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张雪峰从不提“4+4”模式,录取名单说明问题,并非常人能及

妍妍聊知识 2025-05-01 12:48:39

张雪峰在网上早已声名远扬,大家都把他称作普通老百姓的代言人。在家长们极度缺乏相关信息,只求孩子能找到一份可以维持稳定的工作时,一般都会听取张雪峰的意见。也许他的意见相对比较粗略,但执行起来的可行性却非常高,甚至可以直接像抄作业那样拿来复制到自己孩子身上。

但有一件很奇怪的事,张雪峰从业这么多年,应该不可能不知道协和的特殊培养模式,可这么多年来,他为什么从来没有向普通家长推荐过这个“4 + 4”的试点班级呢?

为何张雪峰从没提过“4+4”模式,录取名单说明大问题,并非常人能及

协和医学院堪称殿堂级的医学院,不少医学生怀揣着热爱,就是为了争取在此就读的机会。要是高考没考上,也并非绝路,因为近来大家通过董小姐的事情才知晓还存在一种特殊的录取方式。

不管是半路出家的艺考生还是文科生,即便高中没学过生物,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依旧可以报考“4 + 4”的培养模式,进而成为一名顶尖医学院的博士。

不过家长们发现了一个疑点,张雪峰从业多年,按说应该知道这种培养模式,可他为何从未推荐过呢?这是不是有点蹊跷?当然也存在另一种可能,大家猜测张雪峰肯定是知道的,只是要是真让他来讲的话,他准会用那种经典的反问语气问普通孩子:“那是给你准备的吗?你去报,净给招生办老师添乱。”

网上还真有一位特殊考生,他家境普通,毫无背景,却凭借自身努力考上了哥伦比亚大学,比董小姐更正规、更优秀,以满分成绩且所学为对口的化学专业去申请协和时,仍旧失败了。

他苦思冥想一晚上,都不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儿,最后也只能从自身出身找原因了。甚至还有人让他反思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何没学历背景,以致不能让他轻松进入“4 + 4”模式。

“4 + 4”的录取名单更能说明问题,普通人得看清现实

我们可以列举几位被“4 + 4”录取的学生情况。有一位姓胡的同学称自己来自医学世家,不过他本人在高考时走的是自主招生路线,当时并没有合适的临床医学专业可供选择,所以在就读了其他相对更容易的专业之后,转到了协和攻读医学博士。

另一位女明星蒋依依大家应该有所耳闻,她的姐姐也是从事表演行业的,可现在她姐姐却出现在了某本权威医学杂志上,显示其也是从“4 + 4”模式毕业的。

还有一位姓盛的同学来自上海,他的履历更为精彩。从小擅长艺术的他通过艺术团的降分优惠被录取到了上海较好的高中,然后又通过推优模式先学习了捷克语,接着又到复旦学习经济学,最后又成为了一名医学生。

可见,如果家庭条件比较好的话,学生对于未来的选择确实比较丰富多彩,有很多像董小姐这样在不同学科都有涉猎的人,他们最后都汇聚在了“4 + 4”模式这里。每个人适合的学业培养路径各不相同。

对于普通人而言,如果真的误打误撞进入了这个试点班级,或许对自己反而是一种不利。他们能接触到的学生都并非和自己来自同一个圈子,这样的校友圈子对双方来说都毫无价值可言,这大学几年可能也会过得十分痛苦吧。

普通人还是要把希望寄托在正规医学院的5+3+3+2上,通过更长的时间,扎实的努力,获得本属于自己的价值感和社会地位。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 阅读:535
评论列表
  • 2025-05-01 19:01

    一堆烂苹果。[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