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周榜内卷,关于车圈的诸多标签,总是充满着对抗的火药味。
尤其是进入7月,新能源车以51.1%的渗透率首次实现对燃油车的赶超,成为汽车消费的主流,增长曲线走过最陡峭的阶段,意味着后续的厮杀将更加残酷。
面对空前的竞争,以价换量是最直接的应对手段,不少车企或“打骨折”促销,或推出价格更亲民的子品牌,而问界“不卷价格卷价值”的策略,逆势实现销量和均价双增长,提供了另一种解题思路。
赛力斯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650.44亿元,同比增长489.58%;净利润16.25亿元。
新能源汽车交付同比暴涨3倍背后,问界成为驱动增长的关键引擎,今年1-6月累计销量超过18万辆。在50万以上豪华车型中,问界M9在今年上半年更是以5.4万台的成绩位居销量榜首,拉动赛力斯毛利率超过一众新势力。
问界的成功让赛力斯与华为合作造车的故事成为车圈典范,展现了1+1>2的可能性。双方合作在8月23日更进一步,赛力斯跟华为签署协议,115亿入股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引望”),占股10%。
赛力斯是首家跟华为牵手造车并取得市场成功的车企,股权绑定意味着两家公司从“处朋友”进化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家人”。股权纽带+产业合作,双方将在中国汽车智能化进阶路上讲出怎么样的新故事?
“领证”了
2024年7月29日,赛力斯超级工厂里,第40万辆问界缓缓驶下生产线。用时28个月,问界成为最快实现40万辆车下线的中国新能源品牌。
也是这一天,赛力斯发布了拟投资引望的提示性公告。引望正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单元(即“车BU”)相关资产和人员拆出后单独成立的公司。
赛力斯是华为智选车模式下合作的第一家车企,从默默无闻到一度登上中国造车新势力市值第一的位置,赛力斯的快速成长与牵手华为密不可分。
如今,赛力斯投资引望,这次“领证”让双方增加了股权纽带,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8月23日,赛力斯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华为持有的深圳引望公司10%股权,交易金额为115亿元。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赛力斯汽车总裁何利扬,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等现场见证。
从市场表现看,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的“问界”无论是销量还是品牌知名度,都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而且放眼全行业,从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且卖爆的案例并不多。
此前,传统车企专注制造环节,车型更新换代速度慢,一般一两年更新一次,大多数时候只是变换下外观和涂装,三大件等核心部件甚至好几年不变。相比之下,新能源车具有更强的消费属性,更新迭代快。
更为关键的是,无论是消费端的强烈诉求,还是产业发展的新增量空间,汽车高阶智能化正为车企抢占的高地。以传统车企的惯性难以跟上节奏,而这恰恰是华为所擅长的。
2021年,赛力斯与华为开启跨界合作推出问界品牌,2022年上线M5、M7等多款车型,势头一度压过“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
打响第一炮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而这很考验合作双方的默契程度。
2023年9月,花了5亿元升级迭代的新款M7强势回归。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投入甚至都够研发一款新车了。而且问界新品迭代仍在持续,今年上半年,问界新M5、问界新M7 Ultra相继上市;8月26日,问界新M7 Pro上市。在电动汽车观察家总编辑邱楷俊看来,这是保持车型活力,应对市场变化的应有之意。
赛力斯跟华为紧密绑定,产品频频成为爆款,走到“领证”这一步也就水到渠成了。
从1到N
在新能源转型浪潮中,汽车不再被简单定义为出行工具。智能驾驶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力,正引领着汽车行业迈向下一程。
华为凭借技术实力和战略眼光,在多年高投入的基础上,成为智能驾驶新赛道的领军者之一,试图在整车“制造”之外,用新的模式撬开车圈市场。
今年1月,引望成立,注册资本金10亿元,定位是“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开放平台”。华为将陆续把车BU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云等核心技术和资源整合至引望。入股引望标志着赛力斯跟华为从业务合作进化到股权合作,在新能源转型浪潮中抢得先机,更早分享到增长的红利。
这种合作模式打开了传统车企成长的天花板。作为世界汽车销冠,丰田市值长期徘徊在2500亿美元左右。相比之下,特斯拉年销量100万辆,市值却能达到近7000亿美元。也就是说,市场并不单纯看规模,更看未来的成长空间和想象力。赛力斯携手华为不是“谁吃掉谁”的零和博弈,而是通过技术创新,打开市场的上限,一起做大蛋糕。
此前,双方合作推出的问界系列相当于“1”,为赛力斯拿到了上牌桌打牌的入场券。合资引望相当于“N”,实现多点开花,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其中一大看点就是智能驾驶。中国有世界上最完整的汽车供应链,想要组装出一辆车并不难,目前各主流厂商的硬件配置差距不大,能拉开体验的还要看智驾等智能化配置。作为整车制造企业,如果能从产业链的顶端——智驾上切入,无疑能带来“含金量”更高的增长点。
焊装车间的机械臂
数据显示,当前高阶智能化渗透显著加快,持续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入新增量。2023年,中国L2+智能驾驶等级汽车销量占比为5.98%,同比提升3.34个百分点;2024年1-4月,中国L2+智能驾驶等级汽车销量占比为8.70%。
根据高工智能预测,至2025年,中国L2+智能驾驶等级汽车销量占比将达到20%,较之当前存在翻倍增长空间。
问界最热销的M7、以及豪华定位的M9都把智驾作为主要卖点。7月,问界全系销量达4.2万辆,连续两个月突破4万辆大关。截至8月初,问界M5大定15万辆,问界M7大定23万辆,售价50万元档的问界M9上市7个月大定12万辆。
同时,股权链接,有望让赛力斯与引望构建整车与部件智能化联合创新机制,大大缩短产品从研发到市场的时间,提高对消费端需求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增加产品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目标:三年百万销量
渗透率超过50%后,新能源车行业的“二八效益”将更加显著。
在这个阶段,利用技术优势、品牌优势甚至价格战抢占市场份额成了当务之急。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随着M5、M7、M9的爆卖,赛力斯销量、营收增速表现抢眼,展示出明显的领先优势。
上半年,赛力斯产销量是去年同期的3.5倍,带动公司营收同比增长489.58%。考虑到近期还有问界新M7 Pro等几款重磅车型更新上市,叠加四季度是汽车销售旺季,问界下半年的业绩有望进一步提升。
随着市场口碑、规模优势的放大,未来三年,赛力斯计划实现问界年产销百万级目标,带动引望百万套产品的供应。
赛力斯二季度赛力斯毛利率高达25.04%,领先国内同行好几个身位。例如,小鹏汽车上半年毛利率为13.5%,零跑毛利率刚刚转正,就连近期风头正盛的小米汽车,毛利率也仅为15.4%。
此外,方正证券在其研报中分析,伴随规模效应开启,引望已开启盈利通道,有望实现高利润增速。引望公司利润将以投资收益形式折合股比计入赛力斯报表,打造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问界的品牌力和销量有望给引望带来更多合作伙伴和市场占有率,提升引望的盈利能力;而引望的盈利能力又将反哺赛力斯,进一步提高赛力斯投资收益和盈利水平,打开公司估值空间。
此外,引望作为“需求+供给”共同体,将更加深入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智能网联等生产场景,将自身技术优势与传统车企的制造底蕴相结合,跟车企一起打造具有足够竞争力的产品。这不仅可以加强供应链的凝聚力、竞争力,推动汽车产业链提档升级,也让引望离成为中国的“博世”“大陆”更近了一步。
从股权角度看,华为目前占引望主导地位,未来不排除引入其他车企合伙。股权的多元化跟华为帮助车企造好车的初衷一致。行业观察人士认为,为了保证引望的运转效率,华为将保持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如何保证自己不被边缘化就成了车企考量入伙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合作协议,赛力斯不是“财务投资人”的角色,而是将深度参与公司治理,在董事会中占据一席之地,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
一个人或许能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随着赛力斯跟华为形成股权+产业双重深度绑定,双方合力在新能源车的竞赛中也将驶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