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13万人受困,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无幸免,由于积水太深,救援难度极大,为什么一个落在北方的城市能受到如此惨重的损失呢?
中国新闻社六字点评现涿州此受灾的关键要害:“天不时,地不利”!
随着老同学“杜苏芮”一路北上,强势进入京津冀,导致京津冀地区出现罕见的强降雨,涿州更是最大降水量达到435.7毫米。从7月29日8时至8月1日11时连续几天的强降雨,让干旱的北方一下陷入洪涝,这是“天不时”。
涿州境内河流密布,大小河流不少于6条,拒马河、永定河、小清河、白沟河、琉璃河、胡良河全都汇聚于此。再加上涿州地区本来地势较为平坦,一旦出现这样的强降雨,河流量急剧增大,水量快速上升,根本无法得到有效的抑制,这是“地不利”!
另外,一向干旱少雨的北方城市,无论是涿州北京还是天津,在防汛标准和防汛预案方面可能都或许有些欠缺,侧面导致灾情进一步的扩大。
然而在“天不时,地不利”面前,我们中华民族总能做到“人和”!四方支援已经向涿州挺进,救援部队早已开展救援,我们相信,灾情固然可怕,但我们一定会团结一致,众志成城。
很快,涿州将会恢复往日的欣欣向荣,成为京城往日靓丽的兄弟城。
官方新闻:另外三个泄洪闸也开了,水还要继续涨
赶紧在这挖个蓄水湖吧,湖泊才能更好的调节洪涝灾害,而不是水大了直接挖大堤往平原泄洪
涿州现在的情况就是先泄洪再救人,然后天不时地不利大家皆大欢喜!!!
农村的土地容易泄洪,城市的硬质路面太多,不容易泄洪。不知道是否有道理。
城市规划建设时,没有考虑好防洪!现在知道了吧!
不会是在行洪区里盖了一座城?
城市建设中防洪排水很重要。这次代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