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董承这个人物虽然露脸的机会不多,但被刻画得颇为精彩,当然也引起了不少的争议。
比如书中对他冠以的国舅头衔,像第二十回就是《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董承是汉灵帝刘宏生母、仁和太后董氏的侄子,从这个辈分排下来算是汉献帝刘协的叔辈;同时他又是董贵人的生父,勉强可以算作刘协的老丈人。因此无论是称呼董承为皇叔或是国丈都能说得过去,可为啥要叫国舅?莫非这货嫁的不是闺女而是妹子……
甭管刘协是否给董承下过衣带诏,但这货策划诛曹的初衷肯定不是因为忠心
其实答案很简单,裴松之在给《三国志》作注时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
“董承,汉灵帝母董太后之侄,於献帝为丈人。盖古无丈人之名,故谓之舅也。”(《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第二》)
而另一个争议,就是刘协到底有没有给董承下过衣带诏。对于这个问题,史书中给出的解答并不一致。像是《后汉书》和《三国志》都言之凿凿的声称确有其事,只是董承“辞受”而刘备“未发”,这才导致后来二人一死一逃的下场。而在《献帝起居注》和《资治通鉴》中,对此事都含糊其辞,只是强调董承自己声称接受过刘协的诛曹密诏,至于是否确有其事就不好说了。
其实对这个问题的解读,我认为只需要从董承的身份为出发点去推断即可——无论是作为董太后的侄子还是董贵人的生父,董承外戚的身份都昭然若揭。而在东汉,又有哪个外戚是安分守己的货色?
《三国演义》的中心思想是忠汉,所以董承被塑造成了一个忠臣形象。无论是护驾东归还是受诏诛曹,看上去都是出于对汉室的忠心和对于刘协的维护。可事实上呢?想当初董承可是董卓女婿牛辅的部曲,无论是为祸洛阳、废杀少帝刘辩与何太后、盗劫文陵(刘宏的陵寝)还是强行迁都长安、对抗关东,他都算得上是从犯之一,也没有任何劝谏和对抗的举动。
至于所谓的护驾东归,其实是在董卓死后凉州军分裂内讧,一众军头将刘协当成唐僧肉争相夺之,董承恰巧成为胜利者中的一员而已。事实上在这一过程中真正居功至伟又毫无私心的是河内太守张杨,董承与杨奉、韩暹都是一路货色。而恰恰又是因为董承争权争不过韩暹,不得不密召曹操前来勤王助阵,这才给了后者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
无论到底有没有衣带诏,董承都会与曹操殊死一搏
所以无论刘协是否下过衣带诏,以董承志大才疏的德性以及空有车骑将军的名头却毫无实权的现状,都决定了他必会如飞蛾扑火般的殊死一搏。毕竟连杀猪的何进都当上了大将军,凭什么两世贵胄的董承就不行?
另一个否认刘协曾下过衣带诏的观点认为,在诛曹事败后董承、种辑、吴子兰、王子服等主谋以及董贵人皆被曹操诛杀,而刘协却安然无恙,这不正说明了后者与此事无关吗?
这个观点我是不认同的。毕竟在那个汉帝沦为傀儡、群雄逐鹿天下的时代,最爱刘协的人,恰是那些所谓汉室忠臣口中“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曹操啊。
01汉献帝刘协的一生无疑是个悲剧。在生母王美人刚怀上他时就遭到了何皇后的妒忌,吓得想要服药堕胎,幸而药效不佳,刘协才得以降生。
结果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王美人到底还是被何皇后毒死了。为了保住刘协的性命,汉灵帝刘宏不得不将其托付给董太后抚养,还因此被称为“董侯”——这也是刘协跟董承的渊源由来。
刘协的人生,既是不幸的,又是极其幸运的
刘宏驾崩后,嫡子刘辩继位,后者的舅舅何进因此当上了大将军。在正常情况下,曾跟刘辩竞争过帝位的刘协应该命不久矣,可谁知很快朝中大乱,何进被杀,董卓进京,一切都乱了套。
董卓可能是因为与董太后同姓,所以对刘协有了好感。当然,他更重要的目的是通过操持废立来树立权威、威吓天下,于是就废杀了少帝刘辩,立时年9岁的刘协为帝。
可是在暴戾的董卓那巨大的阴影下,刘协除了徒有个皇帝的虚名外,连小命都时刻有难保之虞。如果说后来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刘协依然是个傀儡,而在董卓的手底下他就是个待宰的小鸡,连反抗的念头都不敢有,只能瑟瑟发抖的接受命运的安排。
于是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董卓在朝中为所欲为,眼睁睁的看着诸侯们打着他的旗号乱战,眼睁睁的被裹挟着迁都长安,眼睁睁的看着洛阳被焚、黎民死难、百官受辱。哪怕在董卓死后,他也是被诸多野心家和军阀头子视为奇货可居的那块唐僧肉,被争来杀去、辗转流离。
要是被董卓始终攥在手里,刘协哪还敢搞什么衣带诏之类的小动作?
事实上刘协的人生真正安定下来,还是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迁都许昌、被曹操所“挟”以后。在此后的25年里,尽管他仍是天下人所公认的傀儡,但起码衣食丰足、生命无忧,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曹操都给予了他作为皇帝应有的尊重。
对此,可能有人会有不同的意见。毕竟曹超又是自封丞相,又是晋爵魏王,破坏了汉太祖刘邦钦定的“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白马之盟,而且还“参拜不名、剑履上殿”,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加九锡,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总之除了没称帝外,已经把刘协挤兑得无地自容了。
不仅如此,刘协“自由恋爱”而来的大小老婆伏皇后、董贵人及其全家老小都被曹操杀了个精光,就连伏皇后所出的两个皇子都没逃过当头一刀。过后曹操还“杀二送三”——直接将自己的3个女儿硬塞给刘协为后妃,简直是欺人太甚。
但凡事就怕比较——跟历朝历代的末代之君相比,刘协简直不要太幸福。曹操对他非但没有过任何废立之举,而且不乏敬畏:
“议郎赵彦尝为帝陈言时策,曹操恶而杀之。其余内外,多见诛戮。操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俯仰求出。旧仪,三公领兵朝见,令虎贲执刃挟之。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后汉书·卷十下·皇后纪第十下》)
话说在整个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整个中国北方都是曹氏天下。即便在那个不被刘孙等割据势力所承认的“汉廷”里边,除了伏、董等皇亲国戚和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人物外,实权皆被曹氏嫡系和亲信所掌握。在这种情况下,刘协为啥还敢操纵大小老婆没完没了的搞诛曹?话说当年董卓欺负他可比曹操欺负得狠多了,可那时刘协为啥吓得跟只瘟鸡似的,连个屁都不敢放?
正是因为曹操比董卓“好欺负”,刘协才会那么嘚瑟,这也算升米恩,斗米仇
还不是因为刘协知道曹操好歹是讲道理的,而且也不会废掉、杀掉他,才会如此为所欲为?要是曹操也像董卓那样说废立就废立、宰掉皇帝(包括太后)如宰鸡,你看刘协还敢这么瞎嘚瑟?
对董卓就怕得要死,对曹操则恨其不死——这大概就是个另类的升米恩、斗米仇的故事版本?
事实上在官渡之战以后,曹操作为天下诸侯第一人的地位已经彻底奠定。孙刘等其余割据势力尽管对他七个不服八个不忿,但皆自保有余,却无法动摇曹操在北方的统治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就算废掉刘协自立为帝,除了在短期内会造成一定的政治动荡外,根本无碍大局。
更保险的做法则是废掉刘协,改立个姓刘的黄口孺子为帝。如果他这么干了,即便是曹氏集团中的拥汉派其实也挑不出太多的毛病。
可是曹操并没有这么做。在余生的25年间,他始终对刘协称臣,而且在能给面子的情况下,也绝不故意让这位傀儡天子下不来台。
作为一个亡国之君,能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没灾没病的安坐帝位当个傀儡,而且居然还有闲情逸致撺掇大小老婆搞政变,这对于刘协来说既是不幸,也是一种大幸。
要是司马德文、元善见、宇文阐、李柷、赵桓、朱由榔之辈要是能获得刘协的待遇,估计能开心到疯掉。
在历代亡国之君中,刘协受到的优待都是顶级的
毕竟就算曹丕篡了刘协的帝位,后者除了不用再当傀儡外,生活几乎毫无变化:
“冬十月乙卯,皇帝逊位,魏王丕称天子。奉帝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第九》)
直到青龙二年(公元234年),也就是在他禅位15年后,刘协才寿终正寝,享年54岁(为东汉14帝中第二高寿者,仅次于光武帝刘秀),被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同时他的长子刘冯继承了山阳公的爵位,并传四世,直到西晋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山阳国毁于五胡之乱,山阳公的爵位才被废除。
但这事已经跟老曹家无关了。
02因为一部《三国演义》的影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曹操在普罗大众的眼中从来都是个大反派,而信誓旦旦要匡扶汉室的皇叔刘备则几乎是人见人爱的大好人。
而我一直很奇怪,为啥非得要匡扶汉室?
一个已经注定没救的王朝,为什么一定要去匡扶?
在中国历史上的各大王朝中,汉朝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个“尖子生”。可问题在于王朝如人生,同样有着由新生到死亡的过程,这几乎是个无法逆转的命运——自汉和帝刘肇之后,东汉王朝在事实上已经走向了下坡路,尤其是桓灵二帝在位期间天子荒淫无道,朝中群魔乱舞,地方贪官污吏横行,天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汉室,为啥非得要匡扶?
汉献帝刘协人很聪明,颇通权术,更懂得充分利用资源,显然比他那个混账老爹更适合当皇帝。不过生逢乱世,刘协的小聪明小智慧显然是不够看的,更不可能有忠汉派们吹嘘的“必成中兴之业”(《三国志·卷四十六·孙破虏讨逆传第一》)之类的本事。
对此我更倾向于柏杨先生的观点——九岁小娃,有屁圣德!
而曹操呢?除了不姓刘以外,他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能力以及志向、格局、眼光上可以全面碾压同时代的所有人物,包括刘孙在内。至于刘协,给老曹提鞋都不配。
真正能够给予曹操公正评价的,也唯有像他一样的英雄人物,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李大帝在骨子里跟曹操是一类人,一样的天资超人、才气纵横,一样的文武皆能、雄才大略,一样的慧眼识才、善于用人,一样的胆大妄为、敢为天下先。所以李世民对曹操有着天然的好感,不但尊曹魏为正统,而且在《祭魏武帝文》中将其比作可与伊尹、霍光同列的贤哲:
“伊尹之匡殷室,王道昏而复明;霍光之佐汉朝,皇纲否而还泰。立忠履节,爰在於斯。帝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太平御览·卷九十三·皇王部第十八》)
正如李大帝所言,曹操确实像极了霍光。尤其是在面临皇权的无限诱惑时,都能够克制住心底的欲望,并保持一颗初心。
曹操才是那个时代真正的英雄,刘协给他提鞋都不配
想当初汉昭帝刘弗年幼,大将军霍光总掌朝政,权势熏天。符节令眭弘以己度人觉得老霍肯定不甘寂寞,臣篡君位应该是迟早的事。于是为了争取个“从龙之功”,他便给霍光上了一道奏折大肆怂恿:
“先师董仲舒有言,虽有继体守文之君,不害圣人之受命。汉家尧后,有传国之运。汉帝宜谁差天下,求索贤人,禅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如殷、周二王后,以承顺天命。”(《汉书·卷七十五·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
小眭就差赤裸裸的点名让汉昭帝刘弗禅位给霍光了,不过他却低估了后者的觉悟。人家老霍可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心忠于大汉朝,对于谋权篡位这种事毫无兴趣,于是眭弘就不出意料的被砍了脑袋。
相较于霍光,曹操所面临的诱惑显然更大。毕竟经过近400年的沧桑岁月洗礼,刘家皇帝自带的神圣光环早已黯淡无光。尤其是在那个大乱世中,刘协这个有屁圣德的傀儡天子跟一个一统北方的大英雄相比,哪个更靠得住即便用脚后跟去想,答案也显而易见。
而曹操的态度,显然也比霍光更暧昧。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朝中百官向刘协上表请封曹操为魏公。而在这份奏表上签字画押的包括荀攸、钟繇、毛玠、贾诩、程昱、董昭、夏侯惇、曹洪、曹仁等几乎所有曹氏集团、亦是当时“汉廷”中的核心人物,唯一的反对者只有荀彧。
那副架势,就算老曹直接称帝怕是也能畅通无阻,可是他只接受了魏公。
以当时曹操的威望和实力,无论是废杀刘协还是自己称帝都不会有什么障碍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因为袭杀关羽,孙权为了祸水东引便怂恿曹操称帝。对此后者的反应是一声冷笑:“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魏略辑本·卷一》)而面对此后麾下铺天盖地而来的劝进风潮,曹操的答复半是认真,半是敷衍:
“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武帝纪第一》)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阳。9个月后其子曹丕受禅于刘协,改汉为魏——你可以认为这是曹操的授意,也可以认为是曹丕的野心,但除了这对父子以外,谁又能得知真相呢?
而一个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是,那个“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曹操,终其一生也未负刘协。
03相较于终生未染指帝位的“曹贼”,形象伟光正的刘皇叔称帝的姿势就实在太难看了:
“蜀中传言汉帝已遇害,于是汉中王发丧制服,谥曰孝愍皇帝。群下竞言符瑞,劝汉中王称尊号……夏,四月,丙午,汉中王即皇帝位于武担之南,大赦,改元章武。”(《资治通鉴·卷六十九·魏纪第一》)
话说曹丕篡汉后顺手宰了刘协,也不算什么让人大惊小怪的操作,所以千里之外的蜀中流传类似的谣言也不为过。可你刘皇叔又不是八卦吃瓜众,对这样异常重大的事件无论如何也得慎重再慎重、确认再确认吧?咋就迫不及待的立马给口口声声要誓死效忠的主子披麻戴孝、连谥号都准备好了?
刘备的人设是典型的儒家君子,但这类君子大多是伪的
给人的感觉像不像是生怕刘协没死,所以才干净利索的予以官方盖棺定论?
而且就算当时没有飞机高铁,更没电报电话,但从曹丕篡汉到刘备称帝的好几个月时间里,足够无数拨探子、间谍在魏蜀间跑好几个来回了。更何况曹丕也没把刘协藏起来或是关起来,还让后者在其封国(山阳国,今河南焦作境内)满地乱窜,想得知其尚在人世的确切消息其实一点都不难。
可刘皇叔呢?我不知道,我没看见,更没人告诉过我,反正我就是要称帝,就是要成为大汉王朝的唯一正统……
至于刘协,对于刘皇叔来说就是“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都成孝愍皇帝了,怎么可能不死?闲着没事去庙里胡乱上两炷香,已经算是对得起他了。
话说魏蜀吴三国中,曹丕篡汉既是顺理成章又明目张胆,没啥明确政治主张的孙权称帝算是随大流,也让人挑不出啥毛病。唯独打着匡扶汉室旗号的刘备,称帝的姿势最难看,在事实上也最无法服众。
但谁让他姓刘呢?哪怕他只是300多年前一个西汉闲散宗室的120多个儿子其中之一的后裔。但在没得选的情况下,坚持正统论的儒家士人也只能矬子里拔大个,拼命的吹捧粉饰这位刘皇叔,连他排个气都得是香的。
不过客观公正的讲,刘备不顾刘协的死活、非得夺取后者汉室唯一正统的名分悍然称帝的举动,也有其不得已之处。
不得不说,在曹刘孙三家势力中蜀汉不但最弱鸡,而且内部更是一团散沙
相比曹孙两家有着坚实的统治基础和庞大的嫡系力量,刘备麾下的势力更像一盘大杂烩——除了关张简(雍)外,基本上都是被人一路追打到哪儿就划拉到哪儿。幽冀的、徐州的、荆州的、凉州的、川蜀的,堪称是山头林立、派系丛生,而且大多是谁都不服谁,闹内讧更是常有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可以打出匡扶汉室的旗号招揽人心,可他麾下的各派势力有几个在乎汉室死不死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之所以追随刘备,还不是因为没得选?要么跟曹孙有仇,要么人家看不上,要么就是够不着……剔除那些不靠谱的小说家言,现实中谁有那么多的理想执念?整天出生入死的还不是为了追求权势富贵?
尤其是在刘备夺取川蜀之后,内部矛盾日益突出。要不是他借着曹丕篡汉的机会及时称帝,让麾下跟着鸡犬升天,弄不好就要提前“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了。
所以他称帝的动机是如此迫切,根本与刘协的死活无关,更不容阻止。比如当时的谏议大夫费诗认为他称帝的时机不合适,便上表劝阻:
“殿下以曹操父子逼主篡位,故乃羇旅万里,纠合士众,将以讨贼。今大敌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与楚约,先破秦者王。及屠咸阳,获子婴,犹怀推让,况今殿下未出门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诚不为殿下取也。”(《三国志·卷四十一·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
费诗的话虽然扎心窝子,但句句是实啊——你刘大耳朵口口声声要灭贼复汉,结果现在家门都没出就一门心思要当皇帝。想当年你那个脸皮厚如城墙的祖宗刘邦,就算攻陷咸阳、活捉子婴了都不好意思称王,你这么干得有多不要脸?
就费诗敢说大实话,结果还遭到了刘备的疯狂报复
按照我们对刘皇叔的传统印象,在费诗献上谏言后怎么不得羞愧一下、惶恐一下,最起码也得诚心解释一下吧?可事实却是“王不悦,左迁诗为部永昌从事”(《资治通鉴·卷六十九·魏纪第一》)——气得直接一脚把费诗踹到鸟不拉屎的永昌郡(今云南西部)跟野人打交道去了。
老子就是不要脸了,谁又能把我怎样?
04做个假设——要是刘备匡扶汉室成功了,那么刘协的命运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我的观点是,到了那时刘协才会发现谁是真正的爱他,估计会想要跪在地上追悔莫及的想管曹操叫爸爸。
其实想知道刘协的命运走向,参考一下刘璋的下场就可以了。
《隆中对》的实质,就是诸葛亮忽悠刘备把他家亲戚先统统干掉再说
想当初诸葛亮初出茅庐时向刘备献上《隆中对》,其中心思想就是要想兴复汉室,就得先抢荆州、再夺巴蜀。刘备听后如醍醐灌顶,兴奋得不能自已,把诸葛亮当成了心头宝,连关张这样的“旧爱”都不在乎了:
“先主曰:‘善!’於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原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第五》)
可问题是当时的荆州之主是刘表、益州老大是刘璋。这二位不仅同为刘姓宗室,而且家世更好、地位更高、势力更强,理论上比刘备更有资格匡扶汉室。
更别提刘表、刘璋还是刘协在地方上唯二可依靠的力量,也是对那些外姓野心家最有震慑力的钳制,当时正被老曹揍成狗的刘备根本没法跟人家比。
而诸葛亮给刘备出的主意说白了就是要想中兴刘氏江山,就得先把所有姓刘的都干掉,然后剩下刘备这唯一一个姓刘的再跟曹孙等外姓势力死磕。
是不是感觉哪里不对?难道这是欲练神功,必先自宫的套路?
然而从刘备的兴奋以及此后一丝不苟的照章执行的表现来看,他是真的不在乎那些姓刘的亲戚的死活。至于匡扶汉室的口号,更是让人怀疑打一开始,他要匡扶的就是他刘备自家的所谓汉室吧?
这一点,从他对待刘璋的态度上就可见一斑。
历史上的刘璋并非像小说中那样无德无能,相反他将益州治理得很好,也很得民心
话说在小说中,刘璋就是个懦弱无能的废柴,而且把益州治理得一塌糊涂。于是当刘备大军打来时,川蜀民众纷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对刘璋弃之如敝履。可事实上呢:
“十九年,(刘备)进围成都,数十日,城中有精兵三万人,谷支一年,吏民咸欲拒战。璋言:‘父子在州二十余岁,无恩德以加百姓,而攻战三载,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遂开城出降,群下莫不流涕。”(《后汉书·卷七十五·刘焉袁术吕布列传第六十五》)
这才符合常理嘛——刘备一个河北人,大半辈子在北方打混,川人知道他是老几?怎么可能瞅上几眼、说上几句就纳头便拜?事实上刘焉、刘璋父子经营益州20多年,与之结怨的大多是中上层士人和权贵,与其他割据军阀相比,这对父子对百姓还是不错的,也颇具人望。
所以刘备在拿下益州后,对刘璋极为忌惮,但又不好直接砍死,干脆一脚将其踹到公安县(今湖北荆州)安置。为啥要弄到那儿?一者此地远离益州的根基之地,不愁刘璋搞事情;二者有忠心耿耿的关羽看着,不怕刘璋搞事情;其三荆州可是个四战之地,今天姓刘,明天就可能姓孙或姓曹。要是赶上大战之时又碰上个不开眼的顺手砍下一刀,刘皇叔不就彻底省心了吗?
果然不出所料——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遣吕蒙、陆逊偷袭荆州,果然抓走了刘璋。不过仲谋兄可是个高人,哪能让自己的便宜妹夫心想事成?于是他不但把刘璋养得白白胖胖,还在其头上安了个益州牧的空衔。虽然没啥实际价值,但也能恶心恶心妹夫不是?
小孙跟老曹互殴总吃亏,但坑起妹夫来从来都是得心应手
因此,按照刘皇叔的一贯表现,如果他真能锤翻曹孙、匡扶了汉室,估计以其虚伪也没法像曹丕那样光明正大的篡位自立。表面上当然还要奉刘协为尊,然后再让这货一不小心喝水呛死、吃饼噎死或是走路姿势不对把自己绊死……然后不就能心想事成了吗?
历史就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明目张胆说瞎话不过是常规操作。像我们熟知的关于老曹“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说,其实人家许(劭)大神棍当年是这么说的:
“曹操微时,常卑辞厚礼,求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对,操乃伺隙胁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操大悦而去。”(《后汉书·卷六十八郭符许列传第五十八》)
看看,这给改得有多无耻?
刘琦 No.2
小时候总认为刘备和宋江才是大英雄,真汉子。长大了才知道一个是霍乱天下的投机份子,一个是自私自利的官迷,历史这小姑娘,被人整容整得太厉害了
后背连中20枪,活腻了,自杀身亡;夜连御20女,脱阳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