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子和地笋的根茎通常肥大,都有食用和药用价值,人们容易混淆,今天我就谈谈两种的区别。
一、名称和分类地位区别
甘露子(Stachys sieboldii),俗名有地蚕、地牯牛、旱螺狮、螺狮菜、宝塔菜等,是唇形科水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地笋(Lycopus lucidus),俗名有地参、地藕、泽兰、蚕蛹子等,是唇形科地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二、地上部分区别
甘露子植株高30-120厘米;茎直立或基部倾斜,四棱形,有槽,在棱和节上有硬毛。单叶对生,茎生叶卵圆形或长椭圆状卵圆形,边缘有规则的圆齿状锯齿,侧脉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显著;叶柄长1-3厘米。苞叶向上逐渐变小;轮伞花序生于茎和分枝顶端成穗状花序;花冠粉红色或紫红色,下唇有紫斑。

甘露子
地笋植株高60-170厘米;茎直立,通常不分枝,四棱形,有槽,绿色,常节上带紫红色。单叶对生;叶有极短柄或近无柄,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边缘有锐尖粗牙齿状锯齿,两面有光泽,亮绿色,两面无毛,下面有凹陷的腺点;侧脉和中脉在上面不明显下面突出。轮伞花序无梗,多花密集,生于叶腋;花冠白色。

地笋
三、地下部分区别
甘露子的茎基部数节上生有密集的须根和多数横走的根茎,根茎白色,在节上有鳞状叶和须根,顶端有念珠状或螺狮形的肥大块茎。

甘露子
地笋的地下根茎横走,有节,节上密生须根,先端肥大呈圆柱形。

地笋
四、用途差异
甘露子的块茎晶莹白净,肉质脆嫩,甘甜可口,是加工泡菜、酱菜、蜜饯的上等原料。

其全草和根茎可入药,味甘、辛,性平,具有祛风清热、活血散瘀、利湿功效。药用时请遵医嘱。
地笋的全草入药,是本草经著录的泽兰正品,为妇科要药,其味甘、辛,性平,具有化瘀止血、益气利水功效。其地下肥大的洁白根茎可鲜食或炒食,也可腌制酱菜,风味独特;嫩茎叶可凉拌、炒食、做汤等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