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兵家有言:“三军未动,粮草必先行”,此乃率兵打仗的基本之道,更是体现了后勤保障在战争时期的重要作用。而在我军之中,亦是有数不胜数的优秀后勤干部。然而能得到陈毅元帅和“战神”粟裕双双称赞的,却唯有后勤干部张元寿一人。
据史料记载,此人曾是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关于他的功劳和重用,曾得“战神”粟裕盛赞:“有他相助,打仗无忧!”
于1955年的建国后首次大授衔,虽然他不在开国将军的名单上,但并非他资历、战功不够,而是因为他未曾活到大授衔。
当时陈毅元帅很是惋惜地说道:“张元寿啊,一等一的后勤专家!”而粟裕更是心痛、不舍道:“每回打仗,只要有元寿协助,打仗时必定无后顾之忧!”
然而,可惜的是张元寿将军英年早逝。于1913年,张元寿将军出生在福建永定县一个贫苦家庭。自少年时期开始,为了生计的他就已经在杂货铺当学徒。
后来他接触到进步思想,心中立志保家卫国。于1927年时,年仅14岁的张元寿开始投身于工人运动,此后正式走上革命道路。
1929年5月之时,毛主席和朱德老总率红四军入闽作战,在闽西一带开创革命斗争局面。而彼时的张元寿,立即前往家乡组织300多人的游击队务,于次年被编入红军的补充团,而张元寿则被任命为连长。
1931年之时,通过考验的张元寿被批准入党。在之后的长期战争中,张元寿的才能逐渐显露出来。上级领导发现他是一个搞后勤的优秀人才,随即举荐他担任红34师政治部政务处处长,以及红35师的军需处处长等等要职。
之后,张元寿还担任了中革军委总供给部财政处处长。手握财政大权的张元寿更是认真谨慎,从未出现丝毫差错。
当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后,张元寿又立即马不停蹄地为红军筹备物资。很快,张元寿在保安筹建被服厂,终于让红军战士们有了自己的棉衣过冬。
于1937年初秋之时,从抗大毕业的张元寿,被组织任命为军委供给部部长一职。在之后的抗战时期,能力极强的他又被调往新四军担任总兵站站长。当时在聚拢南方各地老红军,以及游击队干部之时,由于战争负伤的伤员太多,于是张元寿当机立断,将伤员们安置到离上海就近的安徽泾县一带治疗,然后立即前往上海购买大批药品为他们治伤。
如此安排,不但很好地保证了伤员们的安全,亦是将治疗距离、时间缩短,救活了很多重伤的战士、干部等人。
于1946年时,张元寿被组织调任为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一职,在之后的苏中、鲁南、以及莱芜战役中,张元寿的后勤工作都非常出色,极好地保证了战士们的物资战备需求。
而以上战役,亦是“战神”粟裕的得意之作。然而,世人皆知粟裕将军的大名,却无人知晓张元寿在幕后的辛勤、帷幄付出。
不过,粟裕将军一直未曾忘记张元寿的功劳,曾多次当众说道:“有元寿相助,打仗必定无忧!”然而令人揪心的是,于1947年的3月之时,彼时距新中国成立仅2年。在彼年3月的一天,张元寿乘车前往张店近郊,结果突遭敌人的飞机轰炸。中弹后的张元寿不幸牺牲,于世间仅3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