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篇幅有些长,但一些内容可能会颠覆通常认知。
1935年,苏军高层决定恢复军衔制,并为5位功勋卓著的军事统帅授予元帅军衔,是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五大元帅”。
照片上,五位大佬英武逼人,何等威风。然而细看便会发现,这张照片实在太不合理了!
这五人彼此水平相差也太过悬殊,难道当时苏军中真的找不出一批足够优秀的人,凑够名副其实的“五大元帅”了吗?况且五人中有“军神”一般的存在,为什么会让最菜的坐到“C位”?
事实上,正如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曾反复论述的一个道理:能在史册中留下名字的,必定有常人无法企及的过人之处。而这五位苏军元帅确实有较大的实力断层,但其中强者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强,弱者也没有后人调侃得那么菜。
在弄明白一个道理后,您便会发现,这份名单其实背负着一个重要的政治使命,且它的出现再合理不过了。
我们不妨先说“五大元帅”中几乎被公认最菜的一位。
克里门特·叶弗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活着的时候就获赠雅号“红色元帅”——这可不是什么褒义词,说的是他被认为是斯大林权势下的一只“花瓶”。
伏罗希洛夫对国家和政权无比忠诚,只不过他满脑子的主义能且只能姓“斯”。为了维护斯大林的个人权威,他甚至能置事实和军人的职业操守于不顾。
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当苏军高层提出要进行正规化和现代化改造后,一批有远见卓识的军事家主张组建大机械化兵团。对此,伏罗希洛夫百般阻挠,甚至不惜与对方爆发了极为激烈的口舌之争,最终惊动了最高领导人。
再如接踵而来的那场政治灾难中,作为核心人物之一,伏罗希洛夫签署了185份死刑命令,在高层中排名第四,仅次于莫洛托夫、斯大林和卡冈诺维奇。
然而事实上,即便在军事层面,此人也有颠覆我们通常认知的一面。
众所周知,图哈切夫斯基曾被敌对势力视为心腹大患,被称为“红色拿破仑”,但在苏俄内战时期,率先被敌人以“拿破仑”比喻的却是伏罗希洛夫。
此君在战场上的“骚操作”其实挺多的,例如在1918年7月的察里津战役中,他把火炮装在列车上,又因地制宜,借助环绕城市的铁路四处巡逻待命,哪儿有战斗发生就第一时间去支援。
就苏俄内战的武装水平和强度而言,这种战法几乎无法破解。列车所到之处摧枯拉朽,片甲不留,给白军造成了巨大杀伤和心理阴影,伏罗希洛夫也一度被敌军恨得咬牙切齿。
此外,他的军事头脑虽说不上多么高明,却绝不是愚蠢的。
众所周知,为了维护己方势力的利益,他伙同布琼尼做了许多糊涂事。例如在苏波战争中,步兵搭乘列车已抵达前线,却被告知不准行动,务必等到骑兵部队从后方拍马赶到,最后白白贻误战机。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伏罗希洛夫还是以一位军事家的视角意识到并承认了过去的错误。
1935年底,他第一次公开质疑骑兵在未来战场上扮演的角色:“现在骑兵已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行动了。”
1936年秋的演习中,骑兵部队损失惨重,他直言:“我们的骑兵不知道如何以新的方式行动……”
1937年11月底,他痛苦地做出结论:骑兵未来只能充当辅助作用,同时开始主张缩减骑兵部队的规模。
从上述不难看出,在政治利益之外,伏罗希洛夫起码拥有一名合格军事家的嗅觉。
接下来是布琼尼。
提起布琼尼,或许不少朋友会连带着想起铁木辛哥,这哥俩的两张老脸简直是苏军中“老顽固”的具象化——都20世纪30年代了,居然还主张让骑兵部队承担主攻任务。
有观点认为,布琼尼的军事理念太过落后,完全淘汰于时代,可您知道德国人是如何评价他的吗?
“想要进攻莫斯科,就必须先打败布琼尼。”这是苏德战争期间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的进军口号。
与伏罗希洛夫类似,布琼尼所做的糊涂事也不少,在政治利益面前可以抛下大是大非不管。
最典型的例子发生于苏波战争期间:大本营抛出“向华沙进军”的口号,并且做出集中优势兵力和一切资源投向西部战线的决定。
1920年8月11日,加米涅夫要求西南方面军将所属的第12集团军、骑兵第1集团军调往华沙,西南方面军却无动于衷。两天后,加米涅夫再度命令,怎料对方转而就去攻打利沃夫了。其中,指挥骑兵第一集团军的就是布琼尼。
当一位军事统帅在决策时掺杂了太多的政治立场后,作为军人便不再纯粹了。
事实上,从更整体的角度来看,此君的品格、军事理论水平和战略眼光还是值得肯定的,起码比伏罗希洛夫要高得多。
30年代初期,布琼尼已名满天下,却依旧主动申请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并且每天严格遵照普通学员的作息,直到学成毕业。
他早就认识到了骑兵在未来战争中的尴尬处境,因而在图哈等人主张组建机械化兵团的同时,提出了“骑兵机械化”的设想。
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歼灭战基辅战役发生以前,布琼尼也一早就洞察了德军的战略企图,多次劝说斯大林撤兵。他甚至私下抗命,试图将部队从敌人包围圈中撤出,以尽可能多地保留生力军。
遗憾的是,基辅战役后,布琼尼便失去了斯大林的宠信,被迫“退居二线”。至于是因为战败背锅还是抗命,这我们便不得而知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布琼尼的军事才华并没有优秀到缺他不可,比下有余比上不足,这使得斯大林大可用后即弃。
讲完比较菜的二位,剩下三位摆在一起比较,便颇有“神仙打架”的意味了。
笔者认为,三者中水平相对低一些的是叶戈罗夫。
此君在苏俄内战期间有着异常辉煌的战绩,因而一早便引起了斯大林的关注。而一些史料在提到二人关系时,形容为“斯大林非常‘崇拜’对方”。
其中有这么一种说法:在俄国人的社交习惯中,彼此通常用“您”相称,但多数情况下,比起尊重,“您”更加强调彼此间的距离感,甚至还带有敌意;而一旦用“你”称呼对方,则意味着真正的尊敬和亲密。
而斯大林在与叶戈罗夫相识后,很快便开始称呼“你”。
叶戈罗夫作为其最为倚仗的助手,尽其所能地献计献策。后来斯大林坐稳权位后也是投桃报李,叶戈罗夫被任命为苏军首任总参谋长。
毋庸置疑的是,即便抛开政治的因果关系,凭借叶戈罗夫的军事才华,他是完全能够胜任这个职位的。
他拥有极为出色的战略眼光:早在20世纪20年代便主张苏军应当建立强大的坦克装甲兵部队和国土防空系统。他为苏军建设和军事学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认为是“大纵深作战理论”的奠基者之一。
不过,身为军人的他,在有些时候也不是那么的“纯粹”:就拿我们刚刚提到的苏波战争中西南方面军公然抗命一事来说,出面拒绝加米涅夫“进军华沙”命令的正是叶戈罗夫。此事使得他和布琼尼同时与图哈切夫斯基结仇。
不过遗憾的是,虽然与斯大林有着超乎寻常的关系,叶戈罗夫依旧难逃悲催的结局。
1939年2月23日,叶戈罗夫正在照例工作时,几名内务部人员粗暴地推开了办公室的门,不由分说便要按住他的双手,他瞬间就意识到了对方的来意。
在一番据理力争后,脱身无望的他当即从抽屉里拿出一把手枪——那是列宁赠予他的荣誉武器,在内务部人员做出反应前便开枪自杀了。
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叶戈罗夫依旧不敢相信逮捕命令是“好哥们儿”斯大林下达的。
提到图哈切夫斯基,要讲的就多了。
名校出身,贵族血统,42岁便获封元帅,图哈切夫斯基的人生经历像极了小说的主角。而长期以来,他也一直被人们塑造成“纯粹的军人”的形象。事实上,上述三位都不那么“纯粹”,图哈只比他们更狡猾。
图哈切夫斯基非常擅长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其传记中有写道,他总是非常谨慎地回避自己沙俄贵族的身份,甚至恨不得将其遗忘。
为此,图哈切夫斯基做了许多努力以表达自己对新政权的忠诚,例如提出“在旧专家中很难找到出色的指挥员,用共产党员替换他们的时候到了”的主张。
另外,此君在政治场的一些行为也不太符合他的“君子”人设。
1920年,图哈被任命为高加索方面军司令,一些史料证实,斯大林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重要影响。
时任高加索方面军革命军事委员主席的奥尔忠尼启则,是斯大林最为坚实的政治盟友之一。上任后,图哈切夫斯基超乎寻常、甚至可以说是莫名其妙地与奥尔忠尼启则构建起了异常亲密的关系。
1925年10月,伏龙芝逝世后,图哈切夫斯基推举奥尔忠尼启则为新任海陆军人民委员——在当时,这一职位相当于苏联军队统帅。
这个过程,图哈的表现可以用“迫不及待”来形容。他曾多次打听高层对该职位任命的人选,并且不止一次地当众夸赞奥尔忠尼启则。
“我认为,凭借着他素有的天赋、真诚、工作能力以及其他优秀品质,他完全可以成为受大家欢迎的陆海军人民委员的人选。”
图哈甚至称自己是奥尔忠尼启则忠实的助手和学生。
他之所以如此大献殷勤,大概就这两方面的考虑:其一,投桃报李,回报斯大林对自己的举荐;其二,正如他的同僚所说:“……我十分清楚,这(奥尔忠尼启则担任陆海军人民委员)对图哈切夫斯基的前程有多少致命的作用。”
往更大的方面考虑,政治嗅觉敏锐的图哈或许一早就看出了斯大林的强势,想用这种手段纳“投名状”,加入对方的团体。而一些资料也有提及:斯大林与图哈的关系也曾一度非常好,后者被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只是这些努力,到最后还是没能挽救图哈切夫斯基的命运。
另外,图哈切夫斯基在军事方面的才华,并没有一些人认为的那样“无敌”,被敌对势力称为“红色拿破仑”,其战略战术确实有一套。
他非常擅长集中兵力对敌军进行连续且快速的打击,以不可抵挡之势摧毁敌方防线,且令敌人难以组织有效的反击。然而另一方面,正如叶戈罗夫、布柳赫尔两位元帅所说:图哈在军队建设上存在大问题,不注重搞军事人员培训,不重视后勤,预备役更是搞得一塌糊涂。
张鼓峰冲突期间,一些苏军预备部队的官兵听到炮声就脸色惨白,几欲逃跑,这样的表现令布柳赫尔怀疑人生,甚至一度滋生失败情绪。
此外,图哈切夫斯基的一些主张乍看完美,实则严重脱离现实。
20世纪30年代,苏联军事领导人斯维钦少将主张结合实际情况,取长补短。他所谓的“实际情况”,即彼时苏联孱弱的工业和苏军落后的武器装备水平。
苏军应当发挥组织上的优势,去对全民进行充分的军事训练,一旦有拥有强大工业优势的敌人入侵(当时苏军组织的重大军事演习的假想敌大多是德国),苏军就以空间换取时间,依靠大量受过训练的士兵打消敌人的工业优势。
事实上,后来苏军正是靠着“组织优势”拖垮德军的。
而图哈切夫斯基的主张,又是另一个极端。
图哈主张积累大量技术兵器,直接在战争初期取胜,通俗来说就是组建大装甲兵团,与德军正面决战。
即便两个“五年计划”后,苏联国力暴涨,可依旧不足以支撑如此宏伟的设想。
后来,苏军如图哈期待的那般,发展出了账面实力堪称宏伟的“钢铁洪流”。可问题在于,苏军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才用来操作这些先进武器。
由此不难看出,二战初期苏军的糟糕表现,不仅仅是因为军官团体的整体水平不足;而一个长期以来被反复讨论的问题或许也有了答案:即便图哈没有被处决,面对德军的入侵,苏军的表现未必能好到哪儿去,说不定会更糟。
二战苏军士兵在回忆中讲述了这么个小插曲:莫斯科战役前夕,苏军官兵人心惶惶,他们并不确定是否能够抵挡住德军的攻势。
然而当他们看到莅临前线视察的朱可夫将军后,情况变了,每个人都信心满满,充满斗志——在他们来看,朱可夫就是“胜利的化身”,有他在,这仗就不可能打输。
而在朱可夫成名之前,苏军中也有这么个存在,他就是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柳赫尔。
此君在苏俄内战中居功至伟,率军转战各条战线,鲜有败绩。据同僚描述,布柳赫尔是一位典型的“帅才”,无论遇到多么可怕的突发情况,从来不见他慌乱;在安排任务时,他也总是早就有了万全之策,只是将具体的工作交代给下属。
他的部队所到之处总能摧枯拉朽,敌人闻风丧胆,他也被苏军官兵视为“神话传说般的人物”。
可以这么说:如果1935年苏军只封一位元帅,那么它非布柳赫尔莫属,他的功勋和地位,无需向托洛茨基、斯大林们寻求庇荫。
遗憾的是,此君下场比其他人要惨得多。
1938年11月9日,布柳赫尔元帅死于内务部监狱内,根据相关资料:他在死前明显遭受过残酷虐待,遗体已是不成人形,身上几乎没有一处地方完好。有人曾亲眼看到,贝利亚和一群喽啰手持棍棒痛殴布柳赫尔。
绝望中,他愤怒地大喊:“斯大林,您听到他们怎样折磨我没有!”
讽刺的是,由于布柳赫尔在苏军中的声望过高,以至于他死后高层迟迟不敢公开消息。1938年,中国政府再次邀请“加伦将军”担任顾问时,才被告知“加伦”已经逝世了。
高层为何要治他于死地,“功高震主”抑或是其他原因,如今这仍有争议。
文章写到这儿,您或许也已看出笔者想在这篇文章中强调的东西——没错,“五大元帅”或多或少,都与最高领导人沾点关系。
其中,当年斯大林以“全权代表”的身份被派到察里津征收粮食时,才发现自己陷入了托洛茨基精心设计的“包围圈”,四周都是托的亲信,令斯大林沦为“光杆司令”,苦不堪言。
恰在此时,伏罗希洛夫率领两个军从前线撤下,路过察里津。两人洽谈了一番,伏罗希洛夫决定协助斯大林夺权——您看,人家是“钢铁同志”伟大事业的“原始股东”,给个元帅军衔当做“分红”,这不过分吧?
而布琼尼作为苏军元老,德高望重,更是斯大林的铁杆心腹;同样作为斯大林左右手的叶戈罗夫,虽然资历差一些,但功绩又毋庸置疑。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这“五大元帅”的诞生,本质上就是斯大林扩大个人政治根基的结果,一来论功行赏,投桃报李,奖励追随自己多年的心腹,二是加强他对军队的控制,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位。
而事实上,斯大林后来也做了许多类似的操作,例如在1940年授予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库利克元帅军衔。
这位在察里津战役中勇猛无畏,为最高领导人立下汗马功劳的苏军“炮王”,被证明最多只配领导一个团。可即便一再耻辱性战败,极大折损了最高领导人的面子,被从元帅直接降为列兵,斯大林还是顾及旧情,战后赏了他一个中将军衔。
如果把政治场视为复杂一些的江湖,那么一切正应了一句俗话: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