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回老家,听到刚毕业的侄儿在吐槽:
“小时候压岁钱全被爸妈收走,长大后感觉自己对钱没什么规划,看到喜欢的东西都不敢买,总觉得钱好像不是自己的。”刚上初中的侄女也感同身受:
“每次过年收到压岁钱,还没捂热乎就被父母拿走了,心里特别失落,感觉自己的东西被抢走了。”你以为这只是小事一桩?大错特错!被没收压岁钱和没被没收压岁钱的孩子,今后的人生将会天差地别!
典型案例:压岁钱引发的家庭矛盾
在大年初六,兰州市公安局安宁分局接到一个孩子的报警电话,孩子称有人来家里抢钱。
民警赶到现场了解后发现,原来是孩子和父亲因为压岁钱的保管问题起了争执,父亲想帮孩子代为保管,而孩子却想自己管钱。
双方争执不下,孩子就“报警求助”。冲突背后,是孩子对自己财产被剥夺的愤怒和无奈。
无独有偶,重庆大足的小彪和小磊,也面临着压岁钱被没收的“危机”。
他们担心辛苦收到的压岁钱被父母收走,于是在父母“下手”之前;
两人先后前往娱乐场、电影院游玩,后又买了零食小吃,打算把钱花光才回家。
这看似叛逆的行为,实则是孩子在向父母的“霸权”宣告抗议。
这些孩子的行为,其实很好理解。在他们的认知里,压岁钱是长辈给的祝福,是属于自己的钱。
家长直接没收,不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还可能让孩子对家长产生信任危机。
没收压岁钱,影响孩子一生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孩子对金钱的掌控感,会影响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当孩子的压岁钱被没收,他们会觉得自己没有能力管理金钱,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自卑、不自信。
就像《小狗钱钱》里说的:“金钱是一种力量,而你有能力掌控它。”
如果孩子从小就被剥夺了掌控金钱的权利,长大后又怎么能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呢?
而且,没收压岁钱还可能导致孩子形成畸形的金钱观。要么过度挥霍,报复性消费;要么过度节约,变得吝啬小气。
因为他们没有机会在小时候学会正确地管理金钱,长大后就容易在金钱面前迷失方向。
总是能在网上看到网友分享自己童年时的经历:小时候的压岁钱总是被父母没收,有一次偷偷拿了10元钱买鞭炮,被爸爸打得很惨。
从那以后,自己看到钱就害怕,即使长大后工作了,发了奖金也不敢花,总觉得自己不配拥有这些钱。
合理对待压岁钱,成就孩子未来
相反,如果家长能够合理引导孩子管理压岁钱,就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杭州唐女士的做法就值得家长借鉴:由于家里短期没有大额开销;
加上孩子也有了理财意识,所以我们就给他办理了自己的银行卡,作为儿子的成长储蓄金存定期。
一方面可以告诉孩子,压岁钱是属于他的“个人财产”,要妥善保管、合理支配;另一方面也可以教育孩子怎么储蓄理财。
这位妈妈的做法,其实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财商和情商。财商,让孩子懂得如何合理规划和管理金钱;
情商,让孩子学会提前认知风险和感恩他人。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怎么可能不优秀呢?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无论一个人成年后拥有怎样的思维体系,都与儿童时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从小培养孩子正确对待压岁钱,就是在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那么,具体而言,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明确压岁钱的归属是孩子,家长只是引导者和监督者。
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认知水平,逐步引导孩子管理压岁钱。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和他们一起把压岁钱存进银行,让他们感受存钱的乐趣;
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教他们如何理财,比如购买基金、债券等低风险理财产品;
还可以鼓励孩子用压岁钱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买学习用品、参加兴趣班等。
总之,压岁钱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契机,家长要抓住这个机会,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让压岁钱成为孩子成长的助力,而不是矛盾的导火索。
20年后,当你看到被你正确引导管理压岁钱的孩子,自信满满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合理支配自己的财富,你会庆幸自己当初的明智选择。
而那些被没收压岁钱的孩子,可能还在为自己的金钱观和价值观而苦恼。别让一时的疏忽,影响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