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官,是中国古代官僚体系中一个非常神奇的存在。表面上,他们甭管什么实际政务都插不上手,也不掌吏财兵刑等大权,而且品秩通常也不算高,经常穷得叮当响。但实际上,言官堪称是古代官场中搅S棍般的存在,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无论皇帝权贵还是升斗小吏,只要被这帮家伙盯上,不死也得扒层皮。
看谁不顺眼都能弹劾,弹错了还不用承担责任,就问你爽不爽?
言官凭啥能这么牛?因为他们的职责就是监督和谏诤,只要看谁不顺眼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提出批评甚至进行审讯、惩处。而且就算批错了、审错了、判错了往往也无须承担责任。更离谱的是他们想搞谁根本不需要什么切实的证据,一句“风闻奏事”就可取代一切人证物证。
那么何为风闻奏事?简单说就是不但可以听风就是雨,而且还无须实名举报:
“故御史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旧制但闻风弹事,提纲而已。旧例,御史台不受诉讼,有通辞状者,立於台门候御史,御史竟往门外收采之,可弹者,略其姓名,皆云‘风闻访知’。”(《文献通考·卷五十三·职官考第七》)
所以言官才是真正的喷子之王,与之相比现在网络上的那些键盘侠简直弱爆了。
但言官也是有分工的,简单来说就是分为监官和谏官,合称“台谏”。其中的差别简单来说就是监官只能喷当官的,谏官则专职跟皇帝怄气。而谏官一旦能将皇帝气个死去活来,那就必然青史流芳,比如汉朝的王褒、贡禹、匡衡、王吉,宋朝的司马光、欧阳修、王禹偁、苏辙,明朝的王琼、杨涟、李时勉、袁可立等等,基本上都是这么出名的。
但无论上述这些人再怎么能喷,但在专怼皇帝心窝子这件事上面对两尊至高无上的大神,也得自惭形秽、退避三舍。
这两座大神象征着谏官的至高荣耀,他们就是唐朝的魏徵,和明朝的海瑞。
海瑞是骂嘉靖骂到闻名天下后,才当上言官的
海刚峰之威猛自不必说,《治安疏》中的一句“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几乎要了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半条小命,更让人为之高山仰止——“一时中外人士,无不想望风采,所愿为执鞭久矣”(《刻海忠介公文集序》)。
而魏徵的盛名,更多的来自于被他恶心了半辈子的唐太宗李世民亲手给予的“五星好评”。比如以史为鉴,比如千古人镜这些在如今脍炙人口的典故,都是李大帝给这位大唐郑国公戴上的高帽。
但抛开那些非黑即白的史观,魏徵的故事可就不仅仅是喷子之王那么简单了。这位千古人镜之所以能够名垂千古,大概就因为他是那位杰出的“大匠”李世民亲手炼成的。
01魏徵,字玄成,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晋州)人,出身破落的官宦世家,因为家贫且不事生产,早年间为了谋生还一度出家当了道士。
在后世,魏徵被赋予的最具代表性的符号,就是“忠直”二字。比如最赏识他的大老板李世民就宣称过,“当今朝臣忠謇,无逾魏徵”(《旧唐书·卷七十一·列传第二十一》)。
魏徵的形象和履历反差之大,能让人瞠目结舌
然而我们要是仔细捋一捋老魏的早期履历,就能让李大帝啪啪打脸。
在隋末的那个大乱世中,魏徵一度投奔了武阳郡丞元宝藏,在其麾下当了个小官。这是他首次踏足官场,所效忠的理所应当就是大隋朝。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眼见大隋江河日下、没什么混头了,元宝藏就起兵造反投奔了瓦岗军。对此,魏徵并没有什么意见,还积极的替元宝藏起草了各种投顺文书,并以出众的文采引起了瓦岗军二老板李密的青睐与关注。
然而这并没有改变魏徵的命运。因为李密这个人吧,确实有双发现人才的慧眼,却偏偏没有用人之能更没有容人之量。所以老魏在瓦岗军中的作用,也就是打打酱油而已。
一年多之后,瓦岗军惨败于王世充之手,随即树倒猢狲散。李密仓皇之下西奔长安投靠了李渊,魏徵也随大流跟着又换了个新主子。
这是魏徵官宦生涯中的第三仕,但并不意味着他的跳槽之旅到此为止,更精彩的还在后边呢。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九月窦建德攻破黎阳(今河南浚县),将城中的一大票大唐权贵大臣抓了俘虏,比如淮安郡王李神通,比如后来的大唐军神,时任曹国公、右武侯大将军的李世勣,比如20多年以后扬威西域,出任过安西都护的郭孝恪,比如唐高祖李渊的亲妹妹同安公主等等。当然,其中还有个在此时尚属默默无闻的名字,那就是魏徵。
此时的魏徵有多没牌面?同时被抓的几个大人物中,李世勣和郭孝恪仗着武艺高强逃掉了,李神通和同安公主被李渊赎回去了,就剩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魏压根没人搭理,也可能就是被忘掉了。
在受到李世民青睐之前,魏徵就是个当了人质都没人赎的微末人物
看着这个可怜巴巴的家伙,窦建德觉得一刀宰掉有点可惜,就任命他为起居舍人,相当于给老窦当起了秘书。
魏大秘这么一干就是3年多,直到虎牢关之战后窦建德败亡、他又一次被抓了俘虏后才宣告卸任。请注意——这位后来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大唐开国元勋是作为窦建德“伪政权”中的一员在战场上被俘的,而非作为大唐旧臣火线反正或是起义啥的才重新回归旧日阵营。
而且魏徵还是被李世民亲手抓获的,这也是二人首次正式打上交道,就是场合和身份地位略显尴尬……更尴尬的是,李魏这对君臣并没有上演一幕“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式的传奇戏码,相反在那个大唐皇储之争初见端倪、太子系与秦王系日趋剑拔弩张的当口,魏徵就在李世民面前打了个照面,然后就义无反顾的投奔了李建成,还给后者当起了太子洗马。
尤其是在武德末年,太子和秦王这对亲兄弟为了夺嫡近乎公开翻脸之际,魏徵更是整天撺掇李建成赶紧弄死他家二弟以绝后患。可在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惨败身死之后,他又连个磕巴都不打且极其熟练的再度转换阵营,去给李世民当起了“人镜”。
话说汉末时吕布因擅长跳槽而被冠以了“三姓家奴”的恶名,并遗臭千年。而在魏徵的一生中,曾先后仕四朝、事六主,虽有文弱书生在乱世中身不由己而随波逐流的苦衷,但无论如何也算不上是个“完臣”。然而相比吕布被人揪住小辫子痛骂不止的悲惨下场,为啥经历相似甚至可以说更加不堪的魏徵却名声极好,几乎成了历代名臣、谏臣的典范?
02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老魏虽然在军政大略上能力很一般,打起仗来还老爱往战俘营里钻,但架不住人家嘴炮功夫无敌啊。而且他有别于其他喷子的最大特征,就是专逮皇帝喷,对其他人压根就提不起兴趣……
贞观年间大唐朝堂上最常见的场景,就是皇帝被魏徵喷得满脸口水
话说从古至今,文人士大夫最爱干的事之一就是在不危及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跟为上位者唱反调,并将其视为所谓的“文人风骨”。而魏徵最爱怼的,又是被公认在历代各种千古一帝中最名副其实的那位贞观大帝,而且老魏不但能经常将老李喷得魂不附体,反过来老李还得纡尊降贵的给老魏赔笑脸。这就让文人士大夫们很有代入感了,而且一代入就不仅仅是与有荣焉的问题了,简直都能爽歪歪。
而且史书又都是这帮人写的,要是再不把魏徵吹上天,那才是见了鬼。
魏徵的那些所谓“犯颜直谏”的事迹简直数不胜数,大概是因为这厮每天上班唯一的工作就是跟李世民唱反调和演对台戏——反正不管后者想干点啥,前者都一定会蹦出来反对。
李世民要出兵讨伐外夷,魏徵反对;李世民要平息地方叛乱,魏徵反对;李世民要处罚犯错的官员,魏徵反对;李世民要严格考核吏治,魏徵反对;李世民要给因贪污被撤职的旧部开后门,魏徵反对;李世民想接见西域各国的使臣,魏徵反对;李世民思念亡妻,魏徵反对;李世民溺爱儿女,魏徵反对;等到魏家的亲戚疑似犯罪,李世民觉得苍蝇不叮无缝蛋,想让魏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时,魏徵继续反对……
反正在贞观年间的大唐朝堂上,只要魏徵冒头,必然高呼着“我反对”。当然,偶尔也有魏徵不反对的时候,比如李世民给他加官进爵。
直到武德九年(公元626年)魏徵投入李世民阵营时,还仅是个正五品的谏议大夫,属于中级官员范畴。可在短短的7年后,他已经高迁侍中,不但成了门下省的头号大佬,同时累授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封郑国公——此时的魏徵,已经贵为站在大唐王朝的权力金字塔最顶尖上的人物之一了。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魏徵可能是最名实不副的一个
贞观十七年(公元公元643年)李世民令阎立本绘二十四功臣画像供奉于凌烟阁,魏徵就高居第四位。比他资历更老、功劳更大、能力更强如房玄龄、尉迟恭、李靖,与李世民关系更加亲近如高士廉、段志玄、柴绍,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名气都不见得比魏徵小的如侯君集、程知节、唐俭、李世勣、秦琼等人,都被他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无论怎么看,这事都是离谱他娘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诚然,我们都该承认魏徵所秉承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薄赋敛,轻租税”、“息末敦本”、“宽仁治天下”等政治理念,都对李世民产生了积极有益的影响。贞观之治的那枚大军功章中,无论如何都该有他的一份。尤其是魏徵作为谏臣、诤臣的杰出代表,给后代同行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与文皇讨论政术,往复应对,凡数十万言。其匡过弼违,能近取譬,博约连类,皆前代诤臣之不至者……虽汉之刘向、魏之徐邈、晋之山涛、宋之谢朏,才则才矣,比文贞之雅道,不有遗行乎?前代诤臣,一人而已。”(《旧唐书·卷七十一·列传第二十一》)
但是……可但是,大唐朝可是尚武的啊,最重军功。要是没立下军功,基本上没可能在贞观年间的大唐朝堂上混到靠前的位置。
像李靖、李世勣、侯君集等武将自不用说,还能凭借军功出将入相、横跨文武。像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这样的纯文臣,也不乏参谋赞画之功,像长孙无忌、高士廉、长孙顺德这样的皇亲国戚都曾在战场上出生入死过,唐俭这位贞观年间的大唐头号外交官更是曾以身犯险,甘愿作为诱饵钓住东突厥颉利可汗,以险些丢掉小命为代价造就了李靖“雪夜破襄城”的盖世奇功。
除了魏徵,贞观年间的大唐名臣哪个不是军功卓著?
可谁听说过魏徵立下过什么战功?这厮跟战事沾边儿的地方,除了当俘虏,就是每当李世民要出兵时,就跳出来大叫“我反对”吧?
甭管是按照大唐朝的规章制度还是朝野间的人心所向,魏徵都没有理由打破这个惯例,还将一大堆李世民真正的亲信、嫡系和老资格的元从宿臣踩在脚下。
03不过一件事是否可行、能行,最后还不是李世民一句话说了算?就算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只要他不听,那就全是一文不值的废话。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但不意味着他就是完人
魏徵从出仕开始,连换了元宝藏、李密、李渊、窦建德、李建成等好几位老板却一直郁郁不得志,偏偏却能在李世民手底下一飞冲天,看似是时来运转,其实不如说是运气爆棚。
对于一个帝王而言,臣子是无所谓忠奸善恶的,只看他是否符合自己所需、是否能为自己所用。而恰恰在贞观年间,李世民身边就缺少一个能成天打他脸的诤臣角色,拿魏徵来填空简直太合适不过了。
李大帝又不是受虐狂,当然不会挨骂上瘾,他这么做也是有苦衷的。具体来说,就是为了稳固帝位,减少治理天下的阻力。
李唐能在隋末那场大乱世中脱颖而出并最终一统天下,并非偶然。因为老李家本身就是世家豪族出身,与统治中原近200年的鲜卑人有着很紧密的关系,同时还跟前朝的杨坚、杨广这对皇帝父子是亲戚。所以相比王世充、窦建德、李密之流的乱世枭雄,李渊父子最终能够定鼎天下是在当时的各种主流势力和舆论能够接受,也更愿意接受的一个结果。
但他们能够接受李家,并不代表就能顺理成章的接受和支持李世民。
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位非嫡长子出身、本应与皇位无缘的前大唐秦王在玄武门之变中弑兄逼父,以非常不光彩的手段夺取了天下至尊的宝座,更在于这位看上去英明神武的新皇帝,让他们的心里产生了一种熟悉的恐惧感——就在短短的22年前,那个以晋王的身份登基成为大隋皇帝的家伙,不也是一样的英明神武吗?
没错,刚刚称帝时的李世民跟他的表叔、隋炀帝杨广简直是太像了。
就本性而言,李世民与杨广恍如双生子
同样都是非嫡长子的身份,同样都是从小就有着超人的天资和号召力,同样都是在当藩王时就战功卓著、扫平过大半个天下,同样都是以不光彩的手段干掉了自己的太子哥哥,同样都是为了夺取至高权力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忤逆自己的亲老子……更可怕的是,你再回想一下杨广在当上皇帝以后,都干了些什么?
改制度、更律法,大肆裁汰旧官僚、扶植重用新势力;修运河、建东都、兴科举,肆无忌惮的掏空士族门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征吐谷浑、伐林邑、讨契丹、威慑突厥,东征西讨使得皇权大兴。若非是跟高丽顶牛顶上了头,让被杨广收拾得痛不欲生的世家逮到机会、在他身后点着了一场燎原大火并将大隋朝彻底覆灭的话,那么史上唯一堪与始皇帝并列的千古一帝,是不是就要姓杨了?
伟人在其著名的词作《沁园春·雪》中,列举了中国古代最杰出也是最有作为的几位皇帝,即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几位帝王或为开创之君,或为中兴之主,但其最大的共同特征,就是扫平了旧势力、开拓了新秩序,从而集中了大权,才能立下那些丰功伟业。
这与杨广的毕生追求和所为又有何异?只不过他最终失败了而已。否则在伟人的词作中,就没有他的那个大外甥的容身之地了。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李世民才是杨广政治遗产的真正继承人。
这样一个“小杨广”登基为帝,可想而知那些旧势力、既得利益派,也就是士族门阀们有多么恐慌,又是多么迫不及待的筹划着故技重施,把这位新皇帝搞掉或是搞残。
所以我们才看到了这么匪夷所思的一幕——武德九年八月初九(626年9月4日)李世民登基为帝,八月十九日突厥颉利可汗入侵泾州,并仅用了10天的时间就兵临渭水、威胁长安。最后逼得李世民不得不匹马出城,与颉利结成令其终生感到耻辱的渭水之盟。
从汉末到隋唐,士族势力想要换掉或干脆杀死个帝王并非什么天方夜谭的事情
话说突厥人啥时候变得这么牛了?要知道在前朝的时候,经过杨爽、杨素等一干大隋猛将的穷追猛打,突厥人早就被削得屁滚尿流,两军对垒的结果动辄就是“杀伤不可胜计,群虏号哭而去”(《隋书·卷四十八·列传第十三》)。这就使得在隋末中原大乱、群龙无首之时,屡遭重创的突厥人只敢蹲在塞外吃瓜流口水,撑死了也就是骚扰一下边境,却丝毫不敢动起大举南下的念头。
在李世民登基前的武德年间,唐军就经常在边境上与突厥人发生冲突,并在总体上占据优势,一直压着后者在打。可怎么李世民一登基,突厥人就忽然像得了失心疯似的觉得自己行了,而且还真就行了?
要知道20万大军倾力南下,几乎意味着赌上了突厥人的族运,一旦失败就是彻底完犊子的下场。要下定这样的决心又会有多么的艰难,可为啥颉利就敢这么干?要说大唐内部没有人,还是有着相当强大势力的人与其勾结、当带路党,打死颉利我都不信。
而且颉利一南下,沿途唐军几乎全无抵抗拦截,放任其在短短10天之内就兵临长安城下,而且遍布全国的近百万大军几乎无人赶来勤王救驾——从秦汉开始的匈奴人、鲜卑人都没遇到过的好事,凭啥就无缘无故砸到突厥人头上?
况且在突厥人无功而返后,自归顺后一直都挺老实的罗艺就无缘无故的反了。紧接着像李幼良、李孝常、刘德裕、长孙安业等李唐宗室、秦王旧部以及亲戚等完全没有理由造反的家伙,统统都反了。
这很明显的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人在推动他们造反——不过反的不是李唐,而是李世民这个皇帝。
因为李世民横加干涉的结果,我们已经很难从史料中挖掘出当年的真像
同样的事情,杨广也遇见过。这位隋炀帝做出的反应就是抡起四十米长的大刀迎头砍了过去,那么李世民又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04李世民与杨广的相似,更多的体现在“神似”上,即拥有同样的格局和眼光,有着同样的破旧立新、开拓进取的雄心壮志。但在实现这一远大理想的目标手段上,二者则截然不同——杨广是勇往直进,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而李世民的手腕就显得圆滑高明得多。就像他的用兵风格一样,时而锋锐为天下至利,时而飘忽若天外飞仙,反正总能出敌意料,使一切不可能成为可能。
具体来说,李世民就像个耐心版的杨广。
相比缺乏耐心的杨广,李世民是真正的权谋大师
因为首开干涉、篡改起居注的恶劣先例,所以贞观初年发生在大唐宫廷高墙之内那些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我们已经很难一窥其中真像。但显而易见的是,经过登基之初来自内部一系列的阴险背刺之后,李世民很快展开了报复——像河东裴氏、河南窦氏、弘农杨氏、兰陵萧氏、京兆杜氏等横跨南北朝以及隋唐数百年不倒的世家豪族,很快被清理出了朝堂高位,在贞观年间再无出头之日。
换成杨广一定会对其斩尽杀绝,而李世民在出了一口恶气之后,首先想到的却是如何弥补来自于皇室与士族间的裂痕,以缓和日趋紧张的君臣矛盾。
于是他及时的竖起了魏徵这面人镜,并给自己立下了虚心纳谏的人设。
为啥是魏徵?不仅因为合适,而且合适到了非他莫属的程度。
首先因为老魏是个纯粹的文臣,跟兵权扯不上半毛钱的关系,所以李大帝对他无比放心;其次就因为魏徵的背景实在是太干净了——跟过一大堆老板,结果跟一个倒一个,最后把自己混成了个孤臣,跟谁都扯不上多深的关系,想拉帮结派搞小阵营纯属妄想,所以李世民把他捧起来也没啥后顾之忧;最后就是老魏这个人吧,有两个非常让李世民欣赏的优点。其一就是非常务实,无论是自愿还是被迫,反正给谁打工都是踏踏实实、尽心尽力的干;其二就是非常惜命,一旦小命受到威胁,那么择木而栖、择主而事起来堪称干净利索,毫不拖泥带水。
而且魏徵在给李建成打工时,可是跟李世民结下过不小的仇。所以后者让前者放开手脚没完没了的“犯颜直谏”,不但显得毫不突兀也符合人设,而且更加凸显了这位贞观大帝心怀宽广,有容人之量,岂不是皆大欢喜?
若非李世民有意纵容,魏徵坟头上的草早不知冒几轮了
于是魏徵刚一投入麾下,李世民就任命他当上了谏议大夫,专门负责给自己挑刺。等到老魏初步显示出身为谏官的优秀潜质以及能够很好的跟自己搭戏的深厚演技之后,李世民又连续给他升职。在短短7年的时间后,魏徵就当上了侍中,封郑国公,正式成为了大唐朝的顶级大员。
侍中,就是三省六部制下的门下省的一把手,而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最重要的是有封驳之权——就是李世民这位皇帝想干点啥或者下达了“圣命”,只要魏徵这位侍中说不行,那么李大帝除了干瞪眼和无能痛骂外,只能乖乖妥协或撤销命令。
所以谏官只是喷子,只有当上侍中,那才是名副其实的喷子之王。
话说凡是搞三省六部制的王朝,绝大多数皇帝可能会在任命宰相(尚书令)上唯才是举,但一旦涉及到侍中这样的职务,一定会优选亲信、马屁精或狗腿子,否则谁受得了成天被戳肺管子或是被“封驳”?
偏偏李世民就不走寻常路。在贞观年间当过侍中的,除了高士廉、杜如晦、长孙无忌这样真正的心腹曾短暂任职外,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王珪、魏徵、杨师道、刘洎这样政治观点相对中立甚至与其有冲突的非嫡系臣子在位,这又是为啥?
因为当李世民竖起像魏徵这样的贞观治政头号反对者的大旗以后,几乎就将朝野上下、无论在明在暗的反对势力,都弄到一块儿扎堆了。而且每当魏徵跳出来高呼“我反对”时,这帮人都会自动的站在他的身后,一起起哄架秧子,或者每当他们要拿什么由头戳皇帝肺管子时,都会撺掇忽悠魏徵来当带头大哥。
更妙的是,李世民每每对魏徵表现出妥协退让、虚心纳谏的姿态,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那些真正的反对派的虚荣心,体现了他们的存在感。于是又往往在李世民更迫切、更优先追求的目标前,更容易做出妥协。
魏徵一出鬼魅魍魉便无所遁形,还任由李世民耍弄,这有多爽?
于是李世民无须像杨广那样砍掉一地的脑袋,闹得朝野沸腾、天下大乱,就能更容易的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
不得不说,贞观之治的大好局面与李世民和魏徵这对君臣完美默契演出的这场直谏与纳谏的好戏,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05贞观年间的著名谏臣可不止一个魏徵,像王珪、孙伏伽、戴胄、褚遂良、张玄素、柳范等人虽然名气不大,但喷起李大帝的功力可不见得比老魏差到哪儿去。可为啥得到李世民认可并荣获人镜美名的,只有魏徵?
因为李世民需要的并不是单纯的犯颜直谏,而是能够配合他政治意图的犯颜直谏。简单说,就是李大帝看中的不是“喷技”,而是演技,在这方面王珪之流较之魏徵的差距就相去不可以道里记了。
像魏徵这样能配合李大帝演出的优秀演员,实在是太少了
比如魏徵最重要的政治主张,就是反战和与民休息,所以只要李大帝想打仗,他就必然会反对。这种印象是如此深刻,以至于在魏徵死后、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却未能竟全功时,还感慨若是老魏在,肯定不会让他白跑这一趟:
“辽东之役,高丽、靺鞨犯阵,李勣等力战破之。军还,怅然曰:‘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即召其家到行在,赐劳妻子,以少牢祠其墓,复立碑,恩礼加焉。”(《新唐书·卷九十七·列传第二十二》)
可是在整个贞观年间,大唐几乎就没停止过对外征伐的脚步,又是灭突厥,又是平吐谷浑,又是经营西域,又是降高昌,又是亡薛延陀,还跟吐蕃打了个天翻地覆。而在此期间,谁听说过魏徵什么时候跳出来过喊一嗓子“我反对”?
没有,从来都没有。每当李大帝跳着脚、红着眼、扭曲着面孔大吼大叫“给我弄死他”的时候,魏徵都在保持沉默。
能在史书中找到的唯一一次例外,是奏闻岭南冯盎造反时,魏徵出面阻止李世民出兵讨伐,建议招抚。而事实上冯盎压根就没想过造反,朝廷使者一到就立马归顺了。况且别看李世民当时嘴上在喊打喊杀,实际上手里那点兵员钱粮都弄到北边给李靖、准备去跟颉利可汗报仇雪恨了,哪儿还有本钱去岭南挥霍?老魏及时出面,看似跟他唱反调,实则是替他解围,否则非得尴一大尬不可。
类似的例子并不鲜见。比如李世民重修《氏族志》,简直是狠狠扇了山东士族的耳光,魏徵对此保持沉默;比如李世民大力兴办科举,吸纳寒门人才,相当于掀翻了山东士族的墙角,名义上号称后者代言人的魏徵继续保持沉默;比如李世民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限制士族兼并土地和人口,魏徵依旧保持沉默……反正他很清楚李世民在乎的是什么,不太在乎的是什么,完全不在乎的又是什么。所以在李世民完全不在乎的事情上,比如单纯的面子问题,魏徵不惜直谏、死谏,在前者不怎么在乎的事情上,也经常梗着脖子死犟到底,而在皇帝十分在乎的事情上,就或是保持沉默,或者在表面上意思一下,但绝不会搞什么“犯颜直谏”。
要是魏徵只会一根筋的无脑狂喷,估计早就凉了
如此知己,而且与自己配合得如此默契的臣子,李世民怎么会不喜欢,因此毫不吝惜予以魏徵五星好评:
“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民,犯颜正谏,匡朕之违者,唯魏徵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旧唐书·卷七十一·列传第二十一》)
等魏徵死后,更不惜以“人镜”之美名许之,堪称是历代帝王予以谏臣最高的认同了。
但要是我们认真翻阅一下史书,就会发现在贞观年间发生的那些真正影响到当时乃至于后世的那些大事件中,很少能发现魏徵的影子。而他那些名垂千古的直谏故事,大多都只事关些鸡毛蒜皮。甭管李世民是否纳了谏,其实于大局都无关痛痒,更不会是因为李世民纳了魏徵的谏,才会有贞观之治。
那么李世民为何给了魏徵那么高的评价,还将他捧到了凌烟阁功臣排行第四的高位?
这让我想起了一首名为《演员》的流行歌曲:
“该配合你演出的我,尽力在表演,
像情感节目里的嘉宾任人挑选。
如果还能看出我有爱你的那面,
请剪掉那些情节让我看上去体面。
可你曾经那么爱我干嘛演出细节,
不在意的样子是我最后的表演,
是因为爱你我才选择表演,这种成全。”
老魏喷技高、演技好,更难得的是知进退、懂屈伸,能跟李世民完美搭戏,自然会收获比别人更大份的回报。
06不过一个人沉迷于某个角色过久、过深,也难免有把戏演过头的情况,魏徵自然也不能免俗。
像魏徵这样的老戏骨,也有演砸的时候
有一次李世民在玩鹰,正巧魏徵跑来奏事。因为害怕被喷,李大帝就把鹰藏在了袍袖里,可老魏拉起话匣子就没完没了,最后活活把鹰给闷死了。
你说老魏是不是故意的?我觉得就是。也许是给皇帝找不痛快成了一种职业本能,导致他有时候可能会看李大帝爽了,自己就不爽。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李世民身上,令其经常恨不得把魏徵给一刀砍了:
“上尝罢朝,怒曰:‘会须杀此田舍翁。’后问为谁,上曰:‘魏征每廷辱我。’后退,具朝服立于庭,上惊问其故。后曰:‘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上乃悦。”(《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四·唐纪第十》)
当然砍是肯定不能砍的,否则上哪儿去找这么能跟他搭戏的最佳男配?
那种感觉就像——好气哟,但是还得保持微笑……
但这种虚假的微笑总有保持不住的一天,毕竟就算是最佳男配也有出戏的时候。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徵病逝,享年64岁。李世民给予了他极高的哀荣,不但追赠司空、相州都督,赐谥号文贞,陪葬昭陵,还将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徵的长子魏叔玉。
可是没过多久,因李承乾谋反案发牵扯出魏徵结党营私之事,又有褚遂良举报这厮曾将其各种花式怒怼皇帝的言辞结集成册,还拿给史官看,摆明了是想削皇帝的面子往自己脸上贴金。
老魏的晚节好歹还算是保住了
于是李世民大怒,下令刨了魏徵的坟头,公主女儿也不嫁过去了。直到3年后亲征高句丽未竟全功之后,他才恢复了魏徵的待遇。
这其中可能是魏徵确实有错,但更大的可能是李世民一时冲动的结果,所以才会有后来胡乱找个由头去找补这码事。毕竟被魏徵骂了这么多年,虽然挨骂能拿到更大的好处,没准这些骂还是他亲自编剧导演的,但泥人还有三分火气呢,更何况是贵为天下至尊的皇帝?
但即便失态也只是一时,绝不任性妄为才是常态——这就是李世民的高明之处,也是李世民能成为千古一帝,而天资志向不在其下的杨广只能落得个昏君骂名的原因之一。
当然,这更是魏徵最大的幸运。
好文。尤其是渭水之盟的分析,我读资治通鉴时百思不得其解,汉高祖白登之围七十多年后,汉武帝才开战,渭水之盟不过四年,唐太宗就翻盘,原来奥秘在这里[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