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什么?
电磁干扰源、干扰传播路径和干扰敏感设备。
EMC 的主要原则与结论。
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干扰源、干扰传输途径、干扰接收器。EMC 就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最基本的干扰抑制技术是屏蔽、滤波、接地。它们主要用来切断干扰的传输途径。
广义的电磁兼容控制技术包括抑制干扰源的发射和提高干扰接收器的敏感度,但已延伸到其他学科领域。
本规范重点在单板的 EMC 设计上,附带一些必须的 EMC 知识及法则。在印制 电路板设计阶段对电磁兼容考虑将减少电路在样机中发生电磁干扰。问题的种类 包括公共阻抗耦合、串扰、高频载流导线产生的辐射和通过由互连布线和印制线 形成的回路拾取噪声等。
在高速逻辑电路里,这类问题特别脆弱,原因很多:
1、电源与地线的阻抗随频率增加而增加,公共阻抗耦合的发生比较频繁;
2、信号频率较高,通过寄生电容耦合到步线较有效,串扰发生更容易;
3、信号回路尺寸与时钟频率及其谐波的波长相比拟,辐射更加显著。
4、引起信号线路反射的阻抗不匹配问题。
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电子设备受电磁骚扰的影响而出现故障或性能降级,就称为设备对电磁骚扰敏感。如何在设备与电磁环境之间寻求一种协调的关系和共存的条件,这就是电磁兼容性技术。
电磁兼容性 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电磁骚扰导致电子设备相互影响,并引起不良后果的一种电磁现象。
电磁敏感性 EMS(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
设备暴露在电磁环境下所呈现的不希望有的响应程度。即设备对周围电磁环境敏感程度的度量。电磁敏感意味着电磁环境已经造成设备性能的降低。
2、请列举三种典型的ESD 模型。
人体模型(HBM)、机器模型(MM)、带电器件模型(CDM)。
3、请画出一个220V交流电源的EMI滤波器的基本电路图。
4、请简述TVS 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当TVS 上的电压超过一定幅度时,器件迅速导通,从而将浪涌能量泄放掉,并将浪涌电压限制在一定的幅度。
5、一块多层PCB在TOP层铺了一圈有开口的接地铜箔,左上角有三个接地孔,在左上角靠近铜箔的地方有一个22.894MHz的辐射干扰源。对这个PCB做22MHz电磁场强度扫描,测量结果是TOP层的接地铜箔辐射超标。请问这个PCB的TOP层接地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应该如何改正?
TOP层的接地处理不当,导致接地环路产生了天线效应,从22.894MHz干扰源接收了电磁干扰信号,同时又作为发射天线 向外辐射能量。改进建议有:1)如果这个接地铜箔不是很必要的话,可以删除;2)沿着这个铜箔,每隔 1~2cm 打过孔到内层 接地。
6、请问RoHS 指令限制在电子电气设备中使用哪六种有害物质?
限制使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PBB)和多溴二苯醚(PBDE)等六种有害物质。
7、请问为何手持便携电子产品,需要在众多输入输出接口加 ESD 器件?您认为选择 ESD 元件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参数?
如果一个时钟线加了 ESD 器件之后接口工作不正常,把 ESD 器件去掉之后却能正常工作,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应该如何重 新选择ESD 器件?
手持设备,众多输入输出接口均可能受到静电放电的损害,所以要加ESD 保护器件。ESD 元件的选择需要注意三个参数:
正常工作电压、动作嵌位电压和等效电容。如果等效电容过大,会影响信号的工作频率,所以需要根据信号最大工作频率来选 择ESD 器件的等效电容。
8、请问共模电感的作用是什么?
抑制共模干扰。
9 EMC整改建议
EMC整改是指产品在功能调试或EMC测试过程中出现问题后所采取的弥补手法。
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电磁兼容控制技术是屏蔽、滤波、接地。
1. 屏蔽
主要用于切断通过空间的静电耦合、感应耦合形成的电磁噪声传播途径,这三种耦合又对应于静电屏蔽、磁场屏蔽与电磁屏蔽,衡量屏蔽的质量采用屏蔽效能这一指标。
2. 滤波
在频域上处理电磁噪声的一种技术,其特点是将不需要的一部分频谱滤掉。
3. 接地
提供有用信号或无用信号,电磁噪声的公共通路。接地的好坏则直接影响到设备内部和外部的电磁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