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今日:曾经的日不落帝国的东印度公司在这一天成立

升途 2017-12-31 16:45:01

1600年12月31日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该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的特权而组成,实际上这个特许状给予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21年,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在1858年被解除行政权力为止,它还获得了协助统治和军事职能。

这个东印度公司我们一点也不陌生,它实际控制了整个印度次大陆,并向美国倾销库存茶叶向中国销售鸦片毒害国人。而一家公司为什么能侵占几乎整个印度次大陆?为什么能让英国政府为其出面倾销库存茶叶?这便要从东印度公司的建立说起。

印度洋长期为西班牙帝国所把守,但在1588年英西大海战中英国以弱胜强大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一时间控制了海上的主导权。逐利的伦敦商人们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商机,联名向伊丽莎白女王请愿并成功得到航向印度洋的许可证。尽管在一年后西班牙便重整旗鼓取回了海上的主导权,也不影响商人们原始的利欲本能,他们看上了印度这片大陆。在1600年,他们建立了“东印度贸易公司”这是一个股份制公司(英国首创),伊丽莎白一世也因此在当年的最后一天为他们颁发了皇家特许状,给予东印度公司15年的特许经营权以垄断印度洋的贸易,这个公司的权利是非常大的,包含了行政权。

1612年,东印度公司让英皇詹姆士一世派外交人员拜访当时的莫卧儿皇帝贾汉吉尔(当时印度统治者),请求用欧洲的奇珍换取东印度公司人员在印度定居并且开设工厂的权利,贾汉吉尔竟然爽快答应了并给英皇回信:“作为对你的皇室的恩爱,我向所有我统治的王国和海港下令接受任何英国商人作为我的朋友。他们可以在任何他们愿意的地方居住,他们享受无限制的自由。不论他们到达哪个海港,葡萄牙或其他人不准打扰他们。不论他们在哪个城市定居,我下令给所有我的总督和长官给予他们任何可以给予的、他们所需要的自由。他们可以任意交易和向他们的国家运输。 为了巩固我们之间的热情和友情,我希望陛下下令您的商人用他们的船运来各种珍品和适合我的皇宫的商品,以及您有机会给我传递您的王家信件,以让我为您的健康和事业发展而欢欣。愿我们的友谊永恒。”

此时的印度,用马克思于《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中的语言来描述,便是“这是一个不仅存在着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的对立,而且存在着部落与部落、种姓与种姓的对立的国家,这是一个建立在所有成员之间普遍的互相排斥和与生俱来的排他思想所造成的均势上面的社会”。东印度公司已是磨刀霍霍,准备挥向这待宰的羔羊。

1670年,查理二世通过法律的形式授予了东印度公司行政权、铸币权、军事权和外交权,当然为了便于控制这个公司英国还是有所保留设置了很了措施限制东印度公司,但在英国与法国之间发生战争后,英国政府需要大量的资金填补国防资金,而东印度公司便获得了无比的权力,开始向美国大量倾销茶叶,向中国销售鸦片等等。

不再受控的东印度公司开始用武力强夺孟加拉和迈索尔土邦,并逐步通过各种政治手段让莫卧儿王公悉数成为傀儡,莫卧儿帝国名存实亡,东印度公司实际上控制了大半个印度次大陆。此时印度堪称独立的地方只剩下西北部旁遮普地区的锡克帝国。

东印度公司与今天的跨国公司并不相同。东印度公司是从自己政府那里获东印度公司位于英国总部的大楼得贸易独占权而且拥有军队(包括舰队),在殖民地建立政府机构,对殖民地进行残暴的政治统治、经济掠夺以至于贩卖奴隶、毒品的军政经合一的殖民机构。它们产生和存在于16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对各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起了重要作用。

16世纪末17世纪初,先后有葡、英、荷、丹、法等国在东半球的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亚等地成立东印度公司。

至于为什么都取名“东印度公司”,这和哥伦布错把美洲当作印度并以讹传讹有关。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今天中美洲的西印度群岛,错把它当作印度,把当地土人当作印度人(今天仍把美洲原住民称为印第安人,在英文里与印度人是同一个单词)。以后人们发现错了(哥伦布本人至死不承认自己错了),但仍然将错就错,把真正的印度(甚至印度尼西亚等一些东南亚国家)叫做“东印度”,把美洲加勒比海的岛屿叫做“西印度”,上述这些殖民公司的名称就由此而来。

荷、英、法为什么都在东半球设立东印度公司,这是因为17—18世纪,这三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殖民国家(还有西班牙,不过它主要在西半球扩张),它们在东半球的争夺尤其激烈,争相成立东印度公司是它们之间争夺的重要表现和手段。最后,英国取得胜利,英国东印度公司也最有名。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逐步完成,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已成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强烈要求,这种特权公司已不适应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要求,18世纪中期,东印度公司先后被各国政府解散。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