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还能代表传播先进生产力吗?

一口老炮 2024-06-17 12:17:16

保持饥饿感,延时满足,这在中国绝对好用,同为八零后的佼佼者,如果字节顺利上市,张一鸣就会迎来大公司病,但是黄峥已经早早解决这个问题,上一个解决了这个问题的人叫做,任正非。

突然发现,可以开通留言了。

我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建议传播肌无力的车企去互联网挖人,很快就有了不同的声音,传统车圈列举了种种证据,证明自己也很能打。

我不是那种特别喜欢不经大脑,立刻回怼的人,面对质疑,我不想再纠结车圈的事,我在反问我自己,曾经被我们吹的天花乱坠的互联网公关,如今真的还能打吗?

我似乎只看到了别的行业的弱,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业的停滞不前。

最后的结论是什么?

如今的车圈公关,才是风口浪尖,各行各业的精英都在涌入,大多数的互联网公司,的确是,廉颇老矣。

激烈的竞争,会催生出来更多的卓越,我相信未来属于车圈。

从互联网到数码科技到新能源汽车,有人说,这是三个圈子,而我看到的则是,融合成一个圈子,车圈的大V越来越频繁的成为互联网企业家的座上宾,而互联网的KOL们早已经是数码圈的跨界专家,把他们捏合在一起的底层逻辑,就是科技。

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互联网还能代表公关的先进生产力吗?

本质上,如今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百度,还是360,这些曾经行业里,最能打的公司的公关部,如今都陷入了困境,你已经多久没听到人提过阿里公关天团了?

团队老化?过于依赖成功路径?丧失创业精神?

这其实不仅仅是公关层面的问题,这是所有大公司富裕之后,共同的病,一位阿里前高管,前段时间跟我私下聊,他十多年前,从别的公司来到阿里,开了一辆奔驰,然后立刻被其他高管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如今再去阿里的停车场看一看,战斗力为何变弱,答案一目了然。

保持饥饿感,延时满足,这在中国绝对好用,同为八零后的佼佼者,如果字节顺利上市,张一鸣就会迎来大公司病,但是黄峥已经早早解决这个问题,上一个解决了这个问题的人叫做,任正非。

谁能解决掉大公司病,谁才能真正基业长青。

互联网行业的式微,不代表所有企业的式微,比如,拼多多,我依旧认为这个团队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一万多人,两千多亿美金的市值。放到公关层面上,拼多多也是如此,最简单高效的团队,产品思维,我一直说,这是一个模块化的组织。

在人层面,他们解决了团队臃肿、固化、懒惰、内卷的问题;在事层面,他们解决了目标清晰、去人格化、预算匹配的问题;所以,在竞争对手看来,拼多多公关很强,却又说不出是哪个人强,也说不出到底哪里强。

首先,拼多多的公关团队,与整个公司的思路一样,扁平化运作,汇报层级就一级,人数精简,所以,我说这是一个模块化组织,高于行业两到三倍的工资,可以从任何一家公司挖来成熟工种,不谈什么期权,就是单纯的工资高,你干就有,不干就走,别人可以无缝接手。

这里没有办公室政治,甚至同事之间,彼此都不知道叫什么,全国有多少本部门同事,一概不知,极像一个神秘组织,而且流动性并不低,这套制度解决了公关对人的高度依赖。

先人后事,有了人,就需要钱。

在黄峥的世界里,能花钱解决的事情,都是小问题,都是幸福的事情,在公关层面,更是如此,下面做动作,无论是保护自我,还是面对别人,都是无法用钱去衡量的战略需求,只要你说你能办成,我就没见过他们还价,就怕你办不成。

曾几何时,预算堪称宇宙第一的阿里,如今公关们也要羡慕拼多多预算充足,充足的预算,可以降低对公关个人能力的要求,也能确保动作的准确性。

有人有钱之后,就需要办事了,办什么事?

当阿里和京东的公关团队,还在忙于内卷,忙于如何找角度做十万加,忙于如何与媒体讨价还价的时候,拼多多已经完全让公关实现了服务战略的目标。

今年,地球人都知道,拼多多在跟SHEIN竞争,这种竞争,在公关层面上,也是公开的秘密,最终的结果是什么?SHEIN从阿里挖了一批人过去,结果被打的满地找牙,是人的问题吗?核心还是老板的认知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难为这批兄弟们了。

这一年,拼多多的公关,办成这一件事情,就已经战略胜利,而过去的几年里,拼多多公关在做的三农传播,都可以视作战略性防守。

上述三件事,有创新吗?其实,并没有,和十几年前阿里巴巴公关团队辉煌时期,所做的事情,很雷同,不是今天的拼多多做得有多好,而是它的对手们,大多数在变大的过程中,业务带着公关一起变了形。

我从黄峥这里学到的是,聚焦业务,用最高效的人。

确定好机会,看中靶心,找对的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千万不要在用人上,抠抠搜搜。

以上,是互联网领域,目前我看到的最先进的打法。

我们用目前最炙手可热的小米传播团队来对比一下,如果小米缺位了雷军,整个传播效果大概率要缩减80%,如果离开了徐洁云和王化等人,估计只会剩下5%,这个团队高度依赖人,之前黎万强从小米离开后,一度小米的传播就陷入过低迷。

我们再去看一下曾经被称为“润物细无声”的华为,在陈黎芳老师逐渐淡出后,华为的公关团队也开始呈现出,傲慢、粗鲁以及不识旧人的状态,现在媒体圈在谈到华为的时候,一部分人更愿意三缄其口。

所以,我最近跟一些车企管理层接触的时候,我更多的向他们建议,去像素级研究一下拼多多,有可复制性,学习小米,还是那句老话,先去把雷军挖走。

现在,很多车企,都在发了疯似的,高管集体出来做网红,我预测,半年后,很多人就会以耽误本职工作,草草收场,这是毫无疑问的本末倒置;而拼多多的传播模式,才是真正的制度流程的胜利,模块化的组织架构,把人的因素降到了最低。

人性可以让一个组织快速伟大,也可以让一个组织快速衰败。

我们最后看一看,拼多多是怎么从阿里和京东手里,抢走用户的,以及公关如何辅助这个过程的。

◆第一,用市场部打头阵,再次证明了广告的价值。

在所有大流量渠道,投放全国X亿人都在用、砍一刀获取199元、9.9抢茅台、1999元抢iPhone,直接打残原本就很弱智的阿里、京东市场部,被打残后,阿里和京东市场部说,拼多多没底线,违反广告法,我们是大厂,我们不能这么干,不好意思,拼多多的市值已经快要超过阿里一个京东了。

拼多多的广告,本质上是一套算法系统,印证了一个道理:你明知道不可能,却又忍不住来试一下,因为身边有成功案例,没有人可以战胜贪欲,毕竟大部分的时间不值钱。

◆第二,用合理的公关系统,稳住舆论的基本面。

很长一段时间里,拼多多的公关,主要任务是维稳,因为市场部在快速攻城略地,并且有大量擦边球动作,公关很显然就是稳住舆论,这个阶段,拼多多的公关团队承受住了压力,基本上完成了历史使命,基本上,没有成群的媒体起来谴责拼多多,很多阿里系的铁杆媒体,可能与京东老死不相往来,但是与拼多多却一直相安无事,各大社媒的评论区的口碑也一直在线,成功让拼多多熬到了如今开始求“质”的阶段。

聚焦广告传播的目的性,在不违规的情况下,提高转化效率,然后用超出预期的产品实现交易;用悄无声息的公关行为,配合广告做好维稳,确保媒体关系的稳定,以及口碑层面上的正向偏好,在战略竞争出现后,能迅速一击致命。

业务聚焦,产品聚焦,传播聚焦,公关聚焦。

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拼多多”们很长期占据竞争优势,解决臃肿、老化、懒惰,以及战略的多样性,需要极大的魄力,谁会没事拿刀去割自己的肉呢?

真正的顶级,是创造一套普适性规则,有不可逾越的红线约束,且有短周期的淘汰制度,这才可以确保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公司,基业长青。

车圈,除了比亚迪、吉利少数大厂已经把传播团队建设完毕,其他各家基本还在招兵买马阶段,真正输出有效方法论,还需要时间。

所以,很多车企老板都在问,如何速成,我想答案只有一个。

0 阅读:1

一口老炮

简介:想避免网爆?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