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被下放到河南某农场5年之久的王近山回到了南京,担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一职。
王近山将军戎马一生,战功赫赫,1955年全军“大授衔”时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为新中国首次授予的170余名开国中将之一。
其更是先后担任过山东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公安部副部长等要职,地位显赫。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战功卓著的开国将军,竟因为一场“离婚案”落得如此结局,不仅被撤销大军区副职,还由中将降为大校,并开除党籍,下放到农场工作。
现在即便重新出来工作,但其职务、级别也大不如前。
不过,让王近山感到欣慰的是,他终于还是回到他熟悉、热爱的军队了。
1969年7月的一天深夜,南京火车站,一对身着褪色破旧军装的夫妇从河南郑州开来的硬座车厢里走出。
男的手里拎着一个破旧的旅行袋;女的一只手里拎着两个网兜,里面装着玉米、山芋等农产品,另一只手牵着一个孩子。来人正是王近山将军一家。
他们一下火车,就看到月台上站着三位身姿挺拔的军职干部,他们分别是27军军长尤太忠、60军军长吴仕宏、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肖永银。
他们三人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王近山在晋冀鲁豫野战军时的老战友、老部下。
尽管此时的王近山已经宣告复出,但很多人还是对他避而远之,唯有他这三位昔日的老部下,不畏惧任何的“风险”,毅然选择前来迎候老首长。
尤太忠看着老首长,心里很不是滋味儿,他指着王近山带的那些农产品说道:“您带着些干啥?”
王近山还开玩笑说道:“自己种的,你们城里人还吃不到哩!”
看着昔日神采奕奕的老首长,现在竟多了几分沧桑,这让尤太忠、吴仕宏他们很是难受。
一回到AB大楼(即美国军事顾问团公寓旧址),尤太忠便让管理局长炒了几个小菜,给老首长一家吃。
第二天,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同时也是王近山的老上级许世友特意在住所摆了两桌宴席,为他一家人接风洗尘。
事实上,王近山之所以得以复出,跟许世友将军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如果不是许世友将军向毛主席建议,他恐怕一时还难以出来工作。
王近山来到南京任职,也是许世友主动向毛主席要求的。
不过,在王近山抵达南京的那一天,许世友正忙着开会,所以就没有亲自去迎接。
在宴席上,王近山见到昔日的老上级,不由得痛哭流涕。
这位在九死一生的战场上从未皱过眉头的钢铁战将,现在却哭得像个孩子,这里面究竟饱含了多少的辛酸、苦楚,恐怕只有将军自己才知道。
在宴席上,酒量本就不太好的王近山,喝得酩酊大醉。
对于他的生活,许世友很是关心,不仅将自己的住所让给他,还给予他充分的信任,让他主管战备和训练。
1973年,许世友奉命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
临行前,王近山又与他喝了一顿酒,然而自此以后,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
许世友前往广东军区任职后不久,王近山便病倒了,最终于1978年5月10日病逝,享年63岁。
然而,关于王近山的葬礼究竟按照何种规格来办,却难倒了众人。
王近山将军生前最后的职务是南京军区副参谋长,这只是一个军级职务。
按照一般情况,他的葬礼似乎只能以这样的规格办理。但王近山将军的经历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军级干部。
首先来说,他是一位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还是开国中将,又曾担任过志愿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如果只按照这样的待遇办理,无疑与王近山对党和国家作出的贡献是不相称的。
那么,到底该以怎样的规格办理呢?
这一消息很快传到了王近山的老首长、曾任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邓小平的耳中。
王近山是邓小平的爱将,对于他的离世,邓小平很是惋惜,在得知此事原委后,拍板作出两项决定:
一、将悼词中的“南京军区副参谋长”改为“南京军区顾问”;
二、葬礼规格按照大军区副职级的标准办理。
该决定经叶剑英、邓小平批示,华国锋主席签批后正式颁布。
14日下午,举行遗体告别仪式,5月17日举行追悼会。
在追悼会上,叶帅、邓公、刘帅、徐帅、李德生等人都送来了花圈。追悼会原预计的500人,最后竟增加至1000多人。
将军若泉下有知,也该感到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