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交易港口的事,引发了众怒。
有一种观点称,李嘉诚是纯商业交易,为什么要批评人家,是不是太矫情了。
说出这种观点,说明并不了解这些港口对中国的真正意义,明白背后的原因后,你会发现,国家和人民愤怒,并不是矫情。

李嘉诚所卖的43个港口和中国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有一定的重合度。
李嘉诚宣布长和集团计划将其在全球(除中国内地和香港外)的43个港口出售给美国贝莱德集团后,引发了较大关注。很多人只知道是43个港口,这些港口中包括2个巴拿马相关港口,而并不清楚这些港口具体在哪里。
这些港口涉及23个国家,这些港口大概分布在以下地区:
①亚洲地区:韩国(釜山港等)、泰国(林查班港)、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等。
②中东地区:中东(迪拜港)、埃及(亚历山大港)等。
③欧洲地区:英国(费利克斯托港)、荷兰(鹿特丹港)、西班牙、意大利等。
④美洲地区:巴拿马(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位于巴拿马运河两端)、墨西哥等。
⑤非洲地区:坦桑尼亚、南非等。

仔细分析来看,这些港口位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节点上。
例如: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港是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枢纽。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连接红海和地中海,是“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很多人关心的巴拿马运河则是具有全球战略意义,是影响中美洲的贸易通道的港口。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港口网络增强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而这些港口的控制权对保障贸易通道、物流安全和地缘影响力至关重要。
李嘉诚将这些港口出售给美国资本,意味着中国可能损失对这些重要资产的间接影响,尤其是在当前中美博弈的背景下。
通过以上的客观事实来看,这些港口不仅是表面上的商业资产,更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点支撑。
出售给美国财团,尤其是贝莱德为首的美国资本,这等于将中国苦心经营的国际影响力拱手让人。特别是巴拿马港口运河,作为全球贸易咽喉,其控制权转移到将中国视为主要竞争对手的美国手中,则必然对中国造成不利影响。
当前中美处于博弈之中,美国正试图通过经济和军事手段对中国进行打压,包括加强对巴拿马运河等关键节点的控制。
李嘉诚选择在此时出售港口,且交易对象是美国财团,是否是在中美对抗中的“站队”美国?

李嘉诚毫无疑问是中国无比成功的商人,但他巨大的成功并非仅仅来自于他的能力和打拼,更是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支持和中国巨大的市场红利。
国家和人民对他给予了支持和帮助,关键时刻他却选择将资产卖给外国资本,这种“见利忘义”的行为激起了民众的不满。
李嘉诚的港口交易无疑暴露了他绝对地以利益为导向的经商风格。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策为他的企业提供了可靠的市场和发展机会,从香港的地产霸主到全球网络的掌控者,他的财富迅速得以积累。
然而,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需要企业家与国家战略同频聚焦的关键时刻,他却选择将43个战略港口卖给美国资本,只顾个人利益,不考虑国家安全和民族大义。
这种行为是对中国多年来支持的辜负,更是对无数为国家发展奋斗的普通民众情感的践踏。
很多人赞美他是“超人”,但现在看来,这个“超人”只关心自己的钱袋,而不是民族的未来。如此一来,难怪被国家和人民所唾弃。
现在来看,他的选择不仅损害了中国全球布局的根基,更可能会让自己的历史形象蒙上了难以洗刷的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