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表面上,美国的三权分立是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的相互制衡,分别由总统、国会和联邦最高法院行使。旨在防止权力过度集中,确保政府的公正与稳定。然而,深入探究美国的政治现实,我们会发现,所谓的三权分立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当下,美国内部矛盾正呈现出一触即发的态势。

美国宪法所构建的三权分立体系,理论上为国家权力的运行提供了一种制衡机制。总统作为行政权的代表,负责国家的日常治理和政策执行;国会掌握立法权,制定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框架;联邦最高法院则行使司法权,对法律进行解释和监督,确保其符合宪法精神。
在理想状态下,这三个权力分支相互制约,形成一种稳定的政治生态。
但在特朗普执政时期,这一理想状态被打破。特朗普成功拿下总统之位,同时共和党掌控了国会的参众两院。更为关键的是,在其第一任期内,特朗普亲自提名了三名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

目前,联邦最高法院的九位大法官中,保守派与自由派的比例为 6 比 3,保守派占据压倒性优势。特朗普实际上将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的关键影响力集于一身,使得三权分立的制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失效。
这种权力的集中并非宪法设计的初衷,却反映了美国政治体制在实际运行中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美国真正的三权分立并非存在于白宫、国会和最高法院之间,而是白宫、五角大楼和美联储。
白宫管人,五角大楼管枪,美联储管钱,三者在各自领域拥有极大的权力,构成了美国政治经济体系的核心权力三角。
尽管从理论上讲,总统有权提名国防部长和美联储主席,但在实际运作中,要真正掌控五角大楼和美联储绝非易事。特朗普和马斯克上任初期,曾雄心勃勃地计划审计五角大楼和美联储,试图对这两大权力机构施加更多影响。然而,这一计划最终雷声大雨点小,不了了之。

特朗普多次喊话要大幅削减美国国防开支,甚至提议与中俄进行削减国防开支的谈判,但最近又表态要将国防预算增加到 1 万亿美元以上。
这表明,作为总统的特朗普,对五角大楼和美联储的实际影响力非常有限。这两个机构犹如坚固的堡垒,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特朗普与美联储的权力博弈美国内部不同资本势力之间的矛盾,在特朗普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隔空喊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地时间 4 月 16 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芝加哥经济俱乐部发表讲话,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发出最严厉警告。
鲍威尔指出,贸易政策可能使美联储陷入半个世纪以来未曾有过的困境,关税上调幅度远超预期水平,带来的经济影响同样可能超出预期。

关税政策的实施会加剧通胀,而控制通胀正是美联储长期政策目标之一。从美联储的角度来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无疑给其货币政策的执行带来了巨大挑战,可能破坏经济增长的稳定态势。
特朗普对鲍威尔的不满由来已久。在他还未上台之前,就已经公开表达了对鲍威尔的负面看法。近期美股大跌,而美联储却迟迟不肯降息,这进一步加剧了特朗普的不满情绪。
特朗普与鲍威尔之间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矛盾,更是他们背后所代表的资本势力之间政策分歧的集中体现。

特朗普希望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推动美国制造业的复苏;而美联储则更多地代表金融资本的利益,其决策需要考虑更广泛的经济稳定因素,包括通胀控制、金融市场稳定等。
二者的矛盾不断激化,反映出美国内部不同资本势力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尖锐。
国际影响与中国的应对策略美国内部不同资本势力之间的矛盾,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本意是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来推动美国产业回流,增强美国经济的竞争力。这一举措反而加剧了美国内部的矛盾。不同资本势力在关税政策上存在严重分歧,产业资本可能希望通过关税保护本土产业,而金融资本则担心关税战引发的经济不稳定会对金融市场造成冲击。
对于中国而言,在这场关税战中保持坚定立场至关重要。特朗普主动挑起的对抗,中国只要坚持住,就能极大地分化美国内部不同派别的资本势力,美国内部矛盾激化后,其与盟友之间的矛盾也会随之快速激化。

例如,美国的关税政策可能损害其盟友的经济利益,导致盟友对美国的政策产生不满和抵触情绪。这种连锁反应将有助于中国最大化地形成对抗美国霸权的统一战线。
美国长期以来凭借其强大的实力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对其他国家的利益造成了损害。而美国内部矛盾的激化,为中国和其他受美国霸权影响的国家提供了一个构建统一战线、共同应对美国霸权的契机。
特朗普在回答与中国的贸易协议问题时,声称认为将与中国签署协议,且可能在未来三周或四周内结束相关争端。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乐观表态缺乏足够的现实支撑。
参考特朗普以往做事的风格,总是先给承诺,之后现实又相差甚远。美国主动解决与中国的贸易问题,存在着政策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美国表面的三权分立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严重偏差,真正的三权分立体系中白宫、五角大楼和美联储之间的权力博弈不断加剧,不同资本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种内部矛盾不仅对美国自身的政治经济稳定构成威胁,也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章素材来源 六爷阿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