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互联网对中医的独特价值 之十四——互联网和中医有相似本质
扁鹊三兄弟中,长兄的境界是“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中兄是“其在毫毛”,这些是中医的追求,希望在事态发展的初期采取措施。以往还有浓郁的神秘主义色彩,可能成为不发达时代的托词和蒙骗,接下来,互联网提供了可能性:通过发明传感器监测身体状态,通过沟通亿万民众的心灵,通过大数据发现医学真知,通过明确中医方法的有效性,互联网就帮助中医实现改进。
互联网不会对所有疾病都有价值,也不会有效于疾病的所有阶段,这方面要客观地承认。
在“扁鹊”阶段,身体已经进入病态,中西医已有成熟方案的,互联网主要起辅助性作用,比如远程会诊、远程挂号、病人社区、远程购药。还有很多医疗难题,机理不易搞懂,互联网可发挥价值,通过积累海量数据,发现疾病的诱因、发掘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中兄”阶段,互联网有重要价值,迫切需要发展,这时候,对细微的感知是关键,诸多新工具新方法就可能发挥作用,它们扩展了望闻问切,可显著提升早期疾病诊断能力。这时候可发挥中药的特长,进行有效的调理,帮助身体复杂系统提升应对能力,控制住疾病,恢复正常。
在“长兄”阶段,西医会继续消退,互联网最应当发挥价值,可充分体现中医理念。
中医有关于生命的丰富认识,“摄生十要”代表的健康保养理念多是有效的,可在脑联网理念的指导下,在专家系统等先进科技的配合下,便于民众随时体会,基于生活场景展开。
健康助手能评测每种措施的有效性,提醒人们根据年龄和季节调整生活行为,帮助人们遵循平衡、天人、元气、阴阳等理念,激励人们投入积极的锻炼和生活。
基于长期的数据采集,大数据方法能发现各种疾病的远期原因,比如十年前的某种行为导致高血压形成,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活化避免措施。
治未病、健康保持等理念会慢慢科学化,具备更大的可操作性,谋求逐步消弭疾病,进入无病康寿的时代。
越是有病状态,互联网的价值越不明显;越是无病状态,互联网越突显价值。这个趋势,和中医正好吻合,再次证明两者的相似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