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王朝将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十二位皇帝先后诞育了八十二位公主,看到这里有人便会发出疑问了,清朝皇帝的女儿不是叫格格么?怎么是公主呢?实际上在清朝前期,皇帝的女儿确实被叫做格格,但是到了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元崇德正式称帝后,曾仿照明朝制度,将清朝皇帝的女儿称为公主,而亲王郡王的女儿则称为格格。为了明确嫡庶有别,皇太极同时明确了皇后嫡出的女儿称为固伦公主,而嫔妃所生的庶出女儿则被称为和硕公主。

受到当时医疗条件的限制以及清朝皇室近亲婚配传统的影响,清朝公主的平均年龄都很短,绝大多公主都未及成年便因为种种原因夭折了,甚至很多公主在出生后不久便夭折了,清朝八十二位公主,平均年龄竟然只有23岁!然而在清朝有这样一位公主,她出身皇家,自幼受到宠爱,然而她却因为父亲的获罪而被幽禁长达十二年,后来又机缘巧合,她被无女的雍正皇帝认为养女,获得了公主的身份,被风光出嫁,可婚后不久驸马便病逝,可怜的公主孤身一人守寡五十年之久。她便是康熙废太子的女儿、雍正皇帝的养女——和硕淑慎公主。

康熙四十七年正月初二,太子胤礽的侧福晋唐氏生下了一个女婴,这就是和硕淑慎公主,按照齿续,这是胤礽的第六个女儿,然而这个降生的女儿既没有给胤礽带来福气更没有让胤礽高兴起来,此时的胤礽,对于父皇康熙的极度不满深感忧虑。最终事实证明,胤礽的忧虑并非杞人忧天,就在公主降生的九个月后,太子胤礽因罪被康熙皇帝废黜,连同太子妃瓜尔佳氏以及侧妃唐氏等人,一同幽禁于咸安宫之中,这其中,就包括年仅九个月的和硕淑慎公主。

康熙皇帝虽然废黜了太子胤礽,但是对于储君的定立却始终悬而未决,因此诸皇子为了竞争皇位,开始结党营私,互相争夺。亲生骨肉之间的相残和斗争,让已近花甲之年的康熙皇帝焦头烂额,痛苦不已。最终不得已,康熙皇帝在太子胤礽被废六个月后,将其复立。这时的和硕淑慎公主刚满一岁。然而被复立的太子胤礽却并没有理解父皇康熙的苦心,二次被立为太子的胤礽行为怪异,举止疯癫,对于父皇之前的废黜心生怨怼,甚至出言诅咒。康熙皇帝在得知之后,痛心不已,万般无奈之下,康熙五十一年十月,被复立不到三年的太子胤礽再度被废黜,连同太子的所有亲眷,被康熙皇帝一同幽禁于咸安宫内,可怜的和硕淑慎公主,年仅三岁便再度失去了自由。

从康熙五十一年到康熙六十一年的长达十一年的时间里,年幼的公主与自己已经精神失常的父亲和郁郁寡欢的母亲在咸安宫中,过着囚徒一样的生活,一个无辜的生命,在降生后便遭到做了这样的残酷对待,而这一切似乎只因为她生在了帝王家。
康熙六十一年,公主的祖父康熙皇帝病逝,皇四子胤禛继位,是为雍正皇帝,雍正帝继位后,并没有赦免废太子胤礽一家,胤礽与与王妃、侧妃以及儿女们仍旧被拘禁于咸安宫中。胤礽对此深感绝望,因而一病不起,最终于雍正二年病逝于咸安宫,终年五十一岁。

太子胤礽死后,雍正皇帝豁免了胤礽的家属,将他们安置在京郊的皇庄内居住。此时的和硕淑慎公主已经十六岁,长期过着囚徒的生活,使得她披头散发,连发髻都没有,可是这位公主却在母亲唐氏的教导下,能够识文断字。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颇为难得的。雍正皇帝在见到自己这位侄女后,对于她的不幸遭遇,颇为怜悯,当即将其认为养女,并安排专门的教习嬷嬷,负责教授公主礼仪。年仅十六岁的和硕淑慎公主就这样从最臣之女变成了皇家的公主。

雍正皇帝为何将和硕公主认为养女呢?实际上这里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雍正皇帝仅有四个女儿,但是在雍正皇帝继位之前,四个女儿已经全部夭折,到了雍正皇帝登基时,这位已过不惑之年的皇帝竟然膝下无女。这是雍正皇帝将和硕公主认为养女的重要原因。雍正皇帝将其认为养女,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和亲的需要,虽然雍正时期,蒙古对于清朝的作用和意义已经远不及清初太祖、太宗两朝那般重要。但是作为清朝北部的屏藩,蒙古各部对于清朝仍然具有重要战略价值,为了笼络蒙古各部的诸王,清朝皇帝通常会将公主下嫁给蒙古诸王,以示拉拢恩宠。

雍正初年,由于其亲生的四个公主全部去世,因此雍正皇帝面临“无女可嫁”的尴尬境地,雍正皇帝将和硕淑慎公主认做女儿,并养在宫中,以备他日下嫁蒙古。果然,雍正四年,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家族为家族中的观音保王子求娶公主,雍正皇帝因此将已经十八岁的养女封为和硕淑慎公主,并下嫁给博尔济吉特家族的观音保为妻子。这位观音保是清朝著名的将领,同时他与清朝皇家还有另一层关系,他是是顺治皇帝的继后、康熙皇帝的嫡母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从孙。淑慎公主嫁给这样的夫君。对于和硕公主这样的出身来说,实际上并不算下嫁。

辞别了“养父”雍正帝和嫡母孝敬宪皇后之后,同许多清朝公主一样,和硕公主踏上了北去和亲的路途。婚后的淑慎公主曾度过了一段颇为幸福的生活,夫君观音保对他宠爱有加,这位武将出身的蒙古王子对于汉文化极为仰慕,因此读过许多经史子集,公主因此与驸马很聊得来。这样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甜蜜生活持续了九年之久,就在淑慎公主嫁给观音保后的第九年,还不到三十岁的观音保便染病离世了。失去了丈夫的公主只能一个人照料两人仅有的一个女儿,直到乾隆十四年时女儿出嫁。

丈夫观音保死后,和硕淑慎公主并没有再嫁,而是一个人在茫茫的草原上了此余生,年仅二十七岁的公主在这之后守寡五十年,直到乾隆四十九年时,七十七岁高龄的和硕淑慎公主在孤独中辞世。和硕淑慎公主虽不是皇帝亲生,但却因为被皇帝认作养女而成为了公主,最终凭借77岁的高龄成为了清朝历史上最长寿的公主。可是在失去了丈夫和女儿之后,独守空房半个世纪的公主会是幸福的么?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和硕淑慎公主的不幸人生事实上是中国各朝各代公主们的缩影,在男权社会的为主的封建王朝时期,女性作为男性的陪衬和附属,往往情非得已的演出了一幕幕悲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