如果国家没有这个财力就不好说了。
最后,还是希望马金莲代表的提议能够实行,这样的话皆大欢喜,我岳父母也可以不交(变成储蓄实质就是不再逐年缴纳),我也可以减轻一点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