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这位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
在春秋末期这个社会剧变的时代,那是一个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关键时期,新旧势力交替,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孔子的思想既有其进步性,又不可避免地带有保守色彩。
那么,他的统一思想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在春秋末期不能实现?
——【·阶级立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弄清孔子所处的时代。
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是我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封建制社会即将确立的时期。
在春秋时期有几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第一件就是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的“初税亩”。
在春秋时期的鲁国,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基础已经开始破坏。公室在法律上承认私田的存在,按亩收税,以解决其财政收入不足的问题。
这说明新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开始在鲁国产生、封建制也开始在鲁国出现。这在鲁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然而孔子却对此表示反对。他在修《春秋》时虽然记载这件大事,但其目的是要表明“初税亩”是“非礼也”(《左传·宣公十五年》)的。
公元前513年,晋国铸刑鼎,把刑书铸在鼎上让老百姓都知道。孔子认为晋国抛弃了祖宗法度,打破了“贵贱不衍”的秩序,这是很危险的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还有,齐国的田恒杀了其国君简公,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孔子知此事以后,“沐浴而朝”,希望鲁哀公用兵讨伐田恒。
鲁哀公推说要孔子与三家商,三家反对,孔子才不得不罢休(《论语·宪问》)。从以上这几件事看来,孔子在政治上倾向保守。
在鲁国,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属于哪一个阶级的代表?这三家基本上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不能说三家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是否可以从三家与孔子的关系看出孔子的阶级立场呢?孔子对三家,主要是对季孙氏,并非完全反对。
他曾经在季孙氏当权的时候,“与闻国政三月”。说明孔子和季孙氏并没有尖锐的阶级矛盾,而是说,孔子和季孙氏、每公室的阶级立场基本是一致的。
其中孔子是奴隶主的改良派。也可以说他开始向新兴地主阶级转化,企图进行改革,想用修修补补的办法使奴隶制维持下去。
孔子所处的时代,阶级斗争尖锐,奴隶的起义、工匠的起义,经常发生,社会动荡,战争不断。
统治者已经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人民群众也不愿照样生活下去,到了必须变革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孔子并非奴隶主的顽固派或复辟派。所以他的思想存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根顺应时代的潮流,有积极的因素。
另一方面,基本上还是奴隶主阶级的立场。所以有比较多的保守性。往往在一些事情上,保守性胜过了积极因素。
——【·统一思想·】——
第一、孔子主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是他理想社会的一个特征。
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大;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这段话反映了孔子的统一思想。
他主张由周天子作为全国的首领。如果对别的诸侯国进行讨伐,则必须由周天子进行。这样才是天下有道的社会。
而春秋末期,孔子则认为是“天下无道”的社会。“礼乐征伐”不是自天子出,而是自诸侯出。政权在下移,由天子下移到诸侯,由诸侯下移到大夫,甚至由大夫再下移到陪臣。
孔子对于政权下移很不满意。他大发牢骚,反映其真实的思想是企图维护周天子的尊严。
第二、孔子作《春秋》,企图使用春秋笔法,以达到尊周天子的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共主。按孟子所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文公下》)
第三、孔子参与“坠三都”。三都是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的家臣的都城。孔子企图用“坠三都”的办法来增强鲁公室的权力。
第四、孔子对周礼的改良主义态度。礼是维护社会秩序的礼节仪式和道德规范,实际上包括了社会关系和典章制度。
孔子曾到周王室史官那儿去学礼。他对礼很重视,曾说:“出则事公卿,人则事父母,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这反映孔子对礼所规定的内容是照办的。
孔子也是维护礼的。《论语·八》说子贡不遵守周礼的规定,认为每月初一告祭祖庙的活羊可以不用,孔子表反对,认为你爱那只羊,而我爱礼的规定。
又如,他的学生颜回死了,没钱买棺外之,学生们建议把他的车子卖了买,他反对,说他是大夫,按礼的规定出门是要坐车而不能步行的(《论语·先进》)。
孔子的学生又要厚葬颜渊,他也认为“不可”。但是门人没有听他的话。
孔子急忙解释:厚葬颜渊不是我的意思,而是我的学生们干的(同上)。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但他死之后,孔子仍然要严格按照礼办事。
孔子对历代礼的看法是:“般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股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
这是说殷礼是根据礼“损益”来制订的,周礼又是根据殷礼“损益”而制订的。以后如果说有继承周礼的,虽然经过一百世也可以知道它的来源。
他对夏商周三代的礼作了比较之后,认为周礼比较完善,因为它参考了夏商两代的礼。所以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
又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即是说,如果有人要用我为政,我就要在东方复兴周道。
但是,孔子并不是要完全恢复周礼的老样子,而是主张改良。他企图用“德”“礼”来补充“政”和“刑”的不足。
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即是说用行政命令和刑罚来治理老百姓这很不够,还应该进一步用“德”来加强思想教育,用“礼”来加以约束。这样老百姓就知道差耻而服从统治了。
孔子还主张对周礼作一些修改。比如,过去用麻布来做礼帽,这是与周礼相符合的。但是,这种礼帽做起来很费事,而大家都用丝绸来做,比较简单节俭,孔子赞成大家的做法。
又比如,孔子认为礼节、仪式与其奢侈,还不如节俭;丧礼与其重视仪式完备,还不如内心真正地悲戚(《论语·八价》)。
孔子对春秋末期的礼乐只重视形式而不重视内容,也很有感慨。他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
——【·悲剧结局·】——
孔子在春秋末期的大变革时代,想走改良或维新的道路实现他统一的主张,是行不通的。
因为孔子的基本立场已如上述,他的改良措施又往往不得力,主观愿望虽然想进行改革,但很多人不了解他。
特别是那些当权者,这些人的眼光比较短浅,看不见自己阶级的长远利益,而只能看到眼前利益。
这些人不能象孔子那样对待社会上发生的问题。这就铸定了他在政治上只能是悲剧的结局。他临死之前,只好发出“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史记·孔子世家》)的悲叹!
孔子企图用周天子作为统一的象征。但是,事实上,周天子的势力已经大大削,难以控制各个诸侯了。
齐桓公时,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来讨伐不服从周天子命令的诸侯,这个口号还是可行的。所以齐桓公能成为霸主。
但是,到了孔子时,像齐桓公那样的局面也没有了。周天子的实力十分微弱,已不能有多大作为。
但是,孔子却把希望仍寄托在周天子的身上。这样势必与当时的现实产生很大的距离。
孔子的主张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有其合理性,就是反映了当时要求统一的思想消灭混乱的局面,形成一个有秩序的统一的社会;另一方面,孔子对事物发展的认识又违反了历史规律。
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主张统一的思想,明确提出“定于一”的口号。
孟子对周天子不再寄予任何希望了,便提出只要实行“仁政”,小国也可以统一天下的主张。这比孔子的统一思想大大前进了一步。
孔子的统一思想在春秋末期不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客观实际。但是,这种思想对后来的统一却是起了作用的。
所以对孔子的统一思想也不能一概否定。它有其积极的一方面。统一必须有一个过程,要经过一阵混乱才能达到统一,即“乱而后治”。
从春秋战国到秦的统一经过了几百年的历史过程。孔子统一的思想虽然在当时没有实现,但在统一国家形成以后,汉王朝的统一局面却与孔子的统一思想是符合的。
要经过一段时期,统治者才认识到孔子思想对于统一政权的效用,因此在汉武帝时,就由童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孔子统一的思想此时才发挥其作用。而且对于以后的各个封建王朝都有积极的影响。因为一个统一的政权和国家是有利于整个地主阶级的统治的,而分裂的局面则是不利的。
从这点看,孔子统一的思想在历史上居于很重要的地位,对封建社会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孔子虽然主张统一,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但是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
不过,我们不能因此就一笔抹煞它为公羊学派直接继承形成的“大一统”的思想为历代封建王朝所需要。
从历史上看,凡是统一的、强盛的王朝,都对孔子特别尊重,而在社会处于分裂的时期,孔子的地位就下降。
这可以反映出孔子统一的思想的积极意义。它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虽然封建统治者往往也采用法、道、佛等思想来进行统治,但是,任何一家,特别是任何外来的思想,都不能取代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相反,倒是为儒家思想所改造。
比如,佛教的传人,很快就被儒家思想加以改造,成为中国化的佛教。这些都和孔子统一的思想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