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 4 月 11 日晚,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 “对等关税” 。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的文件显示,这些产品被排除在政府对贸易伙伴实施的所谓 “对等关税” 之外。文件显示,豁免的产品适用于 4 月 5 日以后进入美国的电子产品,已经支付的 “对等关税” 可以寻求退款。

1、电子产品免除 “对等关税”
据 CNBC 等美国媒体 4 月 12 日最新消息,根据美国海关的最新指南,智能手机和电脑将不受特朗普政府的 “对等关税” 政策的影响。新的关税指南还包括对其他电子设备和零部件的豁免,包括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平板电视显示器、闪存驱动器、存储卡以及用于存储数据的固态硬盘等。有报道称,本次关税豁免适用于所有受特朗普所谓 “对等关税” 影响的国家。
此前,美国政府于当地时间 4 月 2 日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 “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的关税税率高达 145%。科技网站 wccftech 称,“根据我们对文件的解读,豁免条款中没有提及针对中国的条款,这意味着来自该地区的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产品不会被征收 145% 的关税。这是一个重大进展。” 彭博社报道指出,该措施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国消费者面临的涨价压力,同时有利于包括苹果公司和三星电子公司在内的电子巨头。金融分析师侯赛因・库贝西指出,这标志着美国政府在关税政策上 “180 度大转弯” 。
2、“对等关税” 引发各界批评
近期,美国政府对外实施广泛的、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引发金融市场动荡,招致包括前副总统彭斯在内的共和党重量级人物批评。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当地时间 4 月 10 日表示,她对总统特朗普的 “对等关税” 政策感到担忧,这些关税将对美国消费者和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她指出,关税通常会导致物价上涨,进而削弱消费者的购买力,同时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投资决策。
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也对这一决定表示谴责,称关税将导致物价上涨,损害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该联合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关税从来都不是免费的午餐,它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物价上涨,抑制消费支出。” 此外,美国商会也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表示担忧,称这将对美国经济和就业市场造成负面影响。商会主席托马斯・多诺霍表示:“关税不仅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还会破坏全球供应链,影响美国企业的竞争力。”有分析认为,美国政府内部越来越意识到其关税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的痛苦,以及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是此次调整部分关税的重要原因。此前,经济学家警告,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 “对等关税”,最终可能导致美国消费者承担更高的价格,因为企业往往会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可能进一步抑制美国的消费支出,对美国经济增长构成威胁。
3、消费电子产业链或被错杀
国盛证券认为,美国对于以苹果链为主的消费电子和以英伟达链为主的 AI 算力链进行关税豁免,表明在技术生产要求高的环节的不可或缺性,也说明其无法接受产业链全面脱钩对经济带来的重创。与此同时,具备国际化布局的企业,在面对关税不确定性问题时,会更加从容,受到的冲击更小。
业内人士也表示,本周跌势凶猛的消费电子产业链和英伟达产业链可能被错杀。近期的调研记录相关龙头股也透露了此前关税的影响。对于美国对全球其他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加征关税的影响,立讯精密表示公司国内制造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成品出口到美国,这部分略有影响。公司会观察未来关税落地情况,相信客户会要求将这部分出口美国的产品移到相对关税比中国低的地方,这会带来一些挑战。另外关于增加的关税成本是否会由供应链客户和终端消费者共同承担,若承担,比例大概是怎样的这一问题,公司表示一直以来,按照常规贸易规则,所有硬件制造厂商都不会承担关税、物流、仓储等成本,这些不是硬件供应商需要考虑的。过往遇到关税问题,都没有出现客户让供应商承担关税的情况。
安克创新也谈到了关税的影响,公司表示关税加征主要影响成本端,但公司拥有良好的毛利率和较强的品牌黏性,与用户连接紧密,因此内部对未来的展望并未过度悲观。实际上,自 2022 年起,公司就已经考虑过未来可能面临的极端情况,并开始为可能出现的变化制定预案。因此,当这些不利因素真正出现时,公司已做好充分准备,按既定规划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公司将进一步优化产品设计和过程管控,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与规模效应,在不降低品质前提下降低产品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