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作为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位丞相,
他真的谋反了吗?
还是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找个借口除掉了他?
刘伯温真的是胡惟庸毒死的吗?毒杀当朝大臣,他为什么能置身事外?
登上权力巅峰的胡惟庸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他的死因一直扑朔迷离,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胡惟庸与李善长
苦心经营得上位明朝选拔人才采用的是举荐制,也就是身在高位的大臣们向皇帝举荐,这样导致了很多弊病发生。
本来洪武三年朱元璋采用了科举制,他发现选出来的人才大多都是没有大才的人,于是洪武六年废除了科举制,又采用了举荐制。
老朱一直都没搞明白,科举并不是为了选拔人才,而是为了牢笼志士,把那些文化人都集在一起,关在功名利䘵的牢笼之中,今后天下闹事的人就少了,国家才能长久,造反这件事,都是由读书人牵头或者辅佐的,那些大字不识几个的人,就算造反也不可能成功。
公元1355年,朱元璋刚刚起兵不久,胡惟庸就来投奔朱元璋,当时朱元璋手下良臣猛将如云,诸如徐达、刘伯温等人都有经天纬地之才,胡惟庸长相并不出众,能力这玩意儿是需要实践证明的,初来乍到的胡惟庸并没有引起朱元璋的注意,没有得到重用。
胡惟庸想当官的心越来越强烈,开始曲线救国,他发现李善长十分有能力,是朱元璋身边的红人,而且还是自己的老乡,于是便开始走关系,讨好李善长,每次到李善长家里拜访都是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腋下夹瓶二锅头。
洪武6年,朱元璋废除了科举制,采取了举荐制选拔人才,李善长因为朱元璋的猜忌而被迫辞官回乡,临走时把自己的小弟胡惟庸推荐给朱元璋入朝为官,直接就是右丞相,这起步有点高。
已经辞官归乡的李善长做了人生中最错的一件事,此时的他就应该不问世事,隐居山林,没想到他还想回到朝堂,为了巩固与胡惟庸的关系,李善长还与胡惟庸联姻,开始讨好胡惟庸,真是三十年河东,如此拉扯不清,使得日后遭到了灭顶之灾。
1370年,随着杨宪被诛杀,高层位置出现了真空,胡惟庸逐渐走进了朱元璋的视野,老朱认为他很有才能,而且为人小心谨慎,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像杨宪一样放肆,到处招摇,于是提拔胡惟庸为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苦心经营多年的胡惟庸终于走上了权力的巅峰。
病中的刘伯温被毒死
在权力面前堕落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在权力面前没有几人能做到淡定从容,走上权力巅峰的胡惟庸逐渐迷失了自己,他知道自己的地位来之不易,当上左丞相之后便开始大权独揽,各地官员呈送给朱元璋的奏折,胡惟庸必须先看一遍,并不是他要替朱元璋处理事情,而是他要过滤掉那些弹劾他的奏折,只要是和自己政见不一的,他都扣下来不呈给朱元璋。
丞相为百官之首,坐得位置久了,胡惟庸的胆子越来越大,他开始擅自任命官员,很多人为了谋求高官厚䘵,开始走后门,给他送来了大量的金很珠宝,而胡惟庸从来都不拒绝,送什么都照单全收。
此时的胡惟庸,可以用走火入魔来形容,只因徐达在朱元璋面前说了他的坏话,他就敢向这个和朱元璋同生共死的人下手,他用钱收买徐达的家将,想要谋杀他。
这时候,一个世纪谜题出现了:
胡惟庸与刘伯温势同水火,他们都是身居高位,有利益冲突。
有一天刘伯温患病,朱元璋命胡惟庸前去探望,没想到刘伯温吃了胡惟庸给的药直接吭屁了。
按道理刘伯温是不可能吃胡惟庸带去的药,刘伯温曾经说过:“君若有命,臣不敢辞",他没有抗命就说明一定是朱元璋赐的,或者是胡惟庸使用了毒药假传朱元璋的口谕,命刘伯温服用,从刘伯温死后朱元璋的反应来看,他也是希望刘伯温消失的,而胡惟庸刚好做了刽子手,他顺水推舟揭过此事。
你们认为刘伯温是朱元璋赐药毒死的?还是胡惟庸公报私仇假传圣旨命其服毒的?
“胡惟庸案”受牵连的大臣
跳得越高,跌得越惨站在峰顶俯瞰苍生,胡惟庸竟然失去了以前的敬畏之心,此时的他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面对站在自己头顶的那个人,他的心里开始有了其它的想法。
他明白,想要降低朱元璋对自己的影响力,自己要有一些帮手,单打独斗行不通,他千方百计地拉拢因犯法受朱元璋遣责的吉安候陆仲亨、平凉候费聚,这些在外人马成为他的外部势力。然后他又拉拢朝中的御史大夫涂节、陈宁等人,开始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小团体。
这一切,对权力有着绝对控制欲的老朱看在眼里,他以一只破碗开局,赢得今天的局面,任何人想打皇位的主意,都得被他打入十八层地狱。朱元璋心中一直有一个疙瘩,他认为元朝之所以这么快灭亡,与宰相专权是分不开的,因此,他决心废除宰相制度,大权归于皇帝。
老朱揉了揉发红的眼睛,一夜没睡的他开始准备除掉胡惟庸,让侍卫们注意着胡惟庸的动向,有什么不对情况立马禀报,他现在需要的,是找一个借口,除掉胡惟庸。
此时,胡惟庸那坑爹的儿子出场了,在路上骑着高头大马横冲直闯和一架马车硬拼,直接挂机了,胡惟庸大怒,命人杀死了马夫。
这件事放在平时根本不算什么,但此时朱元璋想除掉他,那他就罪无可恕了,如此草菅人命,枉顾法纪。朱元璋非常地愤怒,他把胡惟庸抓了起来,查出了他私结朋党之事,1390年以谋反罪处死了胡惟庸,他也成了明朝处死的那么多人中,最惨的几个,不仅被凌尽,还全家处死,受他牵连的人前前后后一共有30000多人。
杀得整个朝堂战战兢兢,朱元璋借此机会废除了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的宰相制度,从此以后,朝廷的事务由六部负责,最后都由皇帝决定,朱元璋把权力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里。
朱元璋与胡惟庸
是罪有应得?还是莫须有?胡惟庸的死是罪有应得的?
还是朱元璋找了一个借口杀了他,目的只是想巩固皇权,废除分权的宰相制?
我个人认为,更倾向于后者,朱元璋为了皇权集中找的一个借口,的确,胡惟庸确实有罪,但是还没到牵连30000多人陪葬的地步。
为了巩固皇权,朱元璋可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力,他把奴隶制社会的活葬在明朝复活了,在古代只要生过孩子的妃子都不在殡葬之列,可朱元璋将自己的所有妃子都拿去陪葬。
明朝那些开国功臣哪个不是如履薄冰地活着,即使这样还是一不小心就丢了小命,徐达、李善长最后都难免被赐死。
1392年,明朝功臣们的末日来临,朱标吭屁了,看着年幼的朱允炆,为了皇位今后不被其它人夺去,大明朝永远姓朱,朱元璋向那些明朝的功臣、能臣们举起了屠刀。
以“胡党”和“蓝玉案”为借口,对文臣武将进行了大扫除,只要是他认为能威胁到朱允炆皇位的,宁可错杀,他都不放过。
蓝玉案杀了15000多人,加上胡惟案一共杀了差不多50000人,朝中大臣,外地守将,除了那几个藩王儿子,基本都被他杀光了。
朱元璋是一个对权力有绝对控制欲的人,从他的一系列操作可以看出,他杀胡惟庸,只不过是想为集中权力清除障碍而已。至于谋不谋反,那都是不重要的。
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胡惟庸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明朝一共五个丞相,胡惟庸刚好出现在朱元璋想要废除宰相制的节点上,做了那个倒霉蛋而已,没有胡惟庸,也会有李惟庸、王惟庸的出现,所以重要的不是胡惟庸,而是朱元璋想要改革内政,集中皇权。
关于胡惟庸的死,你有什么看法呢?
推荐阅读:
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的历史故事,人文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