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男子路边捡到脸盆大的鳖,笑称有口福,网友:岸上甲鱼不能捡

狸猫之一的动物圈 2025-04-27 14:26:54

信息来源于@谭个车,南方农业学报,GBIF,上海海洋大学。

广西男子路边捡到脸盆大的鳖

3月11日,IP地址为广西的博主@谭个车发布了一则视频,看起来是他在路边意外拍摄到的情况,配文是:“口福哥!执得,水鱼,正宗水鱼!”说实话我没懂他文案的意思,主要是“执得”说的是啥意思?这是广西的方言吗还是啥?

视频中可以看到一个大叔站在马路旁的绿化带边,然后他左手抓着旁边的树木,俯下身去,用右手在绿化带中掏着什么。掏了一会儿都没成功,大叔于是整个人站进了绿化带,双手都伸进了树丛,一顿摸索后,终于是掏出了一只鳖。

可以看到这只鳖的体型不算小,看起来得有个2~3斤,光看背甲,仿佛像个小脸盆。大叔此时相当兴奋,他抓着这只鳖的裙边走到了马路上,很很大方地向视频拍摄者展示自己的战利品。他正在考虑回去要用什么佐料来搭配炖汤,看着他满脸的笑容,这显然是甜蜜的烦恼了。

跟大叔的兴奋形成对比的是评论区网友们的反应。说“大部分”都不太合适了,几乎可以说是全部的网友都认为这样的做法有风险。有个网友就说:“现在这位仁兄笑得有多开心,到时候哭得就有笑得这么伤心。”

从我收集的网友们的评论中可以看出,不能捡上岸的甲鱼的说法似乎是从老一辈那边就开始流传了;有人表示反正在广东,这样的岸上的甲鱼是不会有人捡的;甚至有网友语重心长地奉劝大叔可以放生掉这只甲鱼,说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有拥有用自己的“真实经历”作为论据,总之中心思想就是捡了上岸的甲鱼是会招致厄运的,反之,如果放生了这样上岸的甲鱼,则是会有好运。

岸上的甲鱼不能捡?

类似这样的说法确实流传甚广,而且似乎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版本的变种,但基本上简单说就是捡了会倒霉。这个看似离谱的传说,实际上其来由并非只是民俗学的传播,还有一些生态方面的含义。

在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崇拜自然万物曾一度是主要的宗旨,因此很多动物都被视为“灵物”。而像甲鱼这样寿命较长,生活在水源中的物种,更是被认为象征祥瑞与长寿,甚至被认为是“河神使者”或“镇水之兽”。传说甲鱼如果上岸了,就预示极端自然灾害要发生,此时如果有人敢抓走鳖,那就可能触怒神灵,遭到惩罚。

此外,甲鱼背甲纹路似八卦,民间认为它有镇宅化煞之效,若移动岸上的甲鱼,可能破坏当地风水格局。部分方言中“鳖”与“憋”(倒霉)谐音,很好理解,就是捡了就倒大霉。

一些文学名著的流传也加深了这一印象,比如《周易》中甲鱼与“坎卦”关联,象征险阻;《红楼梦》中通灵的老鼋能预言命运。

虽然这些说法看似有些迷信,但确实也是我国5000年文化中对自然敬畏的缩影。

而从更现实的角度看,上岸的甲鱼本身是存在危险的。首先我们都知道甲鱼的咬合力惊人,而且非常倔强,咬住了就死活不松口。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还好,就算真被咬伤了,也有很多药可以用。但对古人来说,被咬到了,如果被感染,缺乏现代医疗手段的古人可能会因此危及生命。

如果从生态角度看的话,甲鱼拥有上岸产卵的习性,它们会爬到水域附近的沙土中,挖开一个坑,将卵产在其中,这是甲鱼繁衍后代的关键行为。将能产卵的雌性成年甲鱼抓走,可能会破坏其繁殖过程,同时也会让甲鱼的可繁殖个体数量减少,影响其种群数量。

所以“甲鱼上岸”并不是只从民俗传说角度出发的,其中还有这样的经验之谈和生态学的含义。

国产河鳖和外来鳖

在国内发现体型较大的鳖的时候,就免不了对其身份的探讨,因为外来物种佛罗里达鳖(Apalone ferox)的外形看起来确实跟我国本土河鳖很形似,尤其是跟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它们虽然都是鳖科动物物种,但在外形和生活习性上都拥有不小的差异。

佛罗里达鳖与中华鳖乍一看很难分辨,但细细看下,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佛罗里达鳖的体型可以长得很大,往往背甲长度可达40厘米以上,重量可超过15公斤,其背甲呈橄榄绿至深棕色,表面布满不规则的深色斑点或放射状纹路,其背甲边缘,尤其是颈部上方的背甲常分布有密集的疣粒状突起,这是最主要的识别特征。

而中华鳖的体型较小,背甲通常仅有20~30厘米,体重能有个6斤就算很大了。中华鳖的背甲则以黄褐色或灰绿色为主,光滑圆润,几乎无疣粒,边缘呈连贯的圆弧形,甲壳质地比起佛罗里达鳖更为坚硬。

视频中的这只鳖应该是我国本土的河鳖,至于它为什么会出现在这样的绿化带,那就不得而知了。不知道博主拍摄地附近是否有水域,如果有,那可能就是爬过来的。不过我感觉更可能是这只鳖在运输途中掉出来了,刚好被大叔捡到。

中华鳖作为中国原生物种,在生态链中扮演着“清道夫”角色,通过摄食腐殖质和病弱水生生物维持水体健康,其存在与本土鱼类、两栖动物形成动态平衡。而佛罗里达鳖因人为引种或逃逸进入中国水域后,表现出强烈的入侵性:其强大的捕食能力会大量消灭本土鱼苗、蛙类及底栖生物,破坏食物链;与中华鳖竞争栖息地和食物资源,导致后者种群衰退。

近年来在长江流域发现的佛罗里达鳖野生个体不少,已被证实对当地生态构成潜在风险。

至于为啥佛罗里达鳖会进入我国自然水域,原因跟很多入侵物种一样,都是从养殖场出逃或者被有意放生的。

不过说实话,佛罗里达鳖的品质真的还是不错的,它们的体型大,味道也不错,难怪其养殖能够推广。但是它们对我国自然水域的威胁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有人在野外抓到了佛罗里达鳖,在其新鲜度没问题且安全的情况下,那真的是很建议带回家吃掉的,也算是为民除害,也能一饱口福。

0 阅读:173