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爱新觉罗福锟,如果看名字会认为是远支宗室。然而,他是康熙帝的七世孙,属于近支闲散。福锟的祖父是康熙帝的玄孙固山贝子绵溥,和道光帝是同族兄弟,也是同一年出生。不过,不知是什么原因,贝子绵溥的十来个溥字辈曾孙,都用福字来取名字。那么,福锟是其中一位。

福锟是溥字辈,是末代皇帝溥仪的族兄,出生于1834年,比族弟大72岁。直到福锟去世后11年,溥仪才出生。因此,这两位族兄弟是没有见过面的。
作为康熙朝皇太子的六世孙福锟,从一位普通的闲散宗室,选择走上了科举入仕之路,光绪朝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位极人臣,享受恩遇。去世后,光绪帝还赐予谥号,并且将他的牌位放入到贤良祠中,受到后人供奉。想必他的先祖胤礽都没有他的朝廷地位,可见福锟的一生是辉煌的。今天,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他。

比起其他的近支宗室溥字辈,福锟的祖上无疑是显赫的。六世祖是康熙帝的嫡长子,不满两岁就明诏立为皇太子,当了40多年的太子后被废除。
后来,太子胤礽就被拘禁在咸安宫中,直到雍正二年病逝,雍正爷念及兄弟感情,追封他为和硕理密亲王。
五世祖是康熙皇孙弘为,自从长子弘皙被革除爵位后,弘为以嫡子的身份承袭了爵位,递降为多罗理郡王。

福锟的高祖父永爱是康熙皇曾孙,承袭了多罗贝勒爵位。曾祖父绵溥承袭固山贝子爵位。
到了福锟的祖父奕灏承袭了镇国公爵位,并且在朝中被委以重任,累官至正二品侍郎。
父亲载耀不是家中嫡子,也不是长子,没有承袭爵位。直到20岁那年,朝廷恩诏授予他四等侍卫,从一个五品小官开始干起。后来,干到了一等侍卫,成为了道光爷的贴身臣子。载耀得到了外放机会,官至兴京城守尉,属于地方三品大员。

咸丰八年,福锟已经25岁。同年,五年一次的宗室科举开始报名,福锟试图通过科举来走向仕途。放榜的时候,福锟在乡试中高居榜首,朝廷授予他举人身份。
咸丰九年,乡试结束后,就要举办宗室科举会试,福锟自然名列其中。后来,福锟在廷试中被叔祖咸丰帝钦点为两榜进士。
拥有了进士身份后,朝廷就赏给了福锟一个吏部主事的学习岗位。比起那些庶吉士的汉人来说,他已经快进了好几节奏。

同治三年,福锟已经在吏部主事的岗位上学习了5年时间。时间上早就够了,一般是2年,只是吏部没有主事空缺。所以,他就一直在等待放缺。同年,正式署理吏部主事,官至正六品。
四年后,擢升吏部的员外郎身份,品级为从五品。同治十年,将福锟调入到户部中,专门管理银库这个重要的岗位,依然是员外郎的品级。银库责任大,朝廷都会交给心腹大臣来管理。

说到福锟发迹,应该是在光绪朝,被慈禧太后所看重,屡屡升职。
光绪四年,入詹事府担任右庶子。
至光绪二十年,福锟先后还担任过侍读学士、太仆寺卿、副都统、西宁办事大臣、兵部侍郎、刑部侍郎、户部侍郎、工部尚书、步军统领衙门都统、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

光绪二十年,恰逢慈禧皇太后的六十万寿,赏给侄孙福锟双眼花翎。福锟虽然是慈禧太后的侄孙辈,但是福锟比这位叔祖母还要大一岁。
光绪二十一年,福锟已经62岁高龄,上书请求休致。
同年去世。念及为朝廷的功劳,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下,光绪帝下旨让福锟入祀贤良祠。

结语:福锟出生于道光十四年,道光帝六子恭亲王奕欣是道光十三年出生,两人仅相差一岁,但是两人属于祖孙关系,在朝中地位都较高,而且为挽救清王朝的统治,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