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解放战争中唯一战死的上将兵团司令,至今仍不知是何人所击毙

小萌犬 2025-04-21 17:34:15

1949年,国民党算是走到了尽头。这一年,三大战役都打完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也被打得差不多了,没办法,蒋介石只好先把位置交给了李宗仁。

李宗仁起初还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琢磨着能不能划江分界,靠着桂军的主力跟解放军较量一番。可没想到,白崇禧被四野一下子就给打垮了,衡宝战役一打完,桂军的主力就彻底散架了。

说实在的,到了这一步,国民党那边的军官心里都明镜似的,知道大势已去。所以,到处都在闹起义,那些有点身份地位的军官,大部分都选择了投降,或者是跑到台湾去了,真正在战场上拼到底的,没几个......

不过,就在大厦快要倒塌的那个时候,也就是解放战争快结束的阶段,国民党那边竟然真的出现了一个兵团司令官,还是上将级别,最后战死沙场了。

这事儿真挺奇怪,想想解放战争那会儿,国民党那边死了好多高级将领。

比如说,像黄百韬、邱清泉这两位大佬,他们都是中将级别的兵团司令。一个选择了自杀,另一个在逃跑的路上被干掉了。这两个人物,那可都是顶尖的高手,还是在解放战争里,淮海战场上最火拼的时候没的。

不过,要说地位,那两个人可都比不上解放战争快结束时的胡若愚。胡若愚那可是真真正正的上将兵团司令,而且在战场上牺牲了,算是给国民党政府“陪葬”了。

那咱就得聊聊,这位听起来“名气不大”的上将兵团司令胡若愚,他到底是个啥来头?要讲清他的故事,得从1911年开始扯起。

他小时候在云南陆军小学堂念过书,还看过不少新潮的杂志。1911年,昆明闹起了重九起义,他早早就加入了,真是个热血青年。那时候,他还当过督署警卫连长呢。

之后因为老爹去世,我回了云南奔丧。服丧期满,我去了湖北陆军中学,还有云南陆军讲武堂。等学成毕业,正好碰上云南在招兵,因为我能力不错,就被提拔做了警卫二团一营的营长,还得到了云南大佬唐继尧的青睐。

胡若愚追随唐继尧,参与了那场声势浩大的反对袁世凯、保卫国家的战争。

以前那时候,蔡锷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到了唐继尧的地界。唐继尧没办法,只好跟着蔡锷一起挑起护国战争。蔡锷一带头,就那么九千多人的云南护国军,打得是所向披靡。

胡若愚虽然没能和蔡锷一起上战场打北洋军阀,但他守在云南,成功阻止了袁世凯想捣乱云南的计划,还击退了袁世凯派来的军队。因为这个,唐继尧特别信任他,后来还让他当了警卫二团的团长。

护国战争打完后,蔡锷走了,但护国军的名声可响了。唐继尧瞅准这个机会,野心勃勃地想要扩大地盘,直接就把手伸向了四川,打算占为己有。

胡若愚带着云南的军队去执行那个计划,干得相当漂亮,把刘存厚给打败了,成都也轻轻松松地拿下来了。就因为这次立功,胡若愚被升为了靖国军第五混成旅的旅长。

那时候,四川地区闹起了“本地人管本地事”的风潮,结果唐继尧的军队被四川人赶了出去,云南派去支援的部队也是元气大伤。这么一折腾,顾品珍瞅准时机反了水,把唐继尧给轰走了,自己占了昆明。

现在唐继尧可谓是“走投无路”,他手底下的部队都纷纷闹着要他下台,但就只有胡若愚还对唐继尧忠心耿耿,不但没想着投降,还特别卖力地集结队伍,继续朝着昆明进发。

胡若愚确实挺有两把刷子,他迅速地把一支队伍给拉拢起来,把唐继尧从困境中给拽了出来。唐继尧一看,直接让他当了先遣军的头儿。打着支持孙中山先生的旗号,他们一路猛冲猛打,把桂军给打败了,还顺势占领了桂林。

真没想到,唐继尧其实是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他压根儿没听孙中山先生的劝阻,直接带着云南的部队就宣布单干了,转头回去攻打顾品珍。因为胡若愚表现得“忠心耿耿”,所以他就让胡若愚当上了第二路军的司令,还兼着前线总指挥的职务,带着张汝骥和龙云一起去打顾品珍。

在多路军队的联手行动下,唐继尧又一次把云南掌握在了手里,而顾品珍则不幸中弹去世。

回到云南老家后,唐继尧又琢磨着要“攻进四川”。这次他学聪明了,找上了四川的军阀熊克武合作,还派了胡若愚带着队伍再进四川。胡若愚这回表现还行,一举就拿下了重庆。但可惜啊,他还是没能在四川站稳脚跟,最后还是打了败仗,灰溜溜地跑回了贵州。

1924年那会儿,唐继尧和陈炯明他们联手,对着广州政府就发起了进攻。他还让龙云带人去占了南宁。这时候,胡若愚也从贵州带着队伍来帮龙云,他们打算一口气把广州政府给推翻。

好在广州政府成功解决了陈炯明他们搞的叛乱,这样一来,龙云和胡若愚也只能灰溜溜地回到云南去了。

这时候,胡若愚从之前那个满腔热血、追求进步的小伙子,慢慢变成了信奉“传统忠孝”的军阀爪牙。这家伙在护国战争中确实出过大力,但后来却走上了背叛革命的路,变成了扼杀革命的残忍凶手。

但没过多长时间,他所谓的忠诚和义气就碰到了大问题——他被自己的主子给甩了。

就像之前提到的那样,胡若愚一直拼死拼活地帮唐继尧打仗,对唐继尧的回来和站稳脚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后来唐继尧却开始怀疑胡若愚、龙云他们,慢慢地开始培养自己的心腹来削弱他们的势力。

这样一来,唐继尧掌管的云南就变得问题一堆,他手下的那些大佬们心思都不齐了,胡若愚心里也是憋屈得很。他就跟龙云他们一合计,搞了个二六政变,目的是要把唐继尧给拽下来。结果,他们还真就把自己的老大给赶走了。

打那以后,胡若愚就完全变成了一个军阀,一门心思扑在争夺云南掌控权的事情上。

说实话,胡若愚在战场上还算过得去,但要是讲到政治,他可真是个新手。他和龙云斗得那叫一个狠,不过最后还是没斗过龙云,败下阵来。

这家伙运气还行,后来傍上了“新靠山”李宗仁。他之前可是李宗仁那伙人讨蒋运动的积极分子,死心塌地跟着反蒋。即使后来行动失败了,他也一直没离开李宗仁,继续给他当马前卒,呐喊助威。

李宗仁对那位曾经的云南大佬很是看重,给了他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九军的编制,并且后来还安排他到德国深造军事。说实话,胡若愚确实挺有两把刷子,从国外回来后,他还出版了几本军事方面的书。

看到李宗仁这么看重自己,胡若愚后来对李宗仁那真是倾尽所有。

抗日战争一打响,他就跟着白崇禧在军事委员会的参谋部干起了中将参谋的活儿,后来又跟着李宗仁,做了第五战区的代理参谋长。那时候,他还参与了台儿庄、鲁南那些大战,对抗日战争出了不少力。

1948年的时候,蒋介石的地位慢慢不稳了。这时候,胡若愚还是力挺李宗仁去竞选副总统。明摆着,要是李宗仁真能当上,胡若愚肯定能跟着沾光,得到提拔。

1949年的时候,胡若愚成了第十一兵团的二把手,副司令。等白崇禧的主力部队被打散后,上面又直接让他挑大梁,当上了第十一兵团的总司令。

哎,胡若愚这时候算是没了大显身手的可能,广州一解放,人民解放军就像狂风骤雨一样猛攻国民党剩下的部队,桂系军队一听风声不对,立马就溜了。

在那时候,胡若愚带着他的部队跟人民解放军撞上了,结果在一片乱战里头,他不幸中弹死了。事情发生得太快,情况又复杂,所以现在还没搞清楚,到底是哪个战士干掉了这位国民党的大人物。

以上就是胡若愚的一辈子,总的来说,真的挺让人感慨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