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两次大规模焚书运动,你知道是在哪个朝代吗?由谁发起的?

袁遗说历史 2023-01-15 16:42:07

在我国历史上,有两次大规模的焚书运动,

他们的目的也是一样,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有利于巩固自己的统治。

其中一个是秦始皇,另外一个是谁你们知道吗?

而且后者造成的损失比秦始皇更大,破坏性更强,

可是我们在提起“焚书”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始皇。

......

很不公平,但又在情理之中,我们来了解一下,两次焚书的不同经历。

秦始皇沙雕

秦始皇焚书

提出焚书,我们就会联想到坑儒,

其实这二件事发生在不同的年代,不能混为一谈。

《史记·秦始皇本纪》: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

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学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服谁,造成了天下诸侯割据,华夏大地上,不同的国家并立,他们信奉的学说不一样,信仰也不尽相同。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各地残余势力仍然蠢蠢欲动,新成立的国家文字、语言、各种习俗都不同,给民族的融合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组织了一次宴会,召集了文臣和儒生们一起,名为聚会,其实他想从这些人身上找到治理国家的有效途径。治理和征服是二个不同的概念,治理国家那些百战百胜的将士们派不上用场。

酒过三巡,大家都有点上头,一个名叫淳于越的博士站出来,他对秦如皇推行的郡县制提出了疑虑,他建议秦始皇推行分封制,不要搞郡县制。

而郡县制把皇子建国封王的权力剥夺了,把权力掌握在了皇帝的手中,

此话一出口,那些参加宴会的儒生基本都是站在了淳于越的一方,拥护他的立场,

秦始皇有点头疼,他看着儒生们望过来希冀的目光,连忙移开了视线,他看向朝中的文臣们,希望他们能说点什么?看着低头默不作声、不与自己对视的朝中大臣,秦始皇内心哇凉哇凉的。

郡县制和分封制差别非常大,分封制就是皇帝的子孙都可以得到封土建国的机会,当分封制到了后期,皇子皇孙血缘关系越来越远的时候,他们就会为了争得最高的权力而相互征伐,造成国家的分裂。这是秦始皇最不愿意看到的。

秦秋战国的惨痛教训他不可能在让它们上演,今天就算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反对,他还是要义无反顾地推行郡县制。

这时候,李斯站出来反驳,他主张禁止人们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

李斯甚至向秦始皇建议,为了更好地统一人们的思想,不能有太多流派的学说存在,应该把非秦记的书籍,全部烧毁。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建议。

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

秦始皇焚书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现在很多网红帮他洗,说只是烧了农书、药书之类的,而且这些在秦皇宫都有备份。

其实真的没有必要否定发生的事,虽然当时的秦始皇下令焚书有些情绪化,但人非圣贤,当时李斯是唯一站在自己这边的人,这一行为对后事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他的本意还是好的,他想要一统华夏,使中国是一个有凝聚力、文化统一、政治契合的大一统国家。

虽然做法粗暴,但是其效果跟统一度量衡、钱币一样,是为了促使中国成为真正大一统的国家。

乾隆出巡

乾隆皇帝焚烧古籍

乾隆焚书运动是历史上灾难性最大的一次,其实清朝进北京后,一直都有焚书活动,清除那些和自己政见不和的汉人,只是到了乾隆年间,才正式下令焚书运动,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一次的焚书行动,他为了推行文化专制,在修《四库全书》时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焚书运动。

他借修书之名,大肆删改和焚毁那些不利于清王朝统治的古籍,查缴书籍,是乾隆修《四库全书》的一个目的,乾隆39年9月,明令查缴禁书,一直到58年,将近20年的时间里,历代大量典籍或者烧毁,或遭部分毁灭,造成空前未有的书籍灾难。

1782年,光浙江一个地区就烧了13862册,一共有3000多种书被乾隆皇帝烧掉和禁止。

从乾隆39年开始,武英殿前的火炉就没有在熄灭过,军机处的人全天监视着烧书,简直是暴殄天物,他在位的时候,一共有71万部古籍付之一炬。

乾隆认为,汉人的书籍都是有失偏颇的,最多只能留下3000卷,其它的必须全部烧毁。

这3000卷书最后编进了《四库全书》,成为我天朝的唯一教材,乾隆禁书毁书,是同时配合文字狱的,如果私藏了有问题的书,不仅书被禁,人也要被禁,如果书没有问题,你发表了有问题的评论。

这次焚书是历代王朝中最大规模的一次,《四库全书》的编纂对古籍进行了改编,编进了《四库全书》 ,造成了很多事实都被歪曲。对于反对民族矛盾、民族压迫和民族战斗精神的作品,尽量摒弃和抽毁,所谓的抽毁,就是一卷书有多少册,随机抽取其中几册烧毁,就像你练神功一样,让你练了上册没下册,练多了还有可能走火入魔。

这么一来,整个国家的思想高度集中,没有人敢发出其它的声音。

清朝一直以来都在学唐朝,比如学唐朝一样以“天下共主”自居,连国运都一样,唐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在唐玄宗管理下到达高潮,也在他手下开始滑落。清朝也是一样,康乾盛世在乾隆时期到达顶峰,也在他任期快速滑落。

但是,清朝却没有唐王朝那海纳百川,的气魄!

历史上还有刘秀、曹操等人有过烧书的运动,但是他们都没有对华夏的文化传播造成太大的损失。

无论是秦始皇还是乾隆,他们焚书的目的就是统一人们的思想,虽然他们的目的达到了,但是对后世人来说,那是一场文化浩劫,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只是当我们提起“焚书”这一词时,都会想起秦始皇,

不是因为他粗暴、恶劣、损失大,相反的,他的焚书,为华夏文明的统一铺平了道路,得到的比失去的要多得多。

而是因为他是第一人,第一个焚书的人,在人们的印象中最为深刻,

所以,这“锅”他不背都不行,甩都甩不掉!

推荐阅读:



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的历史故事,人文趣事!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