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励志打造“中国迪士尼”。
《哪吒2》让光线传媒赢麻了。
历经五年精心打磨,《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 2》)不负众望,创下了票房口碑新高。
截至2月13日,《哪吒2》累计票房突破97亿元人民币,成为首部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20的亚洲电影。
《哪吒2》爆火,大赢家除了导演饺子,还有一位在影视行业默默耕耘多年的60岁行业开拓者——光线传媒创始人王长田。
而作为主要出品方的光线传媒,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光线传媒的股价自开年以来便一路高歌猛进,连续大涨。截至2月13日,涨幅一度达到20%,总市值也从春节假期前的280亿元飙升至最新的848.99亿元。
《哪吒2》的成功,不仅是光线传媒动画电影的里程碑之作,更让王长田打造“中国迪士尼”的梦想又进了一步。
母庸质疑,作为公司的实控人王长田也成为了最大受益者。数据显示,王长田持有光线传媒35.53%的股份,按照当前股价计算,其持股市值接近三百亿,收获了令人瞩目的丰厚回报。
此外,据该片的《数字版影片发行通知》显示,《哪吒2》的基础分账比例是片方43%、影院和院线57%。
按公司披露的48.4亿元票房公司能赚10亿左右计算,光线传媒可以拿到片方分账的约52.41%。也就是说,当票房收入达到预测的142亿时,光线传媒能获得大约29亿元分账。
01
王长田行事风格极为低调,从不热衷于混迹各类社交圈子。这也让其在一众行业大佬之中,显得格格不入。
这或许与他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有关。

现年60岁的王长田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的一个农村家庭。
他自幼学习成绩优异,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考入了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
在人才济济的复旦新闻系,王长田虽然家世背景普通,但凭借着对新闻的热爱和自身的努力,不断充实自己。在大学期间,他积极参与各种新闻实践活动,为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四年,出身贫寒的家境,时常让王长田陷入迷茫。身边同学大多见多识广,自己却显得孤陋寡闻,成绩平平,这更让他内心满是困惑与不安。
为了挣脱这份如影随形的不安,他将大量时间倾注于写诗、练书法之中。
多年后,在他回忆这段青春时说道:“迷茫是人生常态。一个人如果不迷茫,这个人基本就死掉了,活着可能也没什么价值。”
1988年,大学毕业后,王长田被分配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局,负责对外新闻宣传和内部资料整理。
然而,虽然这份工作稳定体面,却难以满足他对新闻理想的追求。
两年后,王长田选择跳槽到《中华工商时报》,成为了一名记者。凭借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和扎实的文字功底,他迅速崭露头角,仅三年就升任市场新闻部副主任。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电视媒体的迅速崛起分流了大量受众,纸媒行业逐渐走向衰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王长田再一次陷入了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迷茫之中。
期间,他选择离职回到老家,稍作休整后,并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踏上创业之路。但因经验匮乏、市场资源不足,他的首次创业尝试很快便以失败告终。
在经历第一次创业失败后,王长田再次决定踏上了打工生涯,积累更多的经验。
1995年,王长田参长田加入北京电视台,参与制作新闻类节目《北京特快》。凭借多年在新闻领域积累的深厚功底,在他的努力下,《北京特快》一经推出便收获了不错的反响,在业内逐渐打开知名度。
02
1998年,王长田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经过深思熟虑与反复权衡,他选择再次踏上创业之路,凭借着对传媒行业的深刻理解,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专业电视策划与制作机构 ——“北京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
创业初期,困难重重,由于光线传媒出现对传统官方媒体造成了一定冲击。也造成王长田在寻求合作与推广的过程中屡屡碰壁。
但随着时代的推进,民间制作公司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电视台也逐渐转变观念,开始提高接纳度。
在王长田带领下,光线传媒靠独特创意和专业制作,打造出《娱乐现场》《音乐风云榜》等有影响力的节目,在娱乐行业站稳脚跟。
2000年4月,王长田创办了光线广告,这便是北京光线传媒的前身。
在王长田的带领下,光线传媒业务不断拓展,开始与中国广播影视集团以及各大地方卫视展开合作。

在节目制作领域,光线传媒开始签约知名主持人和潜力艺人。
随着业务的持续拓展,光线传媒逐渐在竞争激烈的传媒行业崭露头角,成为国内知名的电视节目制作和发行公司。
在电视领域取得成功后,王长田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敏锐洞察到电影行业蕴含的巨大潜力,于2004年果断成立光线影业,正式向电影市场进军。
两年后的2006年,光线影业开始尝试电影发行,并推出了首部电影作品《伤城》。这部影片凭借扣人心弦的剧情与演员们的出色演绎,斩获 8000 万票房佳绩,为光线影业叩开了电影行业的大门,并奠定了坚实起步的基石。
此后,在王长田的引领下,光线传媒在电影领域不断发力。最终于2011年,叩响了资本市场大门。
03
在电影行业站稳脚跟后,王长田又将目光投向了潜力无限的新锐导演。
徐峥转型导演的银幕首秀《人在囧途之泰囧》,赵薇执导的电影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及邓超跨界执导的《分手大师》,均在光线传媒的全力支持下,得以在大银幕上与观众见面。
王长田曾满怀自豪地分享:“在中国,光线无疑是培养处女作导演数量最多的公司。几乎所有演员跨界转型做导演时,其第一部作品大多选择在光线传媒完成拍摄。”

除此之外,王长田对中国电影抱有宏大愿景,要励志将光线传媒打造成为 “中国迪士尼”。
早在2013年,王长田敏锐地察觉到了动画电影蕴含的潜力,开始涉足该领域,投资了《大鱼海棠》。
此后,光线传媒成立了彩条屋公司向动画电影发力,并签下了十余位动画导演。与此同时,光线传媒开始大规模投资有潜力的动画公司,其中包括《大鱼海棠》的制作方彼岸天文化、《猪猪侠》的制作方蓝弧文化以及饺子(本名杨宇)的可可豆动画。
然而,梦想之路布满荆棘,王长田一路走来,充满了坎坷与波折。
2014年,光线传媒先后推出了《赛尔号大电影4:圣魔之战》、《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的两部动画电影,但因票房成绩与观众反响平平,表现不尽人意。
尽管《大鱼海棠》取得了5.75亿元的佳绩,但随后推出的《大世界》和《昨日青空》却未能延续这一辉煌,在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中未能掀起太大的波澜。
直到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横空出世,为光线重拾信心。以50.35亿元票房夺得当年冠军,更打破了中国影史动画片累计票房纪录。
《哪吒》的成功,也带动了光线传媒在2019年的营收同比大涨89.7%。
此后,光线乘胜追击,相继推出了《姜子牙》《大圣归来》《白蛇:缘起》等作品,再次为其赢得了不错的票房和口碑。
2024年,光线传媒的发展之路再现波折。这一年,光线动画神话宇宙的开篇之作《小倩》,上映之路充满坎坷。影片先是无奈撤出 “五一档”,年末才得以与观众见面,然而最终票房成绩却不尽人意,仅收获不到1300万。
直至2025年春节档,《哪吒2》横空出世,以惊人的票房成绩和超高口碑强势破局,再度助力光线传媒驱散阴霾,更让其朝着“中国迪士尼” 的梦想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