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胤礼,是康熙帝的第28个儿子,序齿为皇十七子。康熙年间,胤礼的出身低微,所以没有足够的实力参与夺嫡。
今天,来介绍一下这位平庸的康熙皇子。

康熙三十六年,胤礼出生。胤礼的外公是当时的浙江巡抚陈秉直,虽然身份地位高,但是属于汉人,始终还是没有满洲八旗尊贵。说到胤礼的母亲,是康熙三十三年入宫,成为一名宫女。此时,在巡抚陈秉直的安排下,陈氏一族都已经划分到抬入到汉八旗的旗籍中。偶然的一次宠幸,让陈氏怀上了老十七,顺利的在入宫后的第三年诞下了胤礼。

胤礼的早年都是在皇宫中度过的,他出生时,康熙都已经44岁了。7岁开始,胤礼在康熙的安排下,进入南书房读书,学习满汉文书法、四书五经、骑射课目。
胤礼的书房师傅,是当时很有名气的沈德潜,乾隆朝官至礼部尚书,后赠予太子太傅的职衔。当他还在学习的时候,他的兄长们为了皇位争的不可开交了。然而,他知道母系家族势力不够,所以潜心学习,钻研书法和佛经,并且小有成就。

康熙六十一年,当内大臣隆科多宣布遗诏时,皇四子成为了继皇帝,其他的八子在夺嫡中均以失败而告终。
那么,刚继位的雍正帝对各位没有参与夺嫡的皇弟们,都实行了恩赐。康熙驾崩到次年四月,皇十七子胤礼被委派到景陵,监督装饰完工,表现甚好。同年,雍正帝下旨册封胤礼为多罗果郡王,而且以郡王的身份来管理理藩院的事务。

此时,雍正帝把理藩院交给了廉亲王胤祀,自然对他是不放心的,所以将胤礼放进去,至少能够起到较好的监督作用。
雍正元年五月和七月,胤礼分别署理右翼前锋统领,奉旨管理正黄旗蒙古都统事务、镶蓝旗汉军都统事务。由于分管两个旗,雍正帝为此还在这一年的九月份赏给他一万两白银,用于奖励他办差得力,为朝廷鞠躬尽瘁。

刚继位的雍正帝,已经将果郡王当成了心腹来任用。雍正二年,朝廷的汉军都统被免除后,直接让胤礼去接任。
雍正二年五月,胤礼奉旨管理镶红旗满洲都统;
雍正二年八月,遇到每年的大社大稷,皇帝也委托他代替去行礼,可见对他十分重视。
同年同月,需要皇帝祭拜孔子,依然让胤礼代替去行礼。
月底,雍正帝下旨,给怡亲王胤祥加俸禄一万两白银。另外,还下旨让果郡王胤礼按照亲王的标准来发放俸禄和禄米。

雍正四年四月,奉旨兼管镶蓝旗蒙古都统;
同年七月,奉旨担任稽查大臣,与康亲王一起负责查国子监事务。
雍正六年,31岁的胤礼被加封为和硕果亲王。自此开始,胤礼奉旨担任正黄旗、镶红旗、镶蓝旗的四个都统职务,权利地位也是越来越高。
雍正七年,奉旨管理工部事务;
雍正八年,管理户部三库的事务;
雍正十一年,管理宗人府事务;
雍正十三年,胤礼奉旨带着皇四子弘历和皇五子弘昼一起去办理苗疆的事务,有意让胤礼成为未来储君的顾命大臣。
同年八月,雍正帝临终时,任命了7个顾命大臣。其中,胤字辈兄弟中,只有果亲王胤礼和庄亲王胤禄。

乾隆元年,鉴于果亲王在朝中的地位,他的生母也被册封,然后果亲王还享受亲王双俸的待遇,并且在朝堂上尊为皇叔。
同年十月,胤礼奉旨总管宗人府的事务、刑部事务。
乾隆三年去世,年仅42岁。弘历对过世的皇叔比较伤心,还安排了皇长子永璜到灵前戴孝。此时,胤礼身边已经没有儿子了。
去世后,乾隆帝下旨让自己的六弟弘瞻过继给果亲王胤礼为承嗣子,并且承袭他的果亲王爵位。

果亲王膝下子嗣凋零,雍正十年,已经36岁的胤礼才有了长子,是他的侧福晋所生。出生后六个月不到就早逝了。因此,都没有来得及上玉牒,所以没有名字。
两年后,侧福晋还为他生育了一个女儿,但是也不到六个月早逝了。
生育较晚,主要是胤礼与嫡福晋感情较深。后来到了三十几岁,才娶的侧福晋,连续生下一子一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