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高级中学第七届鹃湖学术节圆满举行

魅力学校 2025-04-25 13:55:34
聚焦核心素养 共探AI赋能

4月7日至11日,海宁市高级中学第七届鹃湖学术节顺利举办。本次节以“以学业质量标准为尺:共探AI赋能下课堂教学的边界与拓展路径”为主题,与浙江省镇海中学联合开展了涵盖生物、历史、数学、体育、英语、语文、政治等多个学科专场,通过同课异构、专家讲座、学术沙龙等多元形式,搭建起跨区域教学研讨的深度交流平台,为新课标背景下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了实践范本。

1、同课异构展风采:多元视角碰撞教学智慧

在本次鹃湖学术节的同课异构活动中,各学科围绕核心议题展开教学,教师们以独特的教学设计诠释学科魅力。历史专场唐伊宁、郏文静、陈欢夸三位教师分别以“麦当劳发展”、“底特律兴衰”、“双休日制度”为线索,串联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展现历史教学的现实观照。数学专场温福长、戴乐萱两位老师聚焦《正态分布》,通过问题驱动与数学史料拓展,呈现“数学源于生活”的育人理念;语文专场刘志华、杜春元老师深耕《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前者以情景剧演绎人物蜕变,后者以“阴谋主线”深挖文本价值观,实现知识梳理与思维训练的有机统一。英语专场朱金燕、魏林老师围绕读写课,分别构建阅读理解支架与多模态语篇模式,探索AI赋能下的读写融合路径。政治专场冯启蒙、王晓晶老师以“法治政府”为主题,结合杭州科创企业、海宁城市“活化”等真实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体育专场赵新杰、朱海佳老师以“气排球战术”为核心,通过小组化教学与实战比赛,践行“学会、会练、会赛、会评”的体育教学目标。生物专场中,陈超老师以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为切入点,融合生命科学与人文关怀;郑怡老师结合海宁皮革产业,以脂肪酶耐温性改造为案例,让学科知识与地方经济同频共振。

2、专家引领明方向:核心素养落地路径再解构

本次鹃湖学术节的特级教师与教育专家的深度点评与专题讲座,更是成为节的思想引擎。生物专场何荣江老师提出“三维度”评课标准,呼吁教师以“探路者”姿态拥抱AI,构建“教师+AI”双师备课模式;历史专场戴加平老师直指教育“内卷化”困境,倡导从史料中培育家国情怀,徐峰、严迎春、王晶、蒋军亮等老师围绕“历史教育价值追求”,强调从知识传授到价值塑造的转型。数学专场张金良老师聚焦“思维课堂”,提出“思维要发生、有载体、有深度、能可视”的设计原则;英语专场戴军熔老师解析“读写结合”理论,展示AI在学习评价与教学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语文专场陈兴才老师强调“依标教学”,主张从“教师讲授”转向“学生实践”,重视情境教学的合理性与思维深度;政治专场沈毓春老师聚焦“AI赋能与教学边界”,建议以学业质量标准为尺,平衡技术应用与学科本质;裘志鹏老师在以《腰跨用力及手段方法》为主题的讲座中,以肌肉收缩的方式为切入点,讲述训练中的肌肉弹射反应练习,有效解决了实际训练中的痛点难点。

3、跨科共研向未来:在碰撞中凝聚教育共识

本届鹃湖学术节不仅是教学技艺的切磋,更是教育理念的共振。各学科均展现了“本土资源与现实议题融合”的创新思路——生物的“胰岛素温度”、历史的“双休日志趣”、政治的“地方治理案例”等,让抽象知识扎根真实情境。同时,AI赋能成为高频关键词,从“双师模式”到“智能评价”,从“数据驱动教学设计”到“跨媒介资源整合”,各校教师在交流中达成共识:唯有以开放姿态拥抱技术变革,才能在核心素养落地中实现突破。

核心素养是生长在真实问题土壤中的生命之树,海宁市高级中学将以本届鹃湖学术节为起点,继续深耕“AI+教育”融合创新,搭建更多元的交流平台,引领教师在新课标实践中守正创新,助力学生攀登科学与人文素养的新高度。未来已来,教育者当以“探路者”之姿,在时代浪潮中锚定育人航向,让每一堂课都成为点燃学生成长的星火。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