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命草评诗
第552首

四月
文/车延高
四月,有桃花给故乡打扮
蜜蜂都喜洋洋的
四月,眼睛有约
梨花开过了槐花开,油菜花开过了杜鹃花开
四月,风回村里走亲戚
水塘边,柳树给日头描着眉
牛和一根草,说着张家长李家短
四月,庄周还在自己的梦里做梦
一群叛逃的蝴蝶迷失在不认识梁兄的婺源。
四月,有妊辰反应的土地没呕吐
田野里,谁制造了浓浓的花香
四月,一只燕子在梁上筑巢。
出了门
我在路上走,它在天上飞
四月。芦苇把水面打扫干净
芙蓉抬头,替天开花
赏析今天分享的是鲁奖诗人车延高的诗《四月》,当下读这首诗是非常应景的,在诗人的眼里,四月是热情洋溢的,是生机勃勃的,是能让人感受到春天之美的。这与有些诗人写四月是残忍的,完全相反,一个悲观,一个积极,对生命的感受也是反方向的。诗人描写的四月是基于对故乡的爱,诗歌不仅有自然之美,也有人文之美,诗人将这些意象融合在一起,如一幅幅唯美的画卷。接下来,依次感受下诗人描绘的人间四月天。
在第一节中,诗人用最有代表性的桃花和蜜蜂描写故乡的喜庆之感,一下就将读者代入到热闹的氛围之中。这节,诗人主要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桃花和蜜蜂人格化,表现了故乡的生动场景。
第二节中,诗人用视觉描写展现春天繁花茂盛的样子。这句“梨花开过了槐花开,油菜花开过了杜鹃花开”,各种花次第开放,给人应接不暇之感。在诗人的笔下,这些花仿佛是来与人相约的一样,而眼睛就是在这美的享受中,完成与春天的约定。花和眼睛的相遇,就是人和春天的相遇,唯美浪漫。
再看第三节,诗人主要写了三组意象,风和村、水塘边柳和日头、牛和草,这些意象的组合,体现了一种亲切感,仿佛人间那些亲密的举动都在它们身上发生着,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生动、有趣。这种动态画面的描写,具有一定的即时性,这些瞬间的美好,被诗人一一捕捉,在文字中成了永恒。
接着第四节,诗人借用典故庄周晓梦迷蝴蝶,让婺源有了一丝神秘之感,诗人写一群叛逃的蝴蝶迷失在不认识梁兄的婺源,这是对典故的变异使用,可以说是诗人的创新组合,带给了读者新奇的体验及特别的想象。
第五节,诗人写“有妊辰反应的土地没呕吐”,这是对大地孕育生命的感应,或许生命才刚刚孕育,还没有突显生命的象征。诗人借用妊辰来表现大地之母的本性,再恰当不过。接着写问田野谁制造了浓浓的花香,这也是对大地的肯定,开花过后就是结果,这是生命的孕育过程。
第六节,诗人将描写对象聚焦到燕子身上,“出了门/我在路上走,它在天上飞”,人与燕子无形中像有某种互动,一个天上,一下地下,相互结伴同行,这说明春天的一切是不孤单的,一切都像处在热闹的场景之中。
最后一节,诗人写芦苇和芙蓉,芦苇和芙蓉的角色仿佛是主仆的即视感,这里体现的是清水出芙蓉的感觉,最后说“替天开花”,似乎带有某种神谕一样,结尾玄妙的写法,让人陷入幻想之中。
整首诗频繁分节,频繁描绘各种意象,诗人将场面不断扩大,一首诗装不下四月的天。诗人尽可能对熟悉之物进行书写,竭力呈现春天的繁荣景象,不仅是对自然的刻画,也是对生命的书写,朴实且富有故事性的文字,将春天演绎得多姿多彩,生动活泼,让人目不暇接,美感十足。自然景观与人文的结合,将四月写得风姿绰约,让人流连。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荐的诗歌,欢迎留言告诉我,一同欣赏,共同进步。我是诗者格命草,欢迎关注,下期诗评见!
诗人简介
车延高,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诗歌、杂文、散文、随笔、报告文学等作品发表于各类报刊。目前已发表诗歌一千多首。2006年获《十月》年度优秀诗歌奖,2007年获《诗歌月刊》年度优秀诗人奖,2008年获《诗选刊》年度十佳诗人奖,同年获《诗刊》年度优秀诗人奖,2010年10月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著有有诗集《日子就是江山》《把黎明惊醒》《向往温暖》《车延高自选集》,散文集《醉眼看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