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刚刚,雀巢中国任命新帅!要接过超400亿在华业务的是他

小食代Foodinc 2025-04-25 19:31:23

文:潘娴

对于全球最大食品公司雀巢来说,中国业务又将翻开新的一页。

今天下午小食代获悉,雀巢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大区(AOA)出现多项高层调整,包括在华高层。其中,现任菲律宾市场负责人马凯思(Kais Marzouki)将成为雀巢大中华区市场的负责人;现任雀巢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西强决定搬到上海以更多陪伴家人,并将在集团外寻求新的职业发展机会。

小食代还了解到,根据安排,马凯思将于7月1日起正式履职,并将在5月开始进行交接。张西强将于7月1日卸任,但是将在今后的18个月中继续担任公司战略顾问。雀巢今天祝愿张西强在新的事业中取得成功。

这意味着,雀巢3年多以来在华首次调整“一号位”;同时,这也意味着,雀巢继续从内部寻找“新掌门”,以接过该公司超过400亿的中国生意并将领导超过1.8万名在华员工。

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最新的调整。

新帅

公开资料显示,马凯思拥有欧洲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在1995年11月就加入雀巢,在公司里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在本次新任命之前,他于2018年7月起就出任雀巢菲律宾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在更早前,他自2013年8月起担任雀巢中非和西非地区首席执行官。2001年至2011年,他在约旦、黎巴嫩、南部非洲和东部非洲地区、瑞士以及大洋洲等国家担任过市场营销、销售和综合管理等多个高级管理职位。

他在雀巢的不同市场成功推动了业务增长和市场扩张,展现了出色的领导能力和战略规划能力。

在不久前,雀巢首席执行官傅乐宏(Laurent Freixe)和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大区(AOA)首席执行官艾睿明(Remy Ejel)一道到访了菲律宾市场。

当时,傅乐宏赞扬了菲律宾市场的本土化创新,称10个当地家庭中有9个都购买雀巢产品,公司尽力满足了他们对质量和多元化的高期望。“菲律宾是雀巢最大的市场之一,我们对自己的业务和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努力充满信心。”艾睿明说。

据小食代了解到,雀巢方面认为,自2018年以来马凯思带领雀巢菲律宾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和业务成功。在他的领导下,公司通过成功的跨品类策略实施,协同高效的职能体系,及清的人才发展、能力提升和高绩效文化的战略,巩固了市场地位。

雀巢方面还认为,凭借丰富的职业背景和卓越的领导能力,马凯思非常适合担任领导中国市场这一新职务。

回顾

今天,小食代还了解到,雀巢方面认为,2022年1月张西强担任现职以来,雀巢中国实现了稳步增长,扩大了市场份额,推出了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并与本地利益相关者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关系,他对中国商业环境的深刻理解、创新策略以及应对复杂挑战的能力对我们的成功至关重要。

据小食代今天从业内了解到的信息,张西强或将出任“挑战者创投”的运营合伙人。公开资料显示,挑战者创投于2014年创立,是一家专注在消费领域的投资机构,投资了包括元气森林、M Stand、马记永、有棵树、alexanderwang、小吉科技、西鸽酒庄等在内的众多知名新消费企业。

张西强的走马上任,源于雀巢集团的一次重要组织变革。2021年10月13日,雀巢宣布将组建全新的大中华大区,从2022年1月1日起生效。当时雀巢方面指出,新架构将会强化公司以市场主导的管理模式并且进一步增强公司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取得成功的能力,“同时再次彰显公司在包括北美、大中华区两个最大市场在内的全球所有地区,都要取得成功的决心”。

就在那时候,原雀巢食品调味品业务单元太太乐集团首席执行官兼大中华区食品业务负责人张西强加入到集团执行董事会,担任集团执行副总裁,并掌舵大中华大区。

随着雀巢中国的“指挥棒”再次交到华人手中,“张西强时间”到了。早于2012年就加入雀巢的他,在新官上任后就曾提出非常让人印象深刻的目标,即雀巢大中华区要在2030年前实现营收1000亿元,并要在2025年前实现营收600亿元的目标。

在大中华大区建立后,雀巢中国业务与雀巢瑞士总部之间的关系看起来是更紧密了。在两年多期间,虽然当中经历了疫情和中国消费趋势的显著转变,时任雀巢全球CEO马克·施奈德(Mark Schneider)几乎每年都到访中国市场。

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雀巢有数个投资、收购项目落地中国市场。

例如,在2022年上半年,雀巢启动双城雀巢婴幼儿配方奶粉升级项目,新建车间生产水解配方婴幼儿奶粉。该项目总投资金额为1.9亿元,成为雀巢在中国拥有的首个本土水解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线。在2024年4月,雀巢宣布将在现有雀巢青岛奶厂厂区内增资扩产,建设雀巢高温灭菌奶项目。项目一期计划投资2.5亿元,按计划将于2025年6月份投产,以提高雀巢青岛奶厂奶制品生产能力。

在收购方面,太太乐所在的调味品业务还收购了本土复合调味料企业“朝天香”,这也是雀巢在成为独立大区后的第一笔收购。到2025年,雀巢宣布收购徐福记剩余40%的股份,实现100%全资控股,以进一步发展国内的零食和糖果业务。

此外,和当时集团总部的“指挥棒”指向类似,雀巢在中国市场的创新速度、新品数量也明显增加。据张西强透露,2023年全年计划在中国地区推出超200种新品,同时提出了以“高大健”(高端化、大赛道、健康化)的产品创新思路。

例如,雀巢咖啡全球首款专为冰咖啡设计的速溶产品,将中国选为了首发市场。张西强还亲自从雀巢总部新品研发库为中国市场“抢”来了全球首款应用“雀巢至钻适度水解技术”的N³亲体奶,等等。

背后,是在过去几年雀巢在华旗下各BU进入到了新品密集上市期,从能量咖啡风味饮料、咖啡果茶产品到无糖养生饮料等等,多款跨界的“新物种”产品让外界目不暇给。

2022年雀巢中国品类表现概况

2024年雀巢中国品类表现概况

最后,雀巢中国的企业文化与组织架构也被重塑。他曾说过,打造本土化人才团队是“一号工程”,雀巢中国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打基础、树文化”。

在张西强任内,雀巢在中国的组合基本保持稳定,旗下各业务板块包括雀巢咖啡、雀巢奶品、雀巢糖果、雀巢冰品、雀巢婴儿营养、雀巢宠物、惠氏、徐福记、太太乐等。

不过,雀巢大中华大区旗下太太乐、奶品、咖啡、糖果和冰淇淋、婴儿营养、惠氏等多个业务板块的负责人期间多有所变更或轮换。他认为,通过调整和搭建完善的业务组织架构,新团队更适合本土化的需求。

“我们现在正朝着打造一个高绩效的文化在迈进。”对此,张西强说,首先是在内部不断强调团队的责任心,其次是人才梯队的建设。他称雀巢在发展业务的同时更看重人才的培养,尤其是本土人才的培养。为了强化执行,雀巢大中华大区各个部门和团队都制定了更细化的KPI。

今年初,雀巢发布2024年业绩。雀巢大中华大区去年有机增长率为2.1%,销售额约50亿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币408.69亿元,在加入雀巢健康科学和雀巢奈斯派索(Nespresso)这两大块由总部“直管”的业务后折合人民币约445亿元。

随后,张西强向雀巢在华员工指出,在新的一年,他给团队期许是“良性循环、全速向前”。他还表示,将投资于关键品牌和增长平台,按照“更少、更大、更好”的原则来集中资源投入,强化竞争能力。

到了昨日,雀巢发布一季度业绩。在中国市场,一季度实现有机增长率为1.7%,其中实际内部增长率为4.0%,定价贡献率为-2.3%。折合人民币计算,今年前三个月雀巢中国的收入依然保持在百亿水平。

对这份成绩单,雀巢首席财务官Anna Manz昨日代表集团高层给出了新的洞察。她对分析师指出,整个大洋洲和非洲区(AOA)区域的消费者情绪仍然低迷,尤其是在中国市场。

对此,她不同寻常地说:“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市场的有机增长是由销售阶段性安排和库存积累(buildup of inventories)所驱动的,而非基础消费需求。在华消费需求在第一季度基本持平。”

变局

在本次中国掌门人调整之前,雀巢集团已经发生了不少的变化。

这一切,都要从2024年9月傅乐宏(Laurent Freixe)正式接替已经执掌帅印达到8年的施奈德,开始担任雀巢首席执行官说起。他是一位在公司工作了40年的“老雀巢”。也是从“空降兵”施奈德宣布离任那天起,雀巢要“回到根源”的口号被喊了出来。

在去年底举行的雀巢资本市场日活动上,这位新帅向外界展示了他的“战略初稿”,其中的一些讲话仿佛对雀巢旧时代的反思,被外界评论为“现实主义回归沃韦”。

首先,这家总部位于瑞士沃韦的食品巨头在中期增长目标上进行了下调——4%的增长目标只是刚刚达到之前中期预测的下限。在盈利能力方面,雀巢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为17%。反观施奈德在2017年上任时,他认为中期可能实现4%至6%增长,调整后的营业利润率要达到17.5%至18.5%。

此外,新的管理层显然将重点放在了雀巢自身的优势上。凭借知名品牌及其主导地位等优势,雀巢的目标是超越市场增长,进一步扩大份额。基本品类的年平均增长率要在3%至4%,雀巢已经确定了30个原有的领域来实现这一加速增长,而不是依靠外部收购带来的增长。傅乐宏希望充分发挥现有业务的潜力。

傅乐宏(Laurent Freixe)

这和施奈德从一开始就注重通过收购实现增长很不同。在对产品组合进行重大精简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施奈德宣布打算进行一系列收购。2018年5月,雀巢以超过7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星巴克的零售业务,迈出了转型的一步,也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快速创新促进了有机增长。然而,一些巨额收购却受到外界诟病,特别是在保健食品和营养补充剂领域。

有瑞士媒体此前表示,在施奈德的领导下,雀巢的一些产品备受瞩目,但现在似乎已被“挤到幕后”,例如“植物肉”;另外一些业务正在努力扭亏为盈,并继续留在集团内,但冒险收购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宣传效应肯定已经结束了。

傅乐宏表示,在他出任首席执行官的最初80天,已经采取措施,通过令团队更好地对齐,建立了责任更明确的架构,使组织适应未来发展。同时,推出了新的产品计划,为加速增长提供了动力,并与公司内部和外部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密切沟通互动。

他同时宣布,雀巢今后的“行动计划”聚焦于三大重点领域:一是加强卓越运营,在现有举措的基础上计划到2027年底实现至少25亿瑞士法郎的额外成本节约;二是充分发挥产品组合的潜力,到2025年底广告和营销投资将增加到销售额的9%;三是加强基础能力,成为一家实时、端到端互联的企业。

傅乐宏反复强调说,雀巢的做法将会转变为“数量更少、规模更大、效果更好(fewer, bigger, better)”。

根据安排,雀巢按照地理划分的五大区域市场在2025年起被精简为三大区,其中,2022年单独组建的大中华大区(GCR)将重新并入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区(AOA)。这些大区的负责人,都将到雀巢位于瑞士沃韦的总部上班。

对此,傅乐宏表示:“更精简的集团执行董事会结构及总部领导团队的密切合作,将提高简化程度,加快决策速度并推动全球计划。我们将继续发挥各市场负责人的优势,确保整个集团的市场执行连贯一致。”

在今年3月,傅乐宏在到访中国市场期间和小食代等重申,未来雀巢将继续投入资源,支持中国市场增长。他当时说:“在新架构之下,中国团队的任务还是聚焦中国业务增长,这会得到来自于我们大区和集团毫无保留的支持。”

“中国继续是雀巢集团的投资重点,集团也会继续支持和赋能中国业务的增长。这将会是我们AOA大区团队的头等大事(No.1 priority),也继续是我们集团增长的头等大事。”他说,要在中国取得成功,就需要做到“4D”,即决策在中国(Decide),为中国设计(Design),以中国速度交付(Deliver),迎合中国数字化趋势(Digitalize)。

在上述谈话中,傅乐宏没有给出雀巢在华要换帅的任何线索;不过,他还是指出了这个职位的重要性:“我们的大中华区市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要为中国市场决策。”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