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闲的时光里,张学良也会靠着电视节目打发时间,可有一次电视剧中演了“西安事变”中的内容,张学良看到后非常激动,当即起身关掉了电视;这种情况到了晚年才有所改变,他曾豁达地说:“假若时光流转,我还是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与他共同成就那段历史的杨虎城将军却没有机会享受晚年生活了,他倒在了黎明前夜,就连张学良都没有想明白,为何蒋介石会做出那样的选择。
改变中国历史的联手
与其说是历史把重担交给张学良,倒不如说是父亲把责任交接给他。
作为奉系军阀头领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出身就比各路公子高出一大截,1928年,他继承父位成为东北最高统治者。
不过,当时东北的情况要比张作霖时期还要复杂,蒋介石计划乘胜追击消灭东北军,又怕日本干涉;日本又想着找条走狗占领东北,看到张作霖后继有人,这才决定策划东北独立。
日本给的压力越来越大,张学良便下定决心遵守三民主义、改旗易帜,这也代表着奉系军阀从历史舞台消失。
从这个角度来看,张学良客观上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但他与蒋介石的关系又极为微妙,对手成为“挚友”后,蒋介石就顺道任命他为东北边防司令。
名义上归蒋介石管理,张学良很多时候也不得不服从蒋介石的命令,1931年他执行的不抵抗政策使得东北丢失,而日寇展露獠牙后,继续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华北事变。
其实,这个过程都是张学良事先没有想到的,当时的他还很年轻,并不具备父亲的敏锐。
“不抵抗将军”的骂名外加血淋淋的杀父之仇,使得张学良无时无刻不想着杀回去报仇,他能求助的人只有最高统帅蒋介石。
蒋介石只是在观察日寇的动向,他决策的重心仍在于如何解决红军问题,碰巧张学良带的兵训练有素,便让他去与共产党作对。
从接到命令开始,张学良就极为抵触,他不赞同蒋介石的政策,家乡的父老乡亲仍在水深火热之中,还在窝里斗算什么?
他也很清楚蒋介石的为人,知道自己一个人也劝不动他,必须得找其他关键人物帮衬,杨虎城就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杨虎城是从辛亥革命一路打来的猛将,且从大革命时期就与共产党有过合作交流,不会受到蒋介石反动宣传的影响。
大革命失败后他曾在冯玉祥的麾下,而中原大战以冯玉祥的失败告终,杨虎城便取得了陕西地盘。
在陕西时,杨虎城就极为重视民生问题,还释放了不少“政治犯”,这些情况都是张学良清楚的。
日寇从东北到华北一路烧杀抢掠,杨虎城心急如焚,他三番五次向蒋介石请缨开赴前线。
抗日的道理蒋介石能不知道?可他却一门心思做着自己的事情,再者说“执行”也是他考量将领忠心的重要一步,他已经提出“攘外必先安内”了,谁要继续在他耳朵边说些其他话,一律被视为“不忠”。
杨虎城很难理解蒋介石,蒋介石也不搭理杨虎城,两人的裂痕越来越大。
为了能早点上前线,杨虎城甚至表示:“他干他的,我们干我们的。”
问题是,就算两个人联合起来也根本没法对蒋介石构成实质性的困扰,他才是最大的军阀,话语的决定性力量在于将领拥兵数量,这才是西安事变能够成功的重点。
张学良自“九一八”后退到关内,手握数十万大军;杨虎城的十七路军也有3万人左右。
蒋介石起初还给双方挑拨离间,分别给两路人马灌输不同理念,使得他们的关系逐步恶化。
这个时候,中共出现了,为了能把这两支有心抗战的力量联合起来做了大量工作,还安排了地下党同志、进步人士积极统筹,告诉杨虎城:“张学良入关后实力受损,对此很不甘心,十七路军在反蒋抗日的前提下同东北军友好合作极为可能。”
由此,张、杨两人的关系越来越好,走上了联共抗日的道路。
1936年10月,忙完两广事变的蒋介石回到西安,又打算对陕北红军下手了,眼看局势再度难以控制,张学良铤而走险前去劝说,蒋介石对他的发言更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蒋介石本人的20多个亲信纷纷抵达西安,包括卫立煌、蒋鼎文等等,他们也都接到了具体工作内容。
安排好大部分事情后,蒋介石在回过头处理张、杨两人的问题,他给了东北军和西北军两个选择:要么跟他去打红军,要么就全都调走。
这下,彻底来不及了。
当张学良声泪俱下、拍案而起,什么招式都用尽了,蒋介石还是一意孤行,迫不得已,他们俩终于把蒋介石给绑了。
西安事变震惊了全国,估计最震惊的得是蒋介石,他或许不敢想象,自己竟然能在西安被兵谏。
他们二人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也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轨迹,无论此前的人生如何,他们在这一瞬间都是千古功臣。
历史没有假设也没有如果,从这一刻开始,只要蒋介石不死,那么他们的日子必将不好过。
张学良没死,他也清楚自己的地位;杨虎城却死在了屠刀之下,这是张学良想不明白的。
一个能够震惊世界的大人物说杀就杀,还是在抗战胜利之后,蒋介石的蛇蝎心肠由此事也能充分看出。
不同的结局
杨虎城在1937年3月底被蒋介石叫到杭州谈话,杨将军想抗日,蒋介石让他出国。
从蒋介石自私多疑的性格来看,他不可能让一个绑了自己的人再度手握兵权。
这件事也在杨虎城的预料之内,他也能慢慢说服自己接受,毕竟共同抗日的终极目标已经达成,他也算无憾了。
在美国的岁月,他感受着平静的一切,可国内传来的消息却让他内心无法安宁,他不顾个人安危选择回国,想着尽快奔赴抗日战场,哪怕从头做起都愿意。
一个历经多年军阀混战的勇将怎可能不知道危险,就连身边人都在劝说,可他已经做出了最为坚定的选择。
结果,他等来的不是蒋介石的委任状,而是戴笠的特务。
他宁愿蒋介石把他丢到前线当“炮灰”牺牲在疆场,也不想就这么在后方等消息,无可奈何之下,他唯有长叹。
从南昌到长沙再到贵州息烽,杨虎城一直被控制。
外面的日寇将战火推过长江,可一心抗战的杨虎城却在贵州的山洞里待了整整8 年,军统特务的折磨对他来说都是小儿科,最难熬的便是作为中国军人的使命感,那种壮志未酬带来的孤寂。
他的夫人都被特务折磨出了精神分裂,就连将军本人都日渐消瘦,可他相信总有拨云见雾的那一天。
抗战结束了,他又长叹一口气,或许那时他觉得自己当年做出了正确的决定,蒋介石也会与他消除误会与隔阂,没想到外面再度传来了内战爆发的消息,中国人民再度卷入战争之中。
没有人给他带来过任何好消息,只有不断地转移。
1947年6月,杨虎城一家从息烽被押往重庆歌乐山,他也很清楚这里意味着什么。
长久的等待、恶劣的生存环境让他患上了胆结石,经常疼得无法入睡,门外的特务们根本不搭理他,一直到1948年才被送往军统一家医院动了手术,当时医生还说,那是他过去在山洞里喝泉水导致的。
夫人也抱憾而终,杨虎城将她的骨灰盒放在枕边。
他无法决定任何事,只能被迫等待一切发生。
当解放军历经三大战役歼灭国民党军队150多万大军后,李宗仁“接替”了蒋介石的岗位,用假民主的手段“释放”张学良与杨虎城;从回国之日开始算起,那是杨虎城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希望。
问题是,李宗仁的话根本就不作数,蒋介石只要活着,他那帮学生就会鞍前马后,根本不管上面的总统是谁。
蒋家王朝覆灭前夕,一批又一批国民党遗老开始往海岛转移,一些人的去留问题需要经过蒋介石亲自审批。
毛人凤就杨虎城问题特意询问蒋介石,蒋介石没有丝毫迟疑:“留着他干什么?早就该杀了。”
那天,杨虎城听闻蒋介石要亲自见见自己后格外轻松,毫不犹豫地上了车,到了此时,要去要留都不重要了。
车却开到了戴公祠,特务们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了。
与他一同遇害的还有儿子女儿、秘书一家,而杨虎城是听到了儿子的惨叫的;更残忍的是,特务还把杨虎城8岁的女儿残忍杀害,为了赶时间,几人的遗体都被埋在院内的花园中。
重庆解放后,进入山城的解放军收到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去寻找杨虎城的遗体。
中央亲自给杨虎城将军的家属发了唁电:推动全国一致抗日,有功于国家民族,牺牲是光荣的。
张学良没有被蒋介石杀害的原因有很多,他的身世、宋美龄的帮助都很重要,但最为关键的还是周总理的“警告”。
周总理从张学良被软禁开始就一直想办法营救他,虽然未能成功,可总理却从未忘记这件事。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还特意托人传话给蒋介石:“不要杀张,否则大家将来也不好见面。”
友人对张学良的评价是“随心所欲,不太深思”,这或许也是蒋介石没杀张学良的另一个原因,因为在蒋介石眼里张学良的威胁并不算太大,软禁已经是极为残酷的惩罚了。
张学良为西安事变付出了后半生的代价,也让那个在东北响当当的张氏家族销声匿迹。
哪怕那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情,张学良也不愿提及,晚年豁达后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
他一直搞不明白那个问题:为何蒋介石非要痛下杀手。
蒋介石这个人的性格是极为复杂的,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或许是记恨、或许是气愤、又或许是杨虎城落到解放军手里会吐露太多、再或者是把他带到岛上也是给自己找不痛快,总而言之,在下达命令那一瞬间他究竟想了什么,只有他本人知道了。
参考资料
1.张学良晚年自述:我至今也不明白蒋介石为何要杀杨虎城 凤凰网
2.张闾实:张学良早年忌谈西安事变 晚年坦荡面对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